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科室。
京华二院管理进修医生虽然严格,但是也不会每天来查岗。
而这些进修的医生,大多都是要晋升职称了。
他们想摸鱼,一般的科室都不会太为难他们。
……
二十分钟后。
范志平跟着柯玥回到了医生办公室。
这一次,范志平脸上的表轻松了不少。
柯玥虽然要比他们县医院的住院医生优秀,但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像陆晨这种妖孽级别的,毕竟只是少数的!
这时候,主班护士突然又跑进了医生办公室。
“陆晨,35床患者的血气好难采,你来帮下忙呗。”
“噢,好。”陆晨都没回的应了一句。
“谢啦。”主班护士满意地离开了办公室。
陆晨将正在书写的病床记录保存,然后便去治疗室找扰动脉穿刺的工具。
范志平心中一惊,让一个学生去采血气?
虽然陆晨理论知识很扎实,但是这未免有点儿太那率了吧!
他跟着陆晨来到了35床。
这是一个肺源心脏病的患者,长期处于呼吸衰竭的状态,需要采集血气,判断体内氧分压
况。
只见陆晨带着手套,凑到患者床前。
在患者桡动脉的位置摸了摸,随即便开始穿刺。
“叔,忍着点儿,马上就好了。”
陆晨的话音刚落,范志平便看到穿刺针的尾部有搏动的血
冒出。
范志平脸上露出了大写的问号。
不是说这个患者不太好穿刺?
怎么陆晨一上手就穿刺成功了?
范志平走到患者床旁,尝试着摸患者另一只手的桡动脉搏动。
“患者二十多年的糖尿病,血管条件不太好。”陆晨在一旁道。
范志平微微点,脉搏的确很微弱,不太好摸。
陆晨能够一针见血,真是不简单啊!
这起码是有很多例的实战经验,才能如此熟练。
桡动脉穿刺,这可是心脏介的
门。
能熟练的掌握桡动脉穿刺,那绝对室心内科的香饽饽。
范志平没想到,陆晨不仅心电图知识如此渊博,来临床作技能都这么厉害!
真不知道他这么小的年龄室如何训练的。
……
而陆晨此时的系统面板中,弹出了提示。
“恭喜,桡动脉穿刺熟练度上升,达到97%!”
经过虚拟空间以及现实中的训练,陆晨桡动脉穿刺的熟练度已经接近100%!
不过陆晨也注意到,熟练度的提升没有之前那么快了。
现在系统看重的并不是穿刺的量,可能更注重质!
接下来,只有穿刺高难度的桡动脉血管,他的技能熟练度才会上升。
顺利采完血气,陆晨将血气管递给了主班护士。
“陆晨,谢谢你啦。”
“不客气。”
陆晨笑了笑,他又收到了一点来自护士的感谢值。
而此时,站在一旁的范志平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范医生,怎么了?”陆晨注意到了他的表。
范志平顿了顿,才缓缓开道:“你,你现在会做冠脉造影吗?”
陆晨一愣,然后笑着摇摇:“还不会。”
范志平心中松了一气,还好还好,没有太过离谱。
其实,京华二院对于冠脉造影手术的管控很严格。
因为造影中会使用造影剂,造影剂有线的辐
。
辐不仅对术者有伤害,更可能影响到下一代。
理论上来说,在生孩子之前,避开线一年就可以了。
但是一般要想学习造影,都是先结婚生了孩子,才会开始。
当然了,有很小一部分,会在生孩子前学习造影。
这真是用下一代的健康来做手术!
在陆晨的计划中,也是在生孩子之后,才会考虑学习冠脉造影手术。
这也是为了自己的后代着想。
不过现在想这个,为时尚早,他连个朋友都没有!
……
整个下午的时间,陆晨的主要任务,便是带着范志平熟悉医院的医嘱和病历系统。
范志平并没有打算来混六个月,所以很快便上手了。
一下午的时间很快便过去了。
下了班。
陆晨回到寝室,开始了阅读王莎莎师姐代给他的二十篇文献。
之所以帮忙,除了她是自己的师姐,不太好拒绝。
其次,陆晨也想要了解一些关于学术上的知识。
虽然他是临床专业硕士,但是毕业还得发论文,还要写毕业论文。
提前接触论文,还是有很多的好处。
因为有“文献阅读”的技能书,陆晨在阅读文献上的能力,有一个巨大的提升。
虽然还是不如阅读华夏语的论文,但是他已经能够即时翻译大部分的基础论文。
王莎莎师姐所给的二十篇论文,内容都是关于基因方面的。
陆晨很快便看完了一篇。
其中的大致内容是,含有S3453基因的,患有血管疾病的风险较正常
要高1.32倍。
这篇文章是发表篇在GENE杂志上的SCI论文,影响因子为3.2分。
说实话,这篇论文的实验方法很简单。
陆晨这个实验小白都能看明白,将有基因和没基因的进行对比实验。
接下来的十九篇论文,大多都是这个路数。
浏览完所有的论文,陆晨也知道了王莎莎师姐论文的路数。
上述所有的文献,都在讨论美洲的种,并没有谈到亚洲或者活华夏
的种族。
所以,王莎莎的论文思路,就是将实验中的群,从美洲改为亚洲,然后做一下相同的实验,再发表出来。
陆晨了解之后,完没有兴趣继续看下去。
这个实验根本没有创新,只需要资金,将患者的血
标本送到相关实验公司,最后进行基因筛查进行了。
“还真是简单易得的SCI文章。”陆晨不禁摇,“就是靠钱堆出来的SCI,看来王莎莎师姐不差钱啊。”
基因筛查的费用不便宜,发表这样的SCI论文,还要不菲的版面费,综合起来可要花费不少钱啊!
京华二院研一的学生,会在下学期开始,进行毕业论文的开题。
也就是选择毕业课题的方向,进行开题报告。
陆晨暂时还没有任何思路,但是他并不像想做这种重复的实验研究。
换一个种进行研究,根本久没有任何的创新
。
虽然他也知道,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默认了这种研究论文思路。
只要国内没有相关论文,那就可以说是填补了国内空白!
这不就是一项重大的研究发现吗?
……
看完了文献,陆晨翻看着自己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