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真桃花石帝国 > 第三十六章 疏勒镇风云(2)夫蒙灵察

第三十六章 疏勒镇风云(2)夫蒙灵察

疏勒镇,镇守使府,六月,天气一下炎热起来。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三十八岁的夫蒙灵察端坐在自己的书房里查看一份书信,看完之后他小心将信纸叠好又塞进了信封。

作为边镇有着“蛮夷”身份的镇守使,夫蒙灵察知道自己在眼下的大唐颇受重视,因为当今圣上起家时依靠的就是游侠儿和胡,自己有可能继任副大都护、磧西节度使一事已经传了很久了,作为当事,他一直严禁家里、属下私自讨论该事,若是被他遇见了,一顿棍是少不了的。

对于党项羌出身的他来说,谙边镇大将之道——一种不能摆在明面上,但私底下都知晓的镇守之道。

边境,既要稳定,但又不能太过稳定。

稳定,是为了让府兵们安安稳稳种地,以保证兵马衣食所需,但如果太稳定,军将们就捞不到战功,捞不到战功,名字就不能上达天听,进而碌碌无为一生,比较好的做法是,在播种、收获季节前后一定是要寻求安稳的。

因为在边境之地,一旦断了粮,任你有多少兵马都不中用,但抛开这两个时候就大不同了,特别是是收获之后。

与以前漠北、漠南的胡一样,秋高马肥之时,正是南下劫掠之时,因为那时候的南方无论粮食、布匹都是满满的,劫掠才有最大的收获。

对于安西四镇也一样,此时盘踞在额尔齐斯河上游的葛逻禄还是一个不大的部族,只能依附于大唐而存在,但突骑施、大食、吐蕃却都是庞然大物,故此大唐此时对西域的经略重点在安西四镇,而不是北庭三镇。

在最近一些年,磧西节度使兼任着安西副大都护、北庭副大都护,但衙门却一直设在兹,也显示了国家对四镇区域的重视。

作为即将接替盖嘉运的节度使选,三十八岁的夫蒙灵察不可能在长安没有眼线,眼下这封信就是其安在长安的眼线发给他的,里面隐晦地提到了他的差事,夫蒙灵察一看就知晓了。

加上边令诚自从在瓦罕谷地被马贼劫掠后一改往嚣张跋扈的劲天荒地也给他了底,他夫蒙灵察继任磧西节度使的事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但在正式任命没有下达之前,一切都做不得数。

眼下就有一宗大事需要他小心应对才是。

那自然就是突骑施的事了,对于继承了西突厥的突骑施,大唐一直是抱有戒心的,眼下彼等内部出现了分化,无论是作为国家,还是边军大将都不得,但突骑施黑、黄两姓加起来有七八万骑,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他夫蒙灵察镇守的疏勒镇只有五千野战军,独自对付起来肯定是力有未逮。

他急急忙忙将两个虽然位居一年一度跳营前列的小子从千里之外的胡弩镇召了回来,是因为他在之前见到了李泌,或许是想最后帮一把孙秀荣,也或许是于阗镇南边的环境太过恶劣,没有北边一带好走,李泌回到于阗镇后并没有沿着昆仑山北麓一路向东,而是先来到了疏勒镇。

对于这位忠王殿下从小的玩伴和伴读,夫蒙灵察自然不敢怠慢,由于李泌也参与了山之战,夫蒙灵察也想从他嘴里听到进一步的消息,以便与报告上的叙述进行应对。

听完李泌的讲述之后,夫蒙灵察此时才觉得孙秀荣、杨守瑜两确实是可造之材,一想到自己身边稍微出挑的也就是荔非元礼一,其他诸比如副使赵崇玼、守捉使贾崇瓘都是守成有余,进取不足之,何况这两名义上是自己的手下,但各有传承、背景,也不是那么好拿捏的。

