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数风流人物 > 乙字卷 第六十五节 三入贾府(第一更求月票!)

乙字卷 第六十五节 三入贾府(第一更求月票!)

冯紫英登贾府家门时,已经是正月初五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正月初三之前,一般都是亲戚之间走动,冯紫英自然也老老实实的缩在家里,难得的享受一番家庭温暖了。

地龙烧得热乎,没事儿躺在床上,云裳把茶泡好送上来,倚着靠枕,看看书,想想事儿,这子真的惬意。

窗外鹅毛大雪纷纷扬扬,一夜下来,整个房顶和院子里都是一片白茫茫。

推开窗户,一子寒意进来,冯紫英也打了个哆嗦,扑面而来的清新却让他顿时神了许多,窗外的枣树光秃秃枝丫上挑着几抹雪,石缸子怕是冻了,整个院子照理说该是铺满了雪,但是云裳早就起来把雪打扫得净净了。

雪夜看禁书,雨天梦高唐,生两大乐事,诚不欺也。

禁书冯紫英是暂时不会看的,若是被老娘发现,没准儿又得把矛指向云裳。

其实看云裳也就相当于看更直观的禁书了,只是这丫半点儿自觉都没有。

想到云裳一大早起来扫雪,冯紫英又有些心疼,这院子里还是太少了一些,缺点儿气,而且这些粗活累活都让云裳一个包圆了,也说不过去。

冯紫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好像越来越以这个时代的心来衡量事物了。

像这样一个小院子,他走了之后就是云裳一个,管吃管喝,还有月例钱,每里就是在屋里做做红,打扫一下院子,何等悠闲自在,现在他居然嫌不够用了。

“爷,车套好了。”瑞祥进来的时候,云裳正在侍候这冯紫英穿衣,“知道了,让他们候着。”

“若是少爷书读完了,这屋里怕是还得要添一两个才行。”云裳小心的蹲在地上,替冯紫英整理着棉袍衣角。

在青檀书院习惯了,冯紫英现在也更喜欢朴实大方的棉袍夹袄,顶多加一件羊羔皮坎肩,真要什么狐裘貂皮这类的玩意儿,估计也别想在青檀书院呆下去了。

“嗯?”冯紫英不解,先前问云裳要不要添一个活儿的,云裳还不肯要,这会儿却又主动提出来要了。

冯紫英“嗯”了一声,云裳立即就明白什么意思了,连忙解释道:“婢意思是要在少爷屋里添,不是院里添。”

院里添和屋里添是两个概念。

院里添那是添杂活儿下,而屋里添,那是要跟着冯紫英身边贴身做事儿的

就像云裳现在的一样,叠被铺床,梳洗收拾,穿衣打扮,泡茶磨墨,也还包括夜间在外屋值夜班,晚间饿了渴了都得要随时侍候着。

有时候云裳一个还真要忙不过来,像今冯紫英赖了一会儿床,这铺床叠被,替冯紫英洗漱打整,穿衣换鞋,还得要替冯紫英把食盒带来送上摆好,一个的确忙不转。

这大家族里都是这样,内院里小子们等闲是不能进来的,只能是丫鬟进出。

冯家都算是没那么讲究了,冯紫英时不时还把瑞祥叫进来,若是后添丁增的,这瑞祥就不能进内院了。

而且现在冯紫英身份不一样了,年龄也大了不少,许多事就要讲究起来了,看看家宝二爷身边丫鬟小子多少?铿大爷才一个,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好在冯紫英现在主要是在书院里,否则段氏也早就要替冯紫英添了。

不过冯紫英琢磨若是母亲再往自己屋里添,只怕就要汲取教训,断不会再将像云裳这样“祸国殃民”姿色的丫分派进来了哦,定要找些歪瓜裂枣之类的货色来,那样她心里才能放心。

“用得着么?有你一个还不够?”冯紫英笑了起来,“怎么不怕添了,我娘把你给撵出去?”

“太太真要看不惯云裳,添不添都一样。”云裳抿了抿嘴,忍不住面带喜色道:“不过这段时间太太对云裳脸色好了许多了。”

冯紫英摇摇,那是看在自己面子上,这云裳还真以为是自己母亲转了不成?

在自己没成亲或者满十六岁之前,估计云裳永远都会是母亲心中的一块心病。

不过他倒也不会去打击云裳的积极,自己反正也不怎么回来,母亲心里也就要踏实许多。

从丰城胡同到荣宁街不算远,都在咸宜坊这边,也是因为雪忒大了一些,所以才套车出行,否则依着冯紫英的子,就真的步行过去了。

贾琏和贾宝玉都送了帖子来,贾政的帖子是送到了父亲那里,但是却是找自己。

通家之好,这么走动也就很正常了,所以冯紫英也先是和贾琏打了招呼,表明自己需要先去见贾政,之后再来找贾琏一叙。

贾政是在荣禧堂见的冯紫英,足见此次见面的正式。

看到门外自家儿子陪着龙行虎步走进来的少年郎,贾政也不由得有些失神。

虽说论姿容俊俏,冯紫英未必比得过宝玉,但是这七尺男儿讲求的是昂扬奋发的气势,哪里又去论脸容姿貌?

这冯家大郎只比宝玉大两岁,但是看上去却像是大了四五岁一般,若是论待接物和在外的声势,那便是大十岁也不止,想到这里贾政内心也是越发对此次会面有些期盼起来。

如此郑重其事的见冯紫英,也有两层意思。

年前贾政又去拜会了内兄,此次是和夫一并去的,当然见面各叙各的。

王子腾现在很忙,光是从其府外排着的马车多达数十辆就能知晓,所以贾政也知道若非这份亲戚关系,只怕自己这个工部员外郎怕是连门都进不了的。

但王子腾却专门抽出了一个时辰来和贾政说话,说了很多。

话题中心只有两个,一个是宝玉读书,一个是探春婚事,但是归根结底却都和一个相关,那就是正走进来这个少年郎。

即便是没有王子腾的介绍,贾政也是知晓南北士林大儒在青檀书院举办的这次讲经论道盛会的。

朱国祯和缪昌期这两位士林大贤,再加上汤宾尹这个南京翰林院学士,还有齐永泰、官应震以及王永光等,那都是大周真正的顶级大儒,便是贾政自惭算不上个正经读书,毕竟他是连正经秀才身份都没有拿到过的,但是还是对这等大儒仰慕万分。

冯紫英在这次盛会中也是风十足,不但和缪昌期舌辩,而且还成为了盛会中的主要物——居然当起了政论大赛的仲裁。

普通小民百姓是不懂这其中的奥妙的,都觉得应该是那等辩手才是最出风的,但是对王子腾这等来说,能够真正坐在仲裁席上的那就更不一般。

看看和冯紫英并列而坐的是什么

齐永泰和王永光就不说了,没法比,但其他两呢?

韩敬和杨嗣昌!

韩敬是汤宾尹的得意门生,而汤宾尹一手制书诏令写得连太上皇都叹为观止,虽说现在在南京翰林院,但是这等才是迟早要复起重用的,韩敬更是被汤宾尹许为天纵奇才,是真正的下科春闱殿试三鼎甲的有力竞争者。

杨嗣昌就更不用说了,京师三大才子之首,无论是文才还是对朝政时务的理解判断,都是一流,目标同样也是瞄准了下科春闱三鼎甲之位。

冯紫英能和他们并列,再联想到京师城中风传的杨嗣昌与冯紫英在大护国寺里辩论一场,春兰秋菊,不分轩轾,这就不能不让认真的考量这位冯家大郎了。

如果说之前贾政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