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监考员的带领下,10个考生,来到院落最
处的一个套房。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走房间。
“接下来是辨证论治。”
监考官看着眼前的十说道:“候考的再次等候,考试的进
里间进行考核,里面有三个志愿病
,三个主考官。”
“在你们看病的过程中,主考官会关注你们四诊的全过程,你们需要把四诊的况全说出来,然后辩证的
况以及开出的治疗方案写到答卷上。”
“考核完,不准接耳,直接离开跟随引导员去其他房间喝茶。”
“时限,半小时。”
“现在从报名时间编号最早的开始,第一个考生请准备。”
闻言,一个考生主动站了出来。
“第三场,考核开始!”
随着一声令下。
站出来的考生主走向里间,开始辩证论治。
苏烨看了一下自己的位置,排在了最后,于是直接一心二用,进修炼状态。
二十分钟后,第一个考生从里间走了出来,神一脸平静,眼神中却散发着兴奋。
为避免泄题,他连看都没朝这边看一眼,就被请到一旁的房间里面喝茶去了。
第二个考生进。
半个小时后,第三个……
虽然规定是每个只有半小时的时间,但是辩证开方的过程有长有短,大多
的速度都在规定时间以内。
苏烨看看一个个考生进,一个个考生出来。
有的出来的时候一脸平静,有的
却愁眉苦脸,各种复杂的
绪,不一而足。
下午四点半。
“何以辰。”
监考老师喊道何以辰的名字。
何以辰豁然起身,大步流星走进里间。
速度很快,只用了十五分钟的时间,就已经出来了。
走出来的时候,还一脸自信的看了苏烨一眼。
“苏烨。”
随着监考老师的喊声,苏烨迈步走进里间。
发现里间坐着三个病,每个病
面前摆着一张诊桌。
而三个主考官分布在左右和前面三个方向,从侧面的视角来观察整个四诊的过程。
一个考官对着苏烨伸手示意了一下,表示可以开始了。
苏烨点点,微笑着走到了第一个看起来五十多岁的病
面前的诊桌前坐下。
“您好。”
苏烨微笑着开始问诊。
“请问哪里不舒服?”
“最近晕,断断续续都半个月了。”
“昏之前发生过什么,突然
昏还是什么事
导致的?”
“我在街边和下象棋,都说观棋不语真君子,结果有
tmd瞎指挥,还上手
走棋,结果对方把我给将军了,这下把我给气的啊,直接
昏了,醒来之后就开始
晕还胀-疼,我去找那孙子医药费,结果那孙子死活不赔,所以我来这当志愿者,顺便看个病,这不也省点钱不是。”
苏烨:“……”
“还有其他症状吗?”
“咋没有,还心烦,特别易怒,昨天有看了我一眼,我差点跟
起来,晚上还睡不好……”
“胃怎么样?排便呢?”
……
听着苏烨的问诊,周围三个考官暗暗点点,很细致。
“伸出手,把一下脉..”
“张嘴,看一下舌苔。”
苏烨把完脉,迅速开始记录。
男,53岁。
主诉病是
晕,已经持续半个月。
病发前跟吵了一架,虽然自行清醒过来,但是从当
开始就一直
晕并伴随脑袋胀痛、心烦易怒,睡眠质量差等诸多症状。
舌苔薄黄,脉弦数。
记录完,苏烨开始在下面个的诊断栏、辩证栏等等开始填写。
诊断:眩晕病。
辩证:肝郁化火,轻窍被扰。
治法:采取泄热平肝,潜阳息风。
处方:柴胡9克,黄芩9克,槐花9克,菊花15克,龙胆9克,钩藤15克,葛根15克,生龙牡各30克,珍珠母30克,白芍12克,郁李仁15克,青皮12克加磁石15克,琥珀3克。
用法:水冲服,每一剂,早晚饭后分服,7剂。
开方思路:肝为刚脏,喜调达,如
志不遂,肝郁化火,上扰清窍,所以当治以疏肝解郁,以调达肝气。用槐花、黄芩、龙胆泻肝清热,龙骨牡蛎、平肝潜阳,钩藤、菊花清利
目,葛根舒筋以之项背疼痛,柴胡疏肝解郁,珍珠母、磁石安神镇静。加白芍、郁李仁乃考虑肝火旺,必伤
,故加滋
柔肝,并改善排便。因气血相关,气郁必致血行不畅,故加琥珀以活血化瘀,并安神。诸药配伍,以达平肝泄热之效,并改善睡眠、饮食、二便等……
写的很详细,写完之后苏烨礼节的对着病
点了点
,说道:“问题不大。”
“我知道,前面九个也是这么说的,不用你多说。”病撇嘴说道。
苏烨:“……”
果然易怒。
苏烨将写好的记录给考官,然后走到第二个病
面前。
然后起身走向第二个病。
等苏烨坐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
,开始看诊。
三位考官已经快速看完了苏烨刚才的辩证开方。
看向苏烨的眼眸里,不禁涌现出些许的惊讶。
从问诊到脉诊,再到病理分析,每一个步骤都做的规规矩矩,一丝不苟。
便是以严谨闻名的三位考官,对苏烨的表现也不禁连连点。
第二个病是一个三十多岁的
。
“请问有什么不舒服。”
“咳咳,嗬tui~。”
咳几声,冲着地上吐了
痰,然后才舒服的说道:
“医生,我咳嗽。”
苏烨:“……”
我看到了。
这都是哪找来的志愿病?
“咳,咳痰,痰少且为白色。”
苏烨看了一下地上的痰说道,其实是说给三个考官听的,他们要严审四诊的每一步。
“咽喉感觉怎么样?”
“痒,还疼。”
“还有其他地方不舒服吗?”
“吃饭怎么样?”
“大便呢?”
一系列问诊下来,苏烨把完脉和看完舌苔,迅速开始记录。
,35岁。
主诉病:咳嗽、咳痰。
以阵发咳为主,咳少量白色黏痰,咽痒
痛,纳寐尚可,二便基本正常,舌淡,苔薄,脉浮滑。
辩证:咳嗽,风邪犯肺证。
治法:采取疏风宣肺、利咽止咳。
处方:蝉蜕10克,百部10克,荆芥10克,紫苑10克,款冬花10克,前胡10克,白前10克,桔梗10克,甘8克,玄参10克,木蝴蝶10克,山豆根10克,浙贝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