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明末中兴大帝 > 第八十六章 流民(1)

第八十六章 流民(1)

“闪开,快闪开。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一匹骏马在官道上面奔驰,马背上之圆领皂衫,明显是公,周遭行走之纷纷避开。

山东,兖州府城,南门,兖州知府赵家龙来回走动,脸上写着焦急的神

看见前方奔驰而来的骏马,赵家龙略微的松了一气。

骏马在前方不远处停下,马背上之飞身下马,小跑着过来了。

“禀报知府大,太子殿下距离府城不足三十里地。。。”

赵家龙长长的出了一气。

“三十里地,一个时辰之内可以抵达,本官前去长亭等候,尔等快去做好准备。。。”

赵家龙的话语未落,一名吏员飞跑过来,上气不接下气开了。

“大、大,不好了,从邹县和曲阜而来的流民,大约近千,马上就要到南门了。。。”

赵家龙神色瞬间变化,眼下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兖州各处都有流民,正月已经过了,没有饭吃的百姓,背井离乡,大都朝着兖州府城而来,前些天府衙已经给各州县下发文书,要求地方好好安抚百姓,不得让百姓继续流离失所,无奈州县存粮不多,且有些存粮用于军需,不得随意开仓,所以还是有流民四处游

赵家龙也知道实际况,除非是到收获粮食的季节,否则不可能杜绝流民队伍。

府衙已经拿出来一部分的粮食接济流民。

之前,赵家龙接到了皇太子朱慈烺的信函,其大队马将路过兖州前往徐州,按照时间计算,今午时左右就将抵达兖州府城。

想不到这么关键的时候,大队流民也要到兖州府城了。

周遭的官吏脸色也变化了,如果被太子殿下看到那么多的流民,兖州各级官吏岂不是要遭受到严厉的训斥。

“大,调集兵马,驱散流民,不准他们到府城来。。。”

“大,不能够让流民堵住南门和官道啊。。。”

“大,太子殿下若是看见了流民,必定发怒啊。。。”

周遭此起彼伏的声音,让赵家龙的脸色变得铁青,他何尝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可要是动用军队驱散流民,此事一旦传扬出去,还不知道会引起多大的动

“行了,都不要说了,容本官好好想想。”

四周很快安静下来,赵家龙看向了官道的前方。。。

马背上的朱慈烺,神色不是很好,身边的杨文聪、方拱乾等,也低着

从济南府城出发,大队马以急行军的速度前往兖州,计划一天半的时间抵达,尔后稍作停留,一鼓作气赶赴徐州。

一路上不断遇见结伴而行的流民,绝大部分都是前往济南府城的,官道上甚至能够看见饿死的流民,尸首就在路边无收敛。

李继周已经按照朱慈烺的要求,拿出来一些粮食接济流民,收敛官道两边流民的尸首,不过这救不了多少

出现大量的流民,与地方官府有一定的关系,不过最大的问题还是在朝廷,地方义仓存粮数量不算很少,如果拿出来一部分接济受灾的百姓,是能够稳住不少的,不过户部和兵部将绝大部分义仓的粮食,都划归为军粮,这样地方官府就不敢随意动了,如果擅自打开属于军粮的义仓,轻者被罢免官职,押大牢之中去,重者可能被杀

巡按御史瞪大眼睛盯着地方官府,谁要是敢动义仓之中的军粮,他们马上就会弹劾,而朝廷处置此类事的速度快的出奇。

这也就令地方官府无可奈何,就算是看见了大量的流民,也无力救济,所以很多地方出现了动用军队驱赶流民的形,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斩杀流民的形。

有意思的是,在这件事上面,巡按御史倒是不说话了,不会弹劾地方官吏。

当然,连年的灾荒,不少地方义仓的存粮数量也是锐减,战事连连,供应军队都不够,哪里还能够拿出来救济流民。

流民大量出现,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动和骚,李自成张献忠之流能够造反成功,就是因为地方上有太多的流民,这些流民成为他们源源不断兵力的来源,每每被朝廷打败,李自成和张献忠等都能够在短时间之内迅速的崛起。

朝廷安抚流民的策略有些可笑,崇祯皇帝朱由检惯用的手法就是免去某地的赋税,试想农户都快要饿死了,你免去他的赋税有什么用,家需要的是粮食救命,当然这也不能够完全怪朱由检,朝廷也拿不出来钱粮救济灾民。

说到底,钱财和粮食都集中到官僚士绅的手中去了,这些是不可能拿出来钱粮救济灾民的,他们认为这是朝廷和官府的事,与已无关。

北方流民造成的后果不用多说了,李自成麾下的大军已经直指京城,如果历史不出现意外,李自成马上就要攻京城了,南方出现的流民,也开始造成一些小范围的动,这种动之所以没有蔓延开来,没有形成气候,是因为大明王朝轰然倒下,后金的兵锋直指北方和南方,太多大型的战役让绝大部分的流民死于非命。

流民问题,是朱慈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报,大队马距离兖州府城还有二十里地,有大批流民,目测超过千,从邹城和曲阜方向朝着兖州府城聚集。。。”

朱慈烺勒住了缰绳,看向了孙川。

“孙川,兖州知府赵家龙,是如何对待流民的。”

孙川抱拳再次开

“启禀太子殿下,属下回来的时候,流民还在朝着府城的方向行进,没有遭遇到阻拦,属下已经告知刘千总,若是发现异常况,迅速回来禀报。”

“知道了,你再去侦查,若是有况,迅速禀报。”

孙川转身离开之后,一边的方拱乾开了。

“太子殿下,臣听闻过兖州知府赵家龙,吏部的评语一般,也不知道赵大会如何对待这些流民,臣没有想到,山东一地也有这么多的流民。”

杨文聪看了看方拱乾,微微的瘪嘴。

“太子殿下,臣听到的传闻不一样,赵大办事的能力强,在兖州的名声不错,兖州一地也是流民最少的地方,至于说山东一地出现大量的流民,臣觉得不奇怪,山东屡次遭遇后金鞑子的荼毒,百姓损失惨重,加之这两年的灾荒,自然有大量的流民了。”

朱慈烺挥挥手,示意两不用多说了。

相对来说,朱慈烺更多相信杨文聪的话语,指望吏