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贞观俗人 > 第152章 大唐神器

第152章 大唐神器

八月二十六。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执失思力在代表颉利往来奔走长安数趟之后,双方终于敲定了和议内容,当,李世民再次出长安城。

依然是西渭桥。

大唐天子李世民亲临渭水,身后是甲骑无数,明光耀眼。

对岸,颉利可汗的金狼大纛也早就矗立等候,突利、郁设、拓设、步利设、欲谷设等诸酋长们,今天也都为大唐皇帝的诏令召来。

西渭桥上,摆起了香案供桌。

李世民今天没穿盔甲,而是身着通天冠,衮龙袍,腰佩玉具剑,身后是六位宰相、七位参政,还有十余位大将军们。

秦琅身披锦衣,持千牛刀,紧随皇帝身边侍卫。

两岸是无数的甲士,桥上,双方首领会面。

这场景,秦琅觉得有几分社团谈判的感觉,反正不管规模,终归还是靠拳说话。

为表诚意,颉利今天特地把温彦博带来了,这位在去年的突厥侵时,在张瑾军中结果全军覆没被俘,然后他就被颉利送到定襄杨政道的后隋小朝廷去了。

秦琅上前扶着温彦博回来,温彦博原是罗艺的司马,归唐后历任幽州大总管府长史、中书舍、中书侍郎等职,其兄温大雅曾是黄门侍郎,一门两枢机,后来温大雅辞黄门侍郎职,得李世民推荐,调任陕东道大行台工部尚书。

李世民即位,便授温大雅礼部尚书职,封黎国公。

对于心腹的兄长,李世民当然得救回来。

“谢了。”

温彦博当了一年的俘虏,还没有见过这位年轻的郎君,看他挎千牛刀,还以为只是哪个勋戚家的公子仕为千牛卫。他去年为并州道行军长史,结果全军覆没被俘,这一年多来子可是地的很艰难。

“温公辛苦了。”

会盟的仪式其实也只是走个过场,毕竟会盟内容,早就已经在长安拟定了,今天不过是双方当面会盟起誓罢了。

李世民与温彦博相拥,安慰了这位大臣几句,然后故意先向突利等问好,这让颉利脸上又是晴不定。

“陛下,今便以白马为盟。”

颉利把自己的坐骑牵到面前,拔出金狼宝刀,一刀放倒白马,他让取来金碗,装出两碗热腾的马血来,自己一饮下一碗,然后把另一碗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看着那碗腥膻的马血,没有犹豫的饮下。

颉利转身提刀划开马腹,伸手进去摘下马的心脏。

他捧着那颗心脏,对着天念念有词,然后大的啃食,吃的满嘴满脸是血。

剩下半颗马心,他递到李世民面前。

“陛下,请!”

李世民微微皱起眉

尉迟恭上前,“陛下,请让臣代为。”

李世民摇了摇,“拿来!”

半颗马心,就这样生吃了下去,当李世民将那半颗马心吃完,渭桥两岸都发出无数的欢呼之声。

杀白马为盟,食马心立誓,这是原部落最珍重的盟誓,若有违誓言,下场便如这马一样。

接下来,礼部尚书温大雅上前,与颉利代表执失思力一起共同完成会盟仪式。

写有突厥文和汉文的盟书,送到两位君主面前署名用印,然后向天宣示,最后再将已经雕刻好的石碑盟文、金券铭文展示。

仪式完成。

雍州牧、左卫大将军秦琼将一份行军图给颉利。

“请于三内启程北返,按此行军路线回到大原,则我大唐边军不会拦截攻击,若是不按此路线行军,遇袭击拦截皇帝陛下不负责。”

“尔等此次塞,所抢掠之大唐子民,牲畜,并须放还。”

突厥在第二天便开始撤退,而且不出李世民所料,颉利与突利等诸酋长,并不是一起撤退,而是各自拉开数十里的距离撤退,各自暗中提防警惕。

李世民在颉利心中种下的猜疑种子,已经开始发芽。

望着那远去的狼骑,秦琅发出了突厥不出五年,必败亡之言,这话让李世民都为之惊叹。

“何出此言?”

“陛下,此次突厥侵,虽兵多势众,然心不齐,颉利虽为大汗,可对于突利、郁设这些大酋长,却没有多少实际的控制力,突厥说是个汗国,不如说是个部落联盟,颉利这个大汗,对诸部的掌握太弱了,从这次侵就可见一斑。眼下颉利对突利猜忌,返回之后,他肯定要找机会打压突利等,那么突厥的内讧不可避免,虽然颉利势力比突利大,但这正给了我们可乘之机。”

李世民若有所思。

突厥这种松散的制度,成为他们衰败的根源,在隋朝时,强大的突厥便是因为屡屡的汗位之争,而导致被隋朝利用,合弱离强,分化拉拢,使的突厥被隋朝长期按在地上打压。

“臣以为陛下可派去给突利送些赏赐,些许金帛不值几何,但颉利听了之后,只怕会越发怒火中烧,这次南侵,一无所得,粮耗费无数,更别说还折了个乌没啜万,又丢了脸面,颉利只怕会被一点就燃,从此怨恨突利在心,不死不休。”

李世民哈哈大笑。

“三郎你这法子好,区区一点金帛,若能让颉利突利叔侄离间,值。”

返回长安,李世民又特派了尉迟恭与程咬金各率骑五千,远远跟着突厥军后面,礼送他们出界。

显德殿里,君臣上下欢喜。

秦琼上前。

“陛下,突厥已退,臣请辞雍州牧一职!”

秦琅听了,也赶紧上前。

“陛下,臣请辞检校太子左司御率之职!”

满殿欢喜之时,秦琼父子却突然提出请辞,这倒是让有些意料不到。

李世民惊讶之余,却是笑着说此次退突厥,秦琼有大功,雍州牧你做的挺好,朕把雍州府给你朕也放心。

只是秦琼却固辞。

“为何?”

“陛下,雍州牧职位太重,此前只是陛下曾担任此职,臣岂敢受。”秦琼的理由是大唐雍州牧这个职位,跟尚书令一样,以前只有李世民担任过,而且这个职位太过重要了,过去也都只是以长史、治中主持府事而已,他一武将,实不胜任。

秦琼不但要辞职雍州牧,连同参议朝政衔也要辞去,他说自己只是武夫,只晓得带兵打仗,对于参议朝政这些大事,实是不懂,坐在政事堂里,听着宰相参政们议政,他也不知道如何参与。

这下李世民就不由的认真起来了。

看来今天秦琼不只是说说而已,是真要辞官,但是为何?

“叔宝,是不是有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不管别如何非议诽谤你,但朕对你十分了解,我们君臣并肩战斗多年,朕岂不知你的忠心,你不要把这些放在心里。”

“陛下,臣并非畏惧议论,臣只是自认没有那个能力,便不敢尸位素餐,害怕耽误陛下和朝堂,而且臣发觉近来身体很差,早年冲锋陷阵无数次,大小战阵数百,受伤无数,流过的血都有几斗,如今未老已先衰,身体已经不行了,一个职位都做不好,更别说身兼数职!臣感谢陛下的看重赏识,但臣不敢耽误朝堂之事。”

李世民思虑许久。

“叔宝你身体有疾,那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