李墨宁看得两手紧紧捏成拳,到惊险处不时捂住眼睛,可又忍不住从指缝中偷看。
李经不由得心中纳闷:已经听过介绍今晚表演的都是秦家班的员工。这些都身怀绝技,为什么还要做工匠呢?
这时他观察了一下周围的观众,怎么都是一副很奇怪的表。看上去,似乎都很伤感一样。还有的
,眼里还噙着泪水。
李经很奇怪,明明是这么彩的节目,他们怎么会这样呢?于是就问刚才那个翻译的大哥。
大哥脸上也有悲戚之色,于是讲述了起来。
这天门地处江汉平原,本是一等一的富饶之地。但是这里又是属于地势低洼之地,历年来水患不断。
遇到水灾的时候,就只能拖家带,外出求生。
但是这里的骨子里有一
傲气,即便落难出去乞讨,也一定要靠自己的能力,用点什么东西换取别
的施舍,以示自己和乞丐的不同。
后来就有了三鼓这个东西。依靠这个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我是因为家乡遭灾出门卖艺,不是好吃懒做出来乞讨。所以这里的
,家家户户都会打三
鼓,就是为的假如有一天不得不出门的时候能用上。
台上他们唱的,也就是出去乞讨时的歌: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身背三鼓,流
到四方。鼓儿咚咚,锣儿哐哐,含着眼泪去卖唱,好不叫
痛断肠。
这首歌,是让这个地方所有都断肠的歌。
听完大哥的解释,李经沉默了。
他突然想到一件事,在朝堂上看到一份写着“x地水灾”四个字的奏章,只是轻飘飘一纸文书。在将来的史书上,也不会大书特书。但对于身处其中的百姓来说,是怎样一种苦难?!这是上位者和后永远无法切身体会的。
“呦~~~吼~~~”台上的表演者齐声呐喊起来。
接着由原先的散队形在台前站成了一排,只留下中间的一个空位。
一个中年汉子打着三鼓走了出来。
“吼……”台下的观众声到了比最高还高的山峰。
李经兄妹知道,现在出来的肯定是支持介绍的那个叫胡不凡的台柱子了。
胡不凡胸前的鼓明显比其他大了一圈。不仅如此,他所用的刀也和其他
不同。
其他用的都是直刀,而胡不凡用的,居然是一个直角的弯刀!
或者说,就等于是两把刀以九十度的角度结合在一起,只有结合处是鼓槌。
这样一来,击鼓和接刀的难度都大大增强了。
李经兄妹心想:台柱子就是台柱子,果然技艺更加湛。
“叮!”台上传来一声清脆的响声。
两柄在空中的飞刀击在一起,碰撞出了火花。
李经未免摇叹息“
有失手马有失足”,之前那些
表演中,都没有出现过飞刀在空中如此剧烈碰撞的
况,看来胡不凡应该是失手了。当然,这也属于正常现象。
可就在此时,观众们震天叫起好来。
两把尖刀在空中相撞迸发出了火星,立即两把刀都同时燃烧了起来!
原来,在刀身上都附有磷石之类的引火之物,一点火星就全部引燃了。
第三把刀飞到半空中,从前两把刀的空隙中钻了过去,立即也全身着火。
接着,三把火刀上下翻飞。由于速度太快,火光连成了一条线,远远望去,就像是一条火龙在上下翻滚。
但是,鼓点的节奏一刻都没有停止过。
台上所有表演者开始齐声呐喊:“嘿、嘿、嘿嘿!”
台下的观众也全部都被感染了,纷纷跟着节奏举起手臂异同声“嘿、嘿、嘿嘿”起来——连李经和李墨宁都没有例外。
“咚咚咚!”
齐整的鼓声响起,除了胡不凡之外的所有的刀都横拍到鼓面上,应该是表演停止了。
这时胡不凡的三把火刀同时飞向空中,比之前飞的高度高出了一倍。
所有都屏息凝神。大家都知道,这是最后一个步骤。
等三把火刀掉落下来,胡不凡把它们横拍到鼓面上,整个表演就结束了。
时间好像一下子变得缓慢了很多,感觉眼中的三把火刀以非常非常慢的速度坠落。
“噗、噗、噗!”
几声沉闷的声响传出,所有观众大惊失色。
三把直角见到齐齐地扎胡不凡胸前的鼓中。
众脸上都献出遗憾之色,想不到在最后一关居然失手了。
整个场面鸦雀无声。
“哈哈哈哈哈哈哈,”胡不凡仰天狂笑起来。
就连台上一起表演的都慌了,胡不凡该不会受到这个刺激,脑子出什么问题吧?
几个表演者急忙上前去扶胡不凡。
胡不凡推开他们,胸前挂着被扎了三个对穿的鼓,走到了台子最前面:“乡亲们,我胡不凡今天有几句话必须要说。”
台下的观众面面相觑,眼中都是疑惑:这到底怎么回事?
胡不凡双手抱拳作揖之后朗声说道:“大家都看到了,三刀鼓。我胡不凡此生此世,再也不会动三
鼓。”
遇到这么个变故,台上台下的都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胡不凡狂笑一阵之后继续说道:“因为我胡不凡再也不会出门去讨饭了!从今以后,跟着秦家班营造队,我胡不凡再也不需要出门讨饭了!”
“啊啊啊啊啊!”台下的尖叫声此起彼伏。
“噗噗噗噗噗噗!”台上的演员们重又拿起平放在鼓面上的尖刀扎进了鼓面:“再也不打三鼓了!”
“再不打了!再不打了!再不打了!”
从八十岁老者,到刚刚会说话的孩童,所有齐声发出这个呐喊。
每个的脸庞上,都流下了两行晶莹的泪水。
两个主持一起出来报幕:“各位父老乡亲,接下来请欣赏……”
台下一片哗然。
每个都认为,三
鼓肯定是最后一个压轴节目。居然能有节目挤下三
鼓的位置,这不可能!绝不可能!
很多都已经开始骂了起来,还有些
喝倒彩,更多的
就是嘘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