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贞观俗人 > 第263章 反击

第263章 反击

所有的这些只是推测。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直接把这个封于修带来审讯不就水落石出了?”李世民问。

秦琅当然也知道封于修是个关键物,只是当他从那些刺客的供里推测出这个物来时,已经晚了一步了。

“死了?”

“嗯,据说封于修数前晚间酒后失足坠马而死。”

一切的线索便在这里断了,没有这个证,那么秦琅的推测也仅仅是推测。封家动作很快,几天前坠马而死,然后很快就埋葬掉了。

“真死了?”

“臣怀疑几天前埋掉的那个并非是封于修,只是一个替死鬼,真正的封于修依然在幕后联络策划这次刺杀,但现在这个只怕早就已经远循,很难找出来,而且不排除这已经被灭或者是自杀了。”

在一家有底蕴的大家族里,这种忠仆其实很多。他们可以毫不犹豫的自杀,以封存一些秘密。

“死了也没关系,直接抓封言遵便是,朕不相信他不招供。”

“陛下,现在没有半分证据,封言遵又远在汝州为刺史,他父亲还是当朝首相,我们没办法抓他。”

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地方,封言遵又不是一般。要知道,就在新年后,李世民才刚刚把五岁的妹妹淮南长公主许赐给封德彝的嫡次子封言道。

首相的嫡长子,本身又是刺史,封家是渤海名门氏族,又是国戚,没点过硬的证据,如何动他们?

“那你可知这次刺杀究竟是封德彝的意思,还是只是封言遵的意思?他们为何要这样做?”李世民问,这是他不解的地方。

“臣也不知,但估计还是这次税改之事,彻底得罪了这些士族官僚们吧,封德彝本来就是反对势力之首,他儿子据说也是年轻有为,士族骄傲·······”

“查,朕就不相信查不出来。”

李世民不需要什么确切的证据,只要给他一个名字,他有百骑、镇抚、殿前三司,还怕查不出问题来?哪怕不宜直接动手抓,但针对的监视调查,相信也很快会有结果的。

秦琅对封德彝之前没什么恩怨,没想到这次家却要掉他,不管是他还是他儿子的主意,这个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

从太极宫出来,秦琅便直接去了长孙无忌的府邸,拜见妻舅大

“封德彝欲让长孙公罢相!”秦琅开门见山。

长孙无忌抚着胡子,“三郎何出此言?”

二十几岁的右仆,确实年轻的过份了点,但他也是十几岁起跟着李世民打天下的,经历了生死风云,也是个厉害物了,秦琅早听说长孙无忌自从出任右仆之后,跟封德彝就经常有些不和。

封家既然出了手,秦琅就没有避让的打算,他不主动惹事,但也不怕事。

“封相在朝廷可是缘极好!”长孙无忌道。

秦琅却听出言外之意了。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最信任的,不仅仅是因为是其妻兄,更因为两十多年的生死,长孙一直就是李世民的心腹谋臣,所以对他的信任无可及。

在李世民把武德朝的宰相杨恭仁、萧瑀、陈叔达、裴寂、裴矩先后踢出中枢之后,封德彝也就顺势的成了左仆,百官之首。

而李世民也迫不急待的把妻兄长孙无忌直接扶持为右仆

左右仆为尚书高官官,又同为政事堂宰相,身份相当,在尚书省是各判三省,但平时重大省务,也会一起商议。

长孙无忌年轻,资历浅,所以也迫切的想要做出些政绩来,可封德彝呢,好不容易坐上了首相之位,也是想要巩固自己的位置,担心长孙抢夺,于是表面的左右仆和谐下面,其实是隐秘的两仆斗争。

长孙无忌终究还是年轻,所以在这种隐秘的斗争里,其实一直是吃哑亏,搞不过老谋算的封德彝,但因为封德彝手段高超,所以有时候吃了亏也没法拿到台面上来说。

一直以来,李世民都把封德彝当成是自己,所以才会在踢掉了武德四位宰相后,还独留他在朝,并为首位之位。

可其实秦琅却知道,封德彝是个无间道,历史上,后来封德彝死后,他的两面三刀才被出来,于是恼怒的李世民对他死后追责。

“长孙公,封德彝其实是个两面三刀,先前陛下与息灵王之争时,他两面示好,实际上每次又把与息灵王与陛下面前所说之话,原原本本告诉太上皇。”

长孙无忌大惊。

“何出此言?”

这还真是一个惊天秘闻了,若此事是真,封德彝的左仆就得直接被免。

“我可不敢说,我之前为镇抚司时,调查到了一些隐秘的消息,只是证据不足,但是现在已经有了确切的证据了。”

封德彝是个很了得的物,权谋手段高超。

他家族渤海封氏,也是士族名门,他祖父是北齐太保、左仆,父亲曾为渤海太守、霍州刺史,后来被南陈攻,其父带着封德彝成了南陈俘虏,过江仕于陈朝。

封德彝年轻时,便是在江南长大的。

后来他父亲找机会逃归,任隋朝通州刺史。隋灭南陈不久后,江南大反,杨素率军平,在江南长大的封德彝便到杨素帐下,成为一名行军记室,凭着他对江南的熟悉,对杨素平立了不少功绩,得杨素赏识,于是把自己的族妹嫁给了封德彝。

搭上了杨素这位当朝宰相宠臣,封德彝仕途也是平步青云,后来他又帮杨素督建仁寿宫,得到独孤皇后的喜欢,升任了内史舍这个要职。

等到炀帝时,又紧随内史侍郎虞世基这个当朝四贵之一,狼狈为。江都之变,又追随宇文化及,为内史令,最后眼见宇文化及不行了,赶紧跟着宇文士及投降唐朝。

可惜被李渊鄙视。

但不久后,封德彝马上就给李渊献上了秘策,李渊看后十分欣喜,于是马上授为内史舍,不久后又提升为内史侍郎。

武德四年,兼天策府司马。

武德六年,官拜吏部尚书,武德七年,加封密国公,武德八年,拜中书令,武德九年,又拜尚书右仆

可以说,在武德朝,封德彝可以说混的风声水起。

因为曾经是李世民的天策府司马,所以他跟宇文士及一样,向来是被李世民视为自己的。

但实际上,这位是真正的滚刀,两面三刀,表面上为天策府司马,对李世民好像是掏肝掏肺,实际上转又到太子那边通风报信,而回过,又把两边的报全都告诉李渊。

说到底,他就是李渊的

这事呢,比较隐秘,所以李世民到现在都不知道。

“我有证据。”

秦琅的证据就是当初封德彝与建成秘密往来,通风报信的一些东宫见证,当初封行事机密,真正知道的极少,但建成也有自己的心腹,所以这事其实肯定还是有知道的。

而另一方面,封德彝每次把与建成和李世民说过的话奏呈皇帝之事,也并不只是李渊一知道,李渊那里也一样还有知道的

再加上封德彝经常这种暗里使坏排挤陷害同僚的事,萧瑀、陈叔达等以前的老搭档宰相们了是知道的。

这种事,只要捅出来,李世民当然是绝不能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