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去,安排桌椅,为和知先生单独列席!”苏乙笑呵呵对赵德柱道,“和知先生是贵宾,要特殊对待,以示尊重,明白吗?”
赵德柱咧嘴一笑:“明白了!这就去办。”
苏乙目送赵德柱转身离开,这才转过对和知鹰二笑了笑道:“和知先生,收徒礼就要开始了,我要少陪了,照顾不周,海涵海涵。”
“良辰君尽管自便,不必管我。”和知鹰二笑呵呵地说道。
苏乙对和知鹰二微微点,便转身上台去了。
田一郎眼露怒色就要上前拉住苏乙,却被和知鹰二伸手阻止。
“和知桑,亻……”
“客随主便。”和知鹰二笑呵呵地道,仿佛一点也不在意的样子。
很快赵德柱便为和知鹰二单独搬来了桌椅,让他坐在了过道的位置。
空空的过道,只摆了这么一张桌子,只坐了和知鹰二一个。
田一郎站在和知鹰二的身后,面色铁青。
也不知道赵德柱是故意的还是把他忘了,竟没有给他搬椅子。
这里的特殊自然引得宾客们纷纷侧目。
感受到众怪异的目光,和知鹰二淡然自若,恍若未见。
但田一郎就受不了了,他恶狠狠地和每个看他的
对视,把别
瞪回去,活脱一
护主的恶犬。
此时苏乙已经走到了台上,他看了眼走廊正中别扭的和知鹰二,便不再理会。
他很清楚和知鹰二的目的是想以他朋友的身份坐在宫宝森那一桌去,但众目睽睽之下这么一坐,别会怎么想?
宫宝森那一桌又会怎么想?
好好来观礼,同桌坐一个哲彭特务子,别不别扭?
所以苏乙自然不会让这种事发生。
和知鹰二提出这个要求,其实是在试探苏乙的底线。
接下来他还会一步步试探苏乙的底线,因为他自觉握着苏乙的把柄,他会通过这样的一步步试探,来让苏乙对他的一些“蛮横和失礼”的要求渐渐习惯。
一次两次的拒绝都无所谓,因为这个真的很有耐心,也很懂得隐忍。
武馆是传授武艺的地方,开张自然有收徒之礼。
徒弟一共三十,都是苏乙这些
子来
挑细选留下来的可造之材。
这其中,有两格外引
注目。
其中一金发碧眼,乃是之前得了国术
英赛亚军的比尔安德伍德。
另一对于津门武行来说也都不算是陌生
,他是原先郑山傲的徒弟,也是郑山傲武馆的管事——董大友。
比尔安德伍德是穿着学徒装,和即将拜师的徒弟们站在一起的。
而董大友却是以武馆管事的身份,来主持拜师礼。
原本拜师礼还要有师门长辈见证,但苏乙乃是新开门庭,自是没什么师门长辈。
所以只他独身一坐在太师椅上,等着徒儿们一个个上前敬茶。
每跪一,先是大声报上自己的姓名籍贯,接着要说“闻耿师德艺双馨,特慕名来投,请恩师收留,传我技艺”之类的话。
这时他们会奉上一杯茶,叫做拜师茶。
如果苏乙同意,他就会接过茶杯,喝上一。
旁边主持的董大友便会大声唱出此姓名,说此
品
良好,可堪造就,然后问清是否做过违法
纪、作
犯科之事;是否诚心拜师,为学艺而来;是否愿意遵守门规,尊师重道。
三问之后,徒儿要奉上“拜师礼”,然后便行叩拜之礼。
礼成后,旁边还有一个记传承谱的书记员,会把这徒儿的名字记在武馆传承谱上,这一步叫“收录门墙”。
完成了这一步,师徒关系才算是正式建立了。
三十个徒弟,要一个一个来拜师,步骤十分繁琐。
而且谁先谁后,都是有顺序的。最先拜师的,必是大师兄,往后排的都是师弟。
这是规矩,也是武行拜师必不可少的仪式,不可避免。即使苏乙觉得麻烦,也不能免俗。
三十个的拜师礼起码耗费了一个小时时间,然后苏乙还要宣布门规,勉励徒弟们几句,再向观礼宾客致谢,这才进
下一个环节——谢礼宴。
随着苏乙宣布开席,早就备好的冷盘热菜开始如行云流水般上桌。
台上,唱戏班子也开始筹备暖场。
原本肃穆的气氛顿时变得热闹起来,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这个时候苏乙作为主,就要带着徒弟们挨着桌子敬酒,说一些感谢的话,即使是和知鹰二那里也不能拉下。
一圈酒水敬下来,台上的戏台班子也准备好了,一出《捉放曹》即将上演。
老生扮相的孟小冬一亮相,立刻就博得了满堂喝彩声。
便在苏乙准备去宫宝森那桌落座和大家一起看戏的时候,和知鹰二却离席向苏乙主动走了过来。
“良辰君,如果可以的话,请和我同席吧。”他笑呵呵对苏乙道,“我想,我们应该要好好聊聊,你觉得呢,良辰君?”
苏乙想了想,笑道:“也好。”
摊牌是迟早的事,和知鹰二想借这个场合和苏乙谈判,显然还有别的目的和心思。
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该面对的,迟早要面对,那就现在吧。
台上,白脸的曹正带着枷锁唱道:“跳龙潭出虎
逃灾避祸,又谁知中牟县又
网罗,怒冲冲站立在滴水檐过,看陈宫他把我怎样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