于是,培养像荔非元礼、孙秀荣、杨守瑜这样的年轻一代便较为急迫了,在自己即将接任节度使大任的当,便更加急迫了。

另外,提拔像高仙芝这样年岁与自己相近但郁郁不得志的则是另外一种方式。

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才是永保之道。

听了李泌细细讲述了山之战的经过后,久历战事的夫蒙灵察立即意识到这次战事几乎是孙秀荣、杨守瑜两拿下来的,在唐军里,虽然也注重军纪、阵型,但个武勇依旧是重要的存在,以一之力力挽狂澜者数不胜数,特别是在箭术上造诣甚更是可以达到这一点。

“这两都是一当得上百,有这两在,本镇还需要那许多牙兵作甚?何况眼前正面临大战的形之下?”

正想着,门子在外面轻声唤道:“主,那两到了”

夫蒙灵察想了想,原本他是准备在衙门大堂接见这两的,最后还是觉得在书房接见为好,在大堂接见太过正式,显得不亲近,而在书房接见,显见得之间的关系又近了一步。

“传他二到这里来见我!”

“是…!”

没多久,两全身披挂来到了书房门前。

“胡弩城西镇镇将孙秀荣/强弩伙伙长杨守瑜拜见镇守使!”

“进来!”

来的正是孙秀荣、杨守瑜两位,他们一早就到了疏勒镇,并在城里的驿站住下了,但夫蒙灵察似乎要考察他们似的,一连晾了好几,由于生怕夫蒙灵察会随时召见,二也不敢随便出去闲逛,这几可是将他们憋坏了。

孙秀荣、杨守瑜进到书房后,都单膝跪下给夫蒙灵察行了大礼,此时,夫蒙灵察才笑吟吟地将二扶了起来。

在蒲团上跪坐下来后,夫蒙灵察仔细地大量了二一下。

都是在葱岭守捉出生的,面色都有些微黑,经过在胡弩镇一年的历练,特别是在经过了山之战后,孙秀荣愈发显得沉稳,连以前还有些唯唯诺诺的杨守瑜也比以前镇定了许多。

“这便是有没有经历战事的区别,彼等在山之战中面对的虽然只是两三百吐蕃骑兵,但毕竟是一场遭遇战,还是在手少于对方形下的遭遇战,彼等以未及冠之年纪能够身先士卒,奋勇冲在前面,大败敌,实属难得,至于之后的魏龙国之事,多半出于李泌的筹划,不是他二的功劳”

接下来,作为上官,夫蒙灵察自然依着管惯例询问了他们这一年来过得如何,在练、带兵、作战上有何心得,也再次询问了山之战一些细节,作为安西四镇仅次于节度使盖嘉运的大将,他自然在各处都有耳目,桃花石的事自然也知晓了。

而此事正是他最为关心的。

倒不是他也对桃花石上心了,他虽然出身党项羌,当他的部落融已经上百年了,早已经完全汉化了,按照他自己的意思,他已改名“马灵察”,但夫蒙之姓已经落圣上的耳朵,不得已继续使用而已。

而是对桃花石身后的事感兴趣。

在孙秀荣二困在驿馆这几里,夫蒙灵察已经将孙秀荣获得桃花石的经过完全弄清楚了。

他也是府兵出身,经历过战场后的缴获事宜,在他的眼里,很难想象一个年仅十八岁的少年在一场有近百参加的战斗里能够将上上下下全部隐瞒了,何况极为明的边令诚还反复核查、搜索过?

他倒不是认为孙秀荣、杨守瑜私吞了边令诚的财物,而是认为既然作为自己的牙兵,还是准备大用的牙兵,品德一定要过得去,否则还不如不用。

他先后担任于阗镇、疏勒镇镇守使,在两镇镇守使的位置上至少了十年,搜刮的钱财自然也不在少数,边令诚的所作所为在他看来也并没有什么,实际上当马贼洗劫了边令诚时,他自己恨不得将马贼尽快剿灭净,因为他从边令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