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成为了毁灭日 > 第二十六章 拉农家去种田

第二十六章 拉农家去种田

杨神终于明白为什么经常会有从此君王不早朝的事发生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如此多娇,哪里还舍得上早朝,那不是费时间么?

“想必内阁会出现,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杨神思考着,还好他身强力壮又有无限体力,不会有其他君王伤体伤神的事发生,不然他这么玩,估计很快就要驾崩了。

他毕竟是有抱负的君王,杨神觉得美嘛,可以等以后征服了天下之后慢慢来,然后一个都不放过。

现在最重要的是兵,粮食杨神很充足,还充足到发明了馒的做法和吃法。

这还是杨神实在受不了死面馍才被迫研究出来了的,而且还失败了不少次,不过等第一次成功之后就好多了,和死面馍比起来,至少发面蒸出来馒好吃,扛饿,利于消化。

然后杨神时不时还会变出辣条和炸,把焰灵姬馋得不行,活都卖力了很多。

当然,现在的馒还不是以后的白面馒,可能也就杨神这种君王才能吃得起白面馒

乾国目前是没有贵族的,杨神的法律之中有效仿秦法的军功制,“非军功者不能封贵”,一方面是动员参军,秦国的动员能力一直是七国之最,就是因为军功制这一点。

贵族,还是很吸引的,而现在杨神就提供了一个可以从平民,寒门变成贵族的机会,因此很多踊跃参军。

工、农、建都在沿着杨神定下的大方向发展,招贤令而来的贤才和才不但补足了杨神当初杀得滚滚的空缺,还有不少富余,导致细分下去的脉络也更加清晰。

乾国,已经在以一种眼可见的速度强大起来了。

陈胜驾着车,缓缓在乾国京城行走,所过之处,都能看到百姓们脸上洋溢着笑容,那是一种名为希望的东西。

和之前韩国比起来,好了不要太多。

当初杨神不光要一个处理芒种,还要处理垦荒,还要赈灾,还要处理流民,还要修建城防,还要快速提高赋税,查明,兴隆商业等等一系列的事

毕竟他砍得太爽快,贪官污吏查到就死,要不是还有张开地和张开地那一系的,贪污不算太严重的官员的话,政令可能都出不了王宫,就更别提执行了。

不过只要决定了大方向的框架之后就没问题了,招贤令一出,才蜂拥而来之后,发展速度立刻就迅猛了起来。

三年,只需要三年,乾国就具备了强秦的国力,甚至比强秦更强!

“听说最近韩非一直在找张开地那一系的贪官的麻烦……”

杨神不是崇祯那样的瞎子和聋子,他建立的锦衣卫有李开在,消息是每天都会在鸣之时就送到他桌上,然后还有东西二厂里面的西厂,也是会准时将报和各种消息送上,两家形成了竞争关系。

韩非这个大法官做得很称职,原剧里面为了不违法,处处受制就可以看得出来他这个是什么样的了,夜幕倒是完全不在意违法,所以韩非和他的流沙一直吃亏。

不然杨神也不会放心把大法官这个位置给韩非。

“陈胜,去田光那里。”

杨神吩咐道。

陈胜默默转移了方向,然后马车就到了如今农家所在。

杨神是来找田光谈谈农家弟子帮忙种田的事的。

其实田光一直有在了解乾国的土地国有化和租田令这些事

田光的智力并不差,虽说没有见识过这种新生的模式,但是却能看出好坏,自然而然的就会以自己的眼光去分析这份租田令,按田光自己的话来说,这个屯田令的确是快速积累国力的方式,但是是不是有些过分啊,五五分成什么的对老百姓是不是有些狠了。

然后杨神就给他解释五五分成之后老百姓也会比之前过得好,毕竟中间阶层直接被掉了,田赋三成,地租五成,一年种出来只有两成能落到自己手上,这也是为什么明明汉朝并不缺土地,该饿死还是要饿死。

而五五对分可是杨神按照抽查的产量给的均值对分,没有了私税,杨神保证六十亩就算遇到小灾年对半分至少也能饿不死。

不得不说实地调查什么的果然是极其必要,田光历经大半个月的研究之后发现杨神这位乾王说的居然是真的,五五对分居然连灾年都能混过去,这还有天理吗?那以前为什么有那么多饿殍?

“这个问题,就是本王为什么要砍死所有贵族和世家的原因。”

杨神平静的说道。

他们已经不配做了。

然后现在乾国不缺能种的地方,缺的是能种田的手和耕牛。

农家不是号称十万弟子吗,能不能全部拉来种田?

不然土地规划圈出来那么大一块种不完挺可惜的,杂水稻、玉米、红薯、土豆这些杨神都变出种子来种植了,养活七国都没问题,更不用说小小的一个乾国了。

粮食在这个时代才是王道,你能让吃饱,你就是明君,你就能打天下!

这年,君王其实没有多大的威严,还有君王为名士执鞭,杨神觉得他是没办法做到这种事,礼贤下士也不至于礼贤到这种程度,他会忍不住掀桌子的。

所以,老子……呸,本王砸粮食,砸名声,砸名望,砸到那些大才全部自动过来!

天下大治和君主私德并没有太大关系,只要公德过得去,敢于用,治理天下自然有贤才去完成,杨神就算天天玩不早朝也没关系,他只要让治下都能吃饱饭,怎么也能混个秦皇汉武那种级别当当。

这也是为什么韩国的百姓那么快就接受了杨神的统治的原因。

“农家弟子本来就是种田出身,自然不会辜负王上所托。”

田光心悦诚服的说道,他知道自己选对了,一个对百姓和农民这么重视的君王,才是农家该效忠的君王。

不过现在农家其实也没有十万弟子那么多,那是后面得到昌平君的支持才有的规模。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