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后续还有许多工作,晚餐没有占用太多时间,饭后三浦和香苗都走了,约好了第二天中午在楼下集中,然后一起前往集英社。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江川随即开始了《鬼灭之刃》分镜创作。
《鬼灭之刃》原作漫画的分镜并不太成功,所以他现在更多借鉴了后来大火的动画,然后结合自己的艺术理念进一步优化。
记忆中的剧流畅,分镜几乎在脑海中即时生成,几页画下来自我感觉挺满意。
原作漫画的前期画风太差,版画风格导致细节不足,许多地方压根就放弃了没有处理,江川不敢偷懒,在刻画背景上花足了功夫。
他计划三天时间把分镜都设计好,雅美随时帮忙审核把关,剩下来的四天出线描图,香苗随后润色,每天二十五页不至于太拼命,也更能够保证品质。
虽然距离稿只有这一星期时间,但有了香苗负责润饰,工作量被分担了至少三分之一,相比较写《进击的巨
》和《食戟之灵》时要轻松多了。
两个单行本发行在即,小说也有接手了,很快能拿到一大笔钱,江川一直在思考未来的发展之路。
之前他就打算过,在手冢赏颁奖礼上找鸟岛主编谈谈,有没有可能在集英社的杂志上双开、三开、四开、异想天开。
这当然不是异想天开,虽然《周刊少年jump》发行量最大,但集英社旗下杂志很多,未必非得这棵树下吊死,《出包王》是在《jump square》上连载的,《一拳超
》、《东京喰种》是在《周刊young jump》上连载的,不都也非常成功。
在《周刊少年jump》上连载对漫画家而言广告效果更好,能带动未来单行本的销量。
可江川的发展路径显然与一般漫画家不一样,他先拿奖占坑打造ip,也利用舆论风将作品广而告之了,虽然都还是短篇但已经有了知名度,未来只要适当的宣传恐怕就能打开局面。
几部作品不能放,这一波读者长大了就会被淡忘,等于好好的糕点放馊了,得尽快卖出去。
江川不可能像岸本齐史和久保带那样,花费十五年写《火影忍者》、《死神》,更不可能像尾田荣一郎那样二十五年如一
,ppt一样写《海贼王》。
这些虽然赚了钱,但和鸟山明一样都是高级打工仔,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
江川可不想一辈子只写漫画,开挂要有开挂的样子,得做别做不到的事,怎么可能贯彻工匠
神这样小的格局,应该立足漫画,把能走到路都走了。
所以无论与鸟岛是否谈得拢,他都打算搞一个自己的工作室,然后多聘几个助手,开始流水线创作,大快上。
《进击的巨》、《食戟之灵》都是获奖作品,《鬼灭之刃》与单行本一起发表,能够获得宣传加持,百万销售就是对百万
投放了广告,而且还有外溢效应,就不信创作出长篇来没
要。
真要是没要那也就算了,三部作品早死早超生,江川可以接着忙别的。
一个多月前他还在灵感屋打工,每个月赚十五万円的个开销,即便被打回原形又如何,他从二十五岁穿越成十九岁,有六年是白送的。
刚才吃饭时提起成立工作室,三浦首先嚷起来:“出道三个月拥有自己的工作室,真的可以吗,毕竟许多知名漫画家一辈子也没有工作室,大多数带一两个助手搞家庭作坊。”
这真是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凡夫不可语道。
不就成立个工作室,有什么难的,在大陆一元钱注册资本就能弄一个。
然而这在岛国的确可能是个问题,这里的民就像几百年前服务于领主那样,绝大多数
服务于历史悠久的公司或者其关联企业,除了大公司就是家庭作坊,现代型小微初创真的很少。
新世纪所谓独角兽企业崛起,基本被中美占了绝大多数,江川记得十几年后的一个数据,美利坚价值十亿美元且没有上市的独角兽企业有两百多家,中国有一百多家,而曰本只有三家,世道可见一斑。
江川有很宏伟的蓝图,在曰本先搞个工作室赚第一桶金,而后多元发展,接着走出岛国奔向欧亚大陆、北美大陆、除了南极洲外的所有大陆,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大有作为。
曰本有一条奇葩法律,未经允许登陆南极会被抓起来。
中国大陆显然是最好的市场,不知道以后回老家找个老婆,能不能混个中国国籍?
江川都被自己的美梦感染得眉开眼笑了。
就在这时他收到了藤木理纱的短信:“雪野酱,睡了吗?”
江川看看时间,已经快一点了。
下午还是雪野桑,半夜变成雪野酱,这是套的什么近乎。
“作为漫画家,这么早不好意思睡觉。”
发短信问睡没睡,很可能想打电话。
果不其然,没过几秒钟理纱电话就打过来了:“我就猜雪野酱也没睡,漫画家的确没这么早睡觉的,打电话不会太冒昧吧?”
这都是明知故问,大半夜费什么时间,江川直奔主题:“理纱酱是不是有了关于小说的新想法,熬到这时候还没休息。”
理纱听起来挺兴奋:“是的是的,一晚上我都在构思热血高校剧,突然有了个很妙的创意。”
江川回来一直在忙,她送的两本书都还没翻过,不太能猜测她的创意类型。
“是什么样的呢,能这么高兴,那一定真的很。”
“雪野酱有朋友吗?”
江川警惕起来:“暂时还……还没确定,怎么了?”
社会太复杂了,越来越主动,心理学家应该是理智的,不至于
小说写多了真相信一见钟
吧?
理纱小姐其实还是挺漂亮的,不过江川读研究生时对所谓美作家、剧作家就比较防备,神经病太多,总想吃他豆腐。
理纱听起来像是松了气:“那就是没有喽,太好了,是这样的,爸爸活那个题材放弃后,我一直在寻找新的创意,期望写一个与众不同的故事。”
江川也松了气:“然后呢?”
“我刚才构思坊屋春道和他前友的故事时,突然想到了您,于是就有了自己的新故事。”
部分读者把《热血高校》当作江川的半自传,她不会也同样幼稚吧?
“英俊帅气的男主出身极道家族,经过数年战斗威震东京港区,成了令警方疼的极道首领。”
这个好像有点无视极道逐渐衰落的现实,没能令警方
疼了。
“男主从小就极富绘画天赋,热衷于漫画创作,一时兴起就将自己校园生涯写成了漫画投稿《周刊少年jump》,没想到签约连载成为热门。”
江川有些哭笑不得,听到这大概能明白是什么创意了。
理纱继续道:“漫画大获好评,于是出版社派出一名美作家
到极道首领的地盘,与他接洽将漫画改成小说。”
江川已经能想象作家经历了什么样的屈辱和磨难,终于获得大哥的信任。
他感觉自己好像在被理纱跳贴身舞,到处蹭。
理纱声音明显非理:“没想到两
在接触过程中相
了,于是演绎了一段
力团恶男与禁欲系
作家的离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