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贞观俗人 > 第82章 北邙山

第82章 北邙山

驼队沿着渭河畔继续向东行进,队伍后面新增加了五十。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些个个六尺有余,二十出,是那群歪瓜裂枣里难得挑选出来还算青壮健强的。

此时正是清晨时分,路边上的朝露还未消散,晨风清凉。这群年轻却个个赤着上身,只着一条大褶裤,小腿上用布条打着绑腿,脚上一双鞋。

每五一伍,一起扛着一根原木小跑着前进。

秦勇等秦琅家兵个个骑着马,手里拿着根皮鞭走在旁边,不时的大声喝斥。

“跑起来,快!”

“注意节奏!”

“配合!”

一根原木几十斤重,五个扛倒不算沉重,可问题是还得扛着跑,这就涉及到耐力以及默契,若是配合不好,那比一个扛着还累。

一不留神,鞭子就抽到了背上,那火辣辣的滋味绝对不好受。

“跑的最慢的三伍,早饭减半,宿营时还要负责挖茅坑,涮马!”

秦勇重重一甩鞭子,啪的一声,那些家伙个个不由的抖了一下。

魏征在马上悠闲的看着书,“这练之法倒是挺新鲜的,不练金鼓号令,不练长矛刀盾,却练扛木,每天往死里折腾,这些家伙每天都是欲死欲仙啊。”

秦琅倒很满意秦勇的练,甚至这扛木本就是他的坏点子。

“老魏啊,金鼓号令那些当然要练,但不急。首先得把这些从贼匪转换过来才行,否则本事再强也没什么用。”

“这倒也是。”魏征说完,继续看书了。

秦勇训练黑云长剑队的方法非常简单和粗,就是不停的鞭打,把这些抽的彻底服软为止,把他们原来当贼的那点桀骜那点懒散通通揉碎,然后把他们重新塑造起来。

一起扛木跑步,既是在训练体能,其实更是在培养他们集体感,尤其是强调他们的配合。

军队最注重的就是团体,讲究的是整体,而不是个勇武。

贼匪们却恰就是强调个,很少讲集体的。

“老魏啊,出了长安这一路上,我看今年好像天时不怎么好啊,你看这路边的庄稼都不行啊。”

魏征收起书本,扭瞧了瞧两边的田地,叹气道,“霜旱为灾,米谷踊贵,突厥侵袭,州县骚然,百姓饥馑加,东奔西走,怨声载道。关中关东,多有饥荒而卖儿卖者。”

秦琅还是一次听到这些,惊讶道,“不可能吧?到这地步了?”

魏征冷笑两块,“你秦三郎王公子弟,京中纨绔,自然不知道这底下的世道如何。隋以来,这天下大,仗一打就是十来年,各地早就打烂透了。”

“可我大唐不是已经统一天下了吗?”

“统一天下?武德四年方才平定洛阳王世充,可随后又有河北刘黑闼两度叛,再加上山东的徐圆朗等降而复反,整个关东地区糜烂,而突厥又连年趁机塞侵扰,百姓哪有过过一天的好子?”

“去年武德八年,突厥大举侵,河东、河北、河套、河西多地告急,被掳去牲畜无数,多支军队大败,虽然最后朝廷大举调兵北上,突厥退兵,可紧接着今年郁设又出兵围乌城,这边塞从未安宁过啊。”

“到现在,朔方梁师都还割据一方呢!“

秦琅听了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之前在长安的时候还感受不到这些。

可现在离开长安,一路东行,发现离长安越远,这道路两边越萧条,尤其是庄稼长的也差。

天灾祸。

兵祸连连,偏偏天灾又不断。

“今年又是个大灾之年,大灾之后便是大饥,只怕今年粮价又会再次高涨,又不知道会有多少百姓要卖儿卖,流离失所了。”魏征叹道。

现在匹绢不过易斗米,米价已经高达二百多钱了,这可是前朝开皇之治时长安米价的十倍有余了。

秦琅沉重的道,“如今太子主政,以太子的仁德,再加上房杜等的辅佐,相信朝廷很快能缓过这气来,大家的子会越过越好的。”

魏征却没有这么乐观。

“太子宫变夺位,只会让这天下雪上加霜,如今突厥外患未定,又引发地方不稳,何来的越来越好呢?若是内一起,只怕就更加是上加了。”

“所以我们这次去河北,一定得成功。这天下,经不起再折腾了。”秦琅道。

天下未安,所以府兵们得经常放下锄拿起刀剑去打仗,耽误了家中农时生产,而一个府兵出征,往往得五个十个百姓壮丁负责转运粮辎重,更多的百姓耽误了农时生产。

偏偏打仗需要更多的粮物资,百姓就得承担比平时更重的负担。再加上天灾水旱蝗灾,以及塞外的突厥时不时的来打侵,百姓饥饱馑,有便脆投山林泽为寇为盗。

盗匪横行,百姓更加受苦,于是恶循环。

被秦琅攻的那伙沙苑贼,其实除了少数是无赖亡命之外,更多是产的百姓、逃、饥民等,只求活命而已。

连魏征这样的,也都对如今的局面感到有些绝望,不知道哪里是个

“我以为,攘外须先安内,先平缓渡过此次中枢的权力接,然后才能团结举国之力来对抗突厥,迫使突厥不再侵,这样才能全力休养生息,安宁天下。”秦琅道。

“谈何容易?”魏征摇,大唐太原起兵,至今九年,一路走来,也是刀剑征伐,击败一个又一个反王,平定一个又一个州县,总的来说子看着是比以前有些奔了,但李世民玄武兵一搞,又让本来渐安稳的天下局势变的混浊起来。

大唐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那点中央权威,那点天子威慑,正在一点点失去。

这一切怪谁?

当然是怪李世民。

不过秦琅倒觉得这种事没法究,毕竟这是已经发生了的事,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改变当前的困境。

魏征判断今年的局势会急转直下,不管幽州李瑗王君廓、泾州李艺等会不会叛,仅今年多地霜旱灾,就会让今年关内关东的粮食大减产,今年必然会发饥荒。而突厥也不可能会放过这个趁火打劫的机会,突厥再一来,整个北方只怕都要起来。

到时边患、饥荒四起,必然导致流民、盗匪横行。

连年的战,导致不管是朝廷中央,还是地方州县的仓库里面,都是空空如也,百姓更是没有什么存粮。

路边荒里,一具枯骨半露。

风吹雨打,这具骸骨早就已经残缺不全,但仔细观看,还是能看的出来,这具枯骨绝对没超过十年。

也许这是武德四年中原大战时倒下的哪个士兵,又或许是个饿死的百姓。

可到如今,居然连收葬都不曾,就这样白骨露于野。

秦琅跳下马,看着这具枯骨许久,最后一躬腰。

“挖个坑,把这具枯骨土为安吧。”

秦勇摇,劝道,“出了长安后,这一路上这样的枯骨到处都是,收葬不过来的。地方上的州县官员们都管不过来,我们只是路过。”

“这样无收葬的尸骨很多?”

“多,河南河北,还有河东河套等边塞之地,到处都是枯骨,有些地方甚至百里无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