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1625冰封帝国 > 第十九章 林中不宁

第十九章 林中不宁

赤塔、小道的事过去好几了,期间乌力吉听说尼堪逃回了也来到依林卡看他,听说过他的遭遇后也是感叹不已,当然了,尼堪并没有完全将事实讲给他听,不过在乌力吉看来,他一直有贵相助的事是肯定存在的,否则也不可能完好无缺地回到依林卡。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索伦都相信命运,一时乌力吉便认为尼堪是受到长生天特别眷顾的,便向他征询是否去克农湖以西因果达河流域的事。

经过尼布楚山击杀车根、赤塔被囚、小河遇险的事后,尼堪的心绪也放开了许多,看问题也能将眼界扩大许多。

“为何不去?那么好的地方,可不是你现在的地方所能相比的,何况一旦你不去,根特木尔肯定会生疑”

“可我部一旦迁到因果达河上游,就不能帮到你了”

尼堪听了心里一热,自己无端端将他拖下水,没想到他还对自己念念不忘。

“阿穆齐,你将多西珲留下吧,我经常在小寨那边,布耶楚克一个在这里我实在有些不放心,有多西珲的话她也好有个伴儿,当然了,这也得多西珲愿意”

尼堪回来后盘算了一下,自己与哈尔额敦名义上是表兄妹,虽然并没有血缘关系,不过终究下不了娶她的决心,决定还是将他当做亲妹妹看待。

多西珲就不一样了,他是乌力吉唯一的儿,虽然面容比布耶楚克、多西珲姐妹稍差一些,不过在索伦子里也是少见的美,如果能与柯尔特伊尔部联姻的话倒是一桩美事。

到此时,尼堪已经暗暗定下了等时机成熟之后取代根特木尔坐上索伦大汗的位子的决心。

不过这也得等到开春之后打败茂明安蒙古才行。

那时,茂明安各部肯定已经推选出了部落新的大台吉,也就是他们嘴里的“珲台吉”,大台吉上任后的第一件事肯定是立威,如何立威见效最快,自然是为车根报仇了——虽然别不得他早点儿死去。

所以,在开春之前的这五个月,尼堪可得好好运作一番了。

(尼布楚、赤塔一带,五月份才开始化冻,六月份开始步夏季,八月份便是秋季了,九月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下雪了,好子满打满算也就五个月,大半时间都是白雪皑皑、漫长的冬季)

如何运作?首要任务自然是增强武力,否则一旦蒙古大兵进犯,自己若是没有做好准备的话,就只有窜北边林中一途。

柯尔特伊尔部就算要搬迁到因果达河上游,也要到开春以后,这意味着在开春前后,尼堪依然拥有该部的助力。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原有的乌扎、布拉姆、玛尔吉、墨尔迪勒四部都知晓尼堪与根特木尔闹翻了,虽然错在根特木尔,但根特木尔家族几百年的威势在他们心中还不是很容易消除的。

原本得罪了茂明安部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泼天的大事,如今又得罪了索伦的大汗,这下四部之便有些不知所措了。

难道是索伦天生的灾星?

就在族里的长老、哈拉达聚在一起窃窃私语时,尼堪却已经心无旁骛地带着一帮半大小子打好了一百把横刀,另外一百把骑刀也在紧锣密鼓打制中。

自从又搜罗过来八十后,尼堪经过简单测试,又让二十到了工匠的队伍,加上以前的十二以及乌热斯给自己的三,现在他已经拥有三十五了,不过熟练工匠还是以前的那十二

剩下来的一百六十便是尼堪拥有的武装力量了,不过光靠一百六十匹马、一百六十把刀、一百六十张弓无论如何是不能击败茂明安的。

想要击败茂明安,唯有一途。

尼堪记得在二十年后,哥萨克骑兵也就一百多就将茂明安、索伦大部分赶出了尼布楚大原,哥萨克骑兵就算再厉害也不可能以一敌十,他们能有此战绩,秘密只有一个——火器。

在老孙、牧仁带着一帮打制刀具时,尼堪却带着几个安加拉部的小子用浇铸的法子一气制作了十副圆柱形铁筒,管径是五大五小。

铁筒成型后,尼堪让将小铁筒套到大铁筒里,底部保留一定的距离,小铁筒的外壁与大铁筒的内壁涂上了一层用泥混合细沙、羊毛的糊状物,等这一层糊状物燥之后再糊上一层,一直涂上六层。

这一道工序下来便是一个月。

当冶炼矿石的第一拨铁水浇铸到定位好的第一幅“模具”时,一副“铁炮”的粗胚便成型了,拆除、清理涂层后便可以钻膛、钻火门、磨炮等工作。

等“铁炮”差不多成型时,尼堪经过仔细查验后不禁傻眼了。

由于没有确的测量工具,抑或没有透就开始涂下一层,涂抹泥层时厚薄不均,导致火炮内壁凹凸不平,内外壁的厚度也不一致,在没有合适的钻膛工具之前是没有办法对内壁进行处理的。

这还是最小的一具“铁炮”,其它四副模具更大,更不好掌握。

明明是用上了先进的铁模铸炮法,方法步骤也跟自己后世在书上看到的一样,怎么造出来就这个德行?

尼堪不禁有些心灰意冷,不过眼看着时间一步步迫近,自己也不能坐以待毙,想来想去,在没有确的测量工具以及完整经验的形下,只能先保证内壁了。

与此同时,尼堪用天工开物上记载的法子继续利用黄铁矿制作硫磺,用盐湖里的结晶物提炼硝,有孙老道盯着,这两件事倒是很顺利。

按照天工开物的法子,是要将黄铁矿用煤饼包裹起来煅烧,尼堪目前没有在依林卡发现煤矿,只能用木炭代替,黄铁矿在煅烧的过程中的硫用陶管、陶罐收集后便是硫磺了,再用牛油熬煮、吸附、过滤之后便是可以用在火药上的上好的硫磺了。

熬硝的工作也在进行,由于依林卡北边盐湖的硝已经是白色结晶的状态,倒是给尼堪省了很多功夫,否则按照古书上的记载,熬煮硝石时需要大量使用的蛋清对他来说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得到硫磺、硝石后,尼堪用桦木炭完成了制作黑火药最后的一种原料。

将三者按照自己熟悉的比例放在一起细细捣碎、充分混合后再加水均匀搅拌,用木细细蹍磨,反复这个过程,透后拿出几粒放在掌心点燃,颗粒燃烧迅速、充分,掌心没有烧灼感的便是好药,否则就需要继续混合、搅拌、蹍磨。

四个月后,尼堪终于造出了一门火炮,火炮外形丑陋不堪,包包坑坑的,重量也有五六百斤,身长只有四尺多,炮倒接近八寸,不过内壁倒是比较光滑——没错,这便是尼堪亲手制作的既不像佛朗机,也不像大将军,更不像臼炮的三不像。

虽然是三不像,不过尼堪却很满足,这门炮的每一个过程都是他亲自动手制作的,以他后世机械制造学士的身份,完成这一门炮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试过之后不能装填相近直径的圆形炮弹,因为想要推动如此直径的铁弹,需要装填大量的火药,尼堪完全不能保证这门心打造的火炮会不会炸。

只能装填大量的小石块、小铁蛋等物,出的距离最多也就是十丈左右,不过这也够了,这门炮存在的唯一理由是震慑,而不是实际杀伤。

与此同时,尼堪也炼出了约莫五百斤的黑火药。

当然了,单凭这些是不能打败蒙古的,尼堪在这段时间里冒着严寒,每只睡三个时辰,剩下的时间全扑在制作火炮、火药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