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唐坑爹穿越系统 > 第一四三章 感谢吴用八辈祖宗

第一四三章 感谢吴用八辈祖宗

呼延灼倒是没有辜负皇帝对他的信任,还单独接见了他一番,在梁山众好不容易敲开青州城门后直接带着手下就冲了上去,打了梁山兵马一个措手不及。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之后的结果也就可以预料了,在没有地利,也没有谋算计,纯粹拼硬实力的况下,眼下的梁山又没了宋江这个真正谋略出众的,也少了他带来的众多手下,仅靠着晁盖,花荣,林冲等有限的几个可以称作将领的领来统领,战斗力可算不得多么出色。

后来梁山众经常能够攻陷州府,实际上和秦明他们这些将领的加是有很大关系的,随着这些正统出身的家伙上山,梁山上的一众贼众可是按照正规军的方式训练过的,再加上有各种不同风格的好手带领,才能有针对的去对付各自的敌

到了那时候像王英这种没几分本事的,也只能带着扈三娘跑去后山养马而已,统兵的时候就比较少了,毕竟专业的事就该给专业的才来

宋江在用方面还是比较靠谱的,要不然也没法打下偌大的地盘和名了。

眼下没了宋江,晁盖统领梁山更多的还是靠着兄弟义气,难免有任唯亲的弊端。

就算晁盖和林冲挡住了呼延灼和秦明,花荣那边掉了黄信,可他们的下属还是不够给力,最终给呼延灼麾下的朝廷大军冲散了。

还没来得及在青州好好抢上一笔,就不得不灰溜溜的跑了出去,直接溃散到了周围的山林之中。

经历过这样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败后,本就在青州周围讨生活的二龙山和桃花山马免不了有点慌了神,而梁山众也花费了一段时间才重新把聚拢起来,只不过比起逃出来的马肯定还是要少了许多。

梁山的声势经此一役可是受创很重,这是比失利本身更重要的损失,因为这边的号召力差了许多,这也是很多逃散以后就没再聚回来的一大原因。

梁山已经不是一直带给他们胜利,让他们可以大大秤分金的地方了,反而有随时覆灭的危险。

倒是二龙山和桃花山一众本来只是想要搀和搀和的,这下却是和梁山众亲近了许多,谁让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强大敌呢。

弄不掉那呼延灼,这些山一个都别想好过,妥妥的会成为下一步清缴的对象。

晁盖脆把各个山的寨主都叫到了一起,商议起这事该怎么处理,或者说是打是退。

智多星吴用不出所料的又提出了和以前类似的主意,没了宋江就不能有另一个及时雨吗。

如今想要拉柴进或是卢俊义这等豪雄伙显然不合适,先不说远水解不了近渴,这两位在江湖之中名太响亮,本又太正面,和梁山当下这种莽当道的局面无法融合。

适逢晁盖新败,这时候把这样的物拉进来不合适。

况且没了宋江这个中间桥梁,家说不定自己就拉山了,也没法说服这等物上山来伙。

这左寻思又琢磨,还真就让吴用想起一个来,或者说是被花荣这位宋江的铁杆迷弟给提醒,这才想到宋江还有一位结义兄弟呢,那就是打虎英雄武松。

如今武松正在东平府任职,他哥哥武大官也是好大的名,这哥俩的声势丝毫不会比卢俊义卢大官这等的大豪来的差了。

加上武松和宋江是结义兄弟,加梁山的队伍,共同对付害死宋江的生死仇也是很顺理成章的事

只不过眼下这武家哥俩子过得好好的,想要让他们抛下一切来给梁山助拳,怕是没那么容易。

尤其是听说那武大郎还是个颇有产业的,行事也四平八稳,没道理突然就落啊。

所以还得发挥吴用的长处,使点招让这哥俩上山,说到底也是为了全这武松的义气吗。

李祐知道这个,还不得感谢吴用八辈祖宗,

实际上没用多长时间李祐就知道了,而且可以说是将吴用的计划一字不落的搞了个清楚明白。

自从梁山众到底清风山那边,李祐就一直有密切关注那边的况。

靠着水陆空各路小密探的帮忙,两方马的各种动向,包括他们的重要军略,李祐这里都随时掌控着。

而晁盖会遭遇这样的大败,还有前面秦明对上他们时几次都识了梁山的算计,相持了那么久,都是李祐的功劳。

他直接叫给秦明那边送的信,就算上了战场也能靠着飞鸽传书,给留在秦明身边的自家亲信随时通报战场上的报。

后来呼延灼能及时的堵上晁盖率领的梁山众,在他们刚刚攻青州时就给予迎痛击当然也是李祐通的风报的信。

不过就算李祐知道了吴用的全部算计,在他经营各种产业时实际上也早就考虑到了避险的策略,完全可以比较轻松的化解对方的这些个狠招式,但是李祐偏偏没有那么做,理由很简单,一切为了完成任务!

他的目标说到底还是一统梁山,就算他这真的快成土皇帝了,也不至于让他一直沉迷于这种滋润的生活中,毕竟他在大唐世界那可是正儿八经的王子,更是大唐官方承认的土皇帝,自然不会迷失于此。

但要是让他直接抛开手的产业,带着兄弟们伙梁山也不现实,无缘无故的这么家梁山上下能不怀疑他的用心吗?手下兄弟们能不离心离德吗,当然要有个合适的缘由才行啊,

再者就像李祐一直说的那样,上杆子不是买卖,自己求着上门,和被求着才上门显然不是一个待遇。

眼下吴用提出了毒计,李祐正好来个顺水推舟,将计就计,顺势带着手下伙,也算是最大程度的保留自己的实力,为下一步争夺梁山的统治权打下牢固的基础。

当然之前之所以给秦明他们通风报信,为的自然也是尽可能的削弱梁山的实力,所以吴用这么做也可以说是李祐一手促成的。

利用这段时间李祐当然也可以见招拆招,将自己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的程度,就比如说将原本属于他自己的罪过,或者说他们兄弟二的变成他们替东平府上下抗事,主动替东平府尹陈文昭他们背了锅的样子。

顺带着也把产业都处理了一下,变成明面上和自己没有瓜葛的样子,这样真个出了事也不用担心自己的产业真个换了主

到了吴用的计策发挥作用的时候,李祐面上装作无力应对的样子,可只有武松和潘金莲他们这样真正亲近的才知道李祐其实一直都从容的很,很多事显然都准备到了前,也就对这位武大官愈发的尊崇了。

在吴用看似得计,将李祐迎上梁山,或者说现在只是在清风山这里时,却发现这位武大官好像淡定的过了,而手底下的实力也比他预想的要强太多了。

李祐是把他早就挑细选过的,觉得真正得用的物都成功带了过来。

手下数得上号的好手就有武松和董平两位,放到后来梁山一百零八将时期都是顶尖的统领。

其他没排进一百零八将中,实力却没差多少,甚至比很多凑数的所谓统领来的要强悍许多的也是不少,单是李祐手底下凑起个几十号统领都够了。

当然他如今能够真正领导的马肯定没那么多,主要也就是他手下的那些个江湖还有靠着各种产业收拢来的手罢了。

在他明面上脱离了和那些产业的关系以后,像这种类似看场子的存在,自然也都跟着退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