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贞观俗人 > 第287章 李靖

第287章 李靖

五谷丰登致太平。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这是每个帝王都梦想的事。对于刚登基一年,多灾多难的李世民来说,越发期望这样的丰登太平。

四海无闲田,五谷更丰登,这马拍的李世民是非常的爽。

这么应景又应的诗,当然得赏。

于是乎,今天秦琅跟他的学生承乾,便在皇帝宰相大臣们面前,大大出了一个风

皇太子承乾仁慈之名外,于是又添了一个才名。

而秦琅,因这首诗倒是在许多眼里,更坐实他幸臣之名了。

承乾和秦琅各得了两捆新麦,就刚才皇帝亲手割的麦子打的新粮,东西不多,但代表着皇帝的宠信赏识,是无上荣光。

秦琅看着那两捆还未晒脱粒的麦穗,也不由的无奈,他现在名下的田超过了十万亩了,其中麦田占了一半多,今夏预计能收到十万石左右的麦子,就算除掉佃户们的那份,他也还是数万石麦子的。

可看着殿中省内侍,把这两捆麦子装的好好的,那郑重的样子,秦琅还得感激皇帝。

“玄龄啊,今年各地收成应当普遍不错吧?”李世民很高兴,十分高兴,太子和婿在众臣面前露脸,比他刚才写的诗受众吹捧都还让他高兴。

“各地先前报上来的统计,夏收都还不错。”房玄龄如实道。

眼看着到了中午,殿中省安排送来了饭菜。

就如同是一般地主家收麦一样,为了抢时间,麦客们中午并不会回家歇息,地主让在家做好了饭菜,然后挑着箩筐装了饭菜和酒水一起送来。

直接就在田间地里吃。

御膳房做的饭菜还不错。

知道天热,所以不但煮了稀饭,而且还特意弄了冷陶和不托,另外凉拌海带丝,小咸菜,腌萝卜丝,腌豆角,小鱼这些配菜也不错。

黄豆炖,水盆羊·······

皇帝于是停了临时会议,大家一起就在野地里吃饭。

大陶碗吃饭,喝茶,胃居然也大开了。

李世民平时吃的不多,今天居然胃大开,黄豆炖,他直接就捞了一大碗块,都是大块大块的,炖的软烂味,他两三就一块。

秦琅也在大吃,虽然炖的不是猪脚,有点肥了,吞进肚里喉咙里还直往外冒油,但不得不说,消耗大,饥饿的时候,真是吃什么都好吃。

平时这样的块他顶多吃两三块,可今天吃了一整碗都还嫌不够,又造了碗水盆羊吃完了,把汤也给全喝了,一滴不剩,最后稀饭和凉又各来一碗。

就连房玄龄和杜如晦这样的文臣,今天都是大的吃着

“在丰收的麦地里吃饭,就是香!”李世民抹净嘴皮,然后拍着肚皮说道。

秦琅心说,等晚上的时候,钻麦垛打野战一样爽。

吃的太饱,于是李世民带着大家在树荫下遛圈消食。

那边,禁军们饱餐一顿,继续收麦,哪怕烈如火,也顾不得这些了。

远处,能看到金黄的麦地,正在一点点的减少,家家户户都在趁着天气好抢收。

等肚子没那么撑了,重新坐在树荫下的竹榻上,吹着带着麦香的热风,也还是不错的。

“陛下请三郎过去。”

“陛下不是与宰相们在议事吗?”

“陛下特让来请三郎和太子殿下过去议事,赵国公和平康公也被召去了。”

得,吃饱了还得去开个常委扩大会议。

只是不知道李世民想聊什么,还非得在这地聊。

喊上太子,来到大树下,李世民让给秦琅一块竹席,比皇帝的竹榻差点,但有张竹席也还不错。

皇帝坐在竹榻上,袒胸露背,现出那黑乎乎的大片胸毛。

秦琅低瞧了瞧自己,嗯,不愧是秦琼的儿子,标准山东汉子,虽然说才十七吧,但那宽广的胸膛上,同样是一片黑乎乎的胸毛,另外手脚上也一样是浓密的体毛。

再看看其它,好像都差不多。

一个个王公大臣们不但都蓄着大胡子美须,而且基本上都是浓密的胸毛,充满男味的一群啊。

秦琅捧着一杯凉茶,这是用金银花鱼腥等数种药材制作而成的凉茶,煮开后放凉,里面又还添了糖,所以凉中带甜,味道还不错,有子红罐凉茶的感觉。

不过他倒是更怀念凉了,若是煮一锅凉再舀两勺醋,要是能再冰镇一样,在这酷热的午后,那不知道有多爽呢。

李靖咳嗽了两声。

秦琅用余光看了这老一眼,李靖不久前刚转任刑部尚书,从表面上来说是已对脱离了军方体系,不过现在的政事堂自秦琅外出后,已经没了军方代表,据说引的将领们很不高兴了。

李靖最近据说很得皇帝赏识,经常得以出宫禁奏对,也常参与廷议。

这老莫不是跟皇帝最近在谋划着什么?难道又要打仗?

果不其然,李靖咳嗽了几句后,并没有吐老痰出来,而是直接提出今年夏麦丰收,待到秋后就可以出兵灭掉朔方梁师都了。

李靖还提出了此时灭梁的十必胜原因,又列举了梁师都十必败的原因,说的事好像非常简单,只要唐军肯出兵,就一定能赢。

皇帝明显是早就跟李靖两个私下研究过这个出兵可行的,甚至说不定连作战部署都悄悄做了,并推演过了。

打仗最需要的一是钱二是粮,三是后方安稳,四是兵员充备,五是军械良,皇帝认为自己都已经准备好了。

这一届的宰相班子,以房玄龄和杜如晦为主,分任左右仆。而御史大夫杜淹进位中书令,桂阳长公主驸马、吏部侍郎杨师道进侍中,魏征以秘书监加参政,戴胄以户部尚书加同平章国计,孙伏伽以大理寺卿加参政。

实际上,现在中枢就七个宰相。

萧瑀在短暂的复相为右仆后,再次惹恼了皇帝被罢相。

长孙无忌辞相后只任了太子太师和开府仪同三司这虚衔。

宰相的数量减少了,但皇帝对宰相班子的控制力更强了,尤其是带班的房杜二,完全就是皇帝的心腹。

“出兵朔方,可是叔宝的意见?”

房玄龄没急着表态,而是提了一个问题。

李靖有些尴尬。

于是李世民让兵部尚书侯君集回答。

候君集也不敢编,事实上,出兵是李靖的主意,他是上任灵州总管,然后皇帝心动,但还是派去信问出镇灵州的秦琼,毕竟秦琼不仅是灵州总管,还是关中道经略使,同时也还是出使在外的宰相。

秦琼的回复是暂不建议打,他说虽然眼下钱粮军械已充足,灵武的将士们也士气可用,然而打梁师都还牵涉到突厥,眼下灭梁当然没问题,可问题是朝廷有没有把握在突厥卷进来后,还能控制的住局面?

秦琼说最好是再过两年打,那时朝廷也全面恢复过来了,那时开打,灭梁更快,而就算突厥卷进来,也不用畏惧,可以有足够的实力击退突厥。

而现在开打,纯粹就是冒险。

秦琼反对这种投机冒险。

他给皇帝捎回一句话,大唐现在有随时开战的能力,但还没有随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