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贞观俗人 > 第131章 秦家新品

第131章 秦家新品

平康坊,翼国公府。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足足二百多亩地的大宅子,房屋众多。

秦琅把三百多个灾民全都带回了府中,玉箫吓了一大跳,等听秦琅说要收容救济这些灾民时,愣了会后表示了支持。她曾家亡,从官宦千金沦落教坊,所以很清楚这些现在的处境。

让阿黄招呼府中后厨的厨娘伙夫们开始烧火做饭。

“幸好咱们刚从司里分回来几百石粮。”阿黄道。

秦琅上次分镇抚司小金库,给自己分了三百石粮,然后给齐国公府送去了一百石,自己留了二百石,加上之前府里储备的,现在粮倒是不缺。

看着满院肮脏酸臭的灾民们,秦琅叹声气。

“那边做饭,这边也不要闲着,多烧些开水,然后给他们全都洗个澡,记住发也要洗净,最好是把他们的那些脱下来的衣服拿去煮一遍。”

秋八月,天气转凉,但中午的时候依然还是挺热的,这些在外露宿了一段时间,早就脏的不成样子,甚至浑身酸臭,秦琅还看到不少一直在挠抓骚,一看就是身上长跳蚤虱子了。

这玩意在这个时代很普遍,但秦琅看着却有些皮发麻,这些小玩意其实最容易感染疾病。

灾民们看着豪华的翼国公府,听着秦琅的安排,此刻终于相信了这位年轻的公子就是一个大善

把男分开,各安置在一个院里,然后开始架起锅,拿来大桶,开始给他们洗澡。

有些男说这天气不用费柴火时间,直接打井水洗就好了,秦琅拒绝了,他可不想省这点热水,不但如此,他还特意让从厨房灶下铲来许多灶灰。

这些灶灰都是木灰,用来洗洗澡有不错的效果,可除油去渍。

“阿黄,找咱们府上那位老先生开点杀虫药方,你马上派去抓来。”

秦琅的府上请有一位老先生,是一位医术不错的大夫,算是客卿家宾私医生,此刻秦琅想到了他。

院里,秦琅看到一个个原本是储水救火用的大水缸里全都倒满了热水,一个个爷们汉子小男孩们光着坐进水里,烫的皮肤发红,呲牙咧嘴的,心里倒是觉得暖暖的。

做好事总是能让心里快乐的。

家庭医生配制的杀虫水缸里,一条条丝瓜络扔给他们。

“洗,洗净点,把发解散,两个一组,相互搓洗,洗不净不许起来。”

一大缸水没一会就已经脏的不成样子了,上面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油脂。

秦琅看他们发洗来洗去也不净,本想让他们把发剪了,但有不肯,只好做罢,只让他们先拿木灰多搓洗几遍,然后再涂上杀虫药继续搓洗。

水换了两次,然后再用井水冲淋。

折腾了近半个时辰,总算是净了。

这些原来的衣服因为太脏太,已经被秦琅直接下令扔到火堆里烧掉了,倒不是他嫌弃这些衣服脏,而是上面有太多的寄生虫,脆烧了。

灾民们洗净,终于穿上了翼国公府仆役婢们的衣服,虽说也是粗布衣服,但净整洁,比他们原来的衣服可是好多了。

身上爽爽,上没有了虱子爬,身上也没有跳蚤钻来钻去,连指甲里的污泥也全都被洗净了。

排着队接受秦琅检阅的灾民们,肚子吐噜噜此起披伏的唱着歌儿。

“阿黄,饭做好没有?”

“回三郎,已经做好了,按三郎的吩咐,这些饿久了,所以没准备荤腥硬食,怕他们消化不了,准备了稀粥,和蛋花汤。”

秦琅满意的点,“排好队,过去吃饭,记住,在我这里,得按我的规矩来,吃饭要排队,平时要讲卫生,饭前便后都要洗手,现在天热,每天都得洗澡擦身,三天洗一次,贴身衣物每天换洗!”

玉箫带着绿珠等几个身边过来,看到大家焕然一新,排着队伍秩序井然,十分意外。

“感觉他们脱胎换骨一样。”

“大家本来也都是良百姓,只是受灾挨饿久了而已,洗漱一下,便恢复本来面目了。”

阿黄在那里指挥。

灾民排好队,先去领每的碗筷,这些碗筷归个使用,饭后要自己洗净然后保管好,不得损毁不得污秽。

还发了一个号码,这是他们在翼国公府内的代号。

排队上前,一一碗菜粥,再一碗蛋花汤。

“能不能多给点?”一个汉子道。

“先吃,吃完了还可以排队再打。”

玉箫瞧着这一大群,问秦琅,“三郎打算要如何安置他们呢?”

秦琅有两万亩地,其中在京畿附近就有六千亩,终南山下便有三千亩,渭北白渠边又有三千亩。但眼下突厥侵,即将兵临长安城下,所有城外的乡村庄园都不安全。

最主要的,秦琅并没有打算买下这些

在他看来,现在买,这跟良为娼其实没什么两样,他秦琅不是什么高尚的,但是现在这种况,他不想趁火打劫。

他做不到像魏征那些儒家英份子们那样的时代灯塔,但是那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还是愿意去努力的。

世界很大,太遥远的地方暂且不管,可既然是身边的看到的,能兼济一下总要兼济一下的。若是这个世界上,都能对身边的多一份善意,这世界岂不更美好。

“我打算暂且雇佣下他们,每提供两餐,外加给些工钱。”秦琅想了想道。

“可咱们府上如今用不着这么多做工啊?”玉箫道,三百多呢,而且这老弱孺都有,孩子占比还很多,说是雇佣做工,其实也就是变相收留救济了。

秦琅觉得收留、救济这样的词不好,还是雇佣好些,救济代表的是施舍,雇佣代表的则是一种劳动供需关系。

其实若不是万不得已,谁愿意接受施舍呢,接受施舍往往就代表着尊严的失去。故古曾有过饿死不食嗟来之食的话。

“我打算组织大家做点粮。”秦琅想了想道。

“做粮?”

这个倒也不是秦琅心血来,而是刚才一直在思索。毕竟这么几百号在家,总不能就这样养着,倒不是说养不起,只是这不是健康的模式。

思来想去,秦琅倒想到一个方案,就是组织大家做点粮。

眼下是战争时期,粮这玩意挺有用处,把粮食加工成粮易于储藏、运输,而且好些粮还有耐饥的效果。

粮其实也不少,什么糗啊脯啊萝卜砖啊还有蒸好的麦饭啊等等,不过这些粮秦琅觉得并不是很好。

他想到几种粮,比如说炒面、松等,比如炒面就是明代边军常用粮,甚至还有炒面歌留下来,二两白盐四两姜,二斤炒面二茴香,如果是升级版的甚至还有,半斤杏仁和面炒等。

松更是蒙古征服欧亚的法宝,据说可以把一牛制成的松都装进那牛的尿泡里,然后可在马上一两个月不用再带粮食。

据说在新中国抗美援朝的时候,都还让全军携带炒面做粮。

不过炒面配方各式各样,核心其实就是把米麦豆等磨加盐炒熟,这样吃的时候不用生火,加水冲泡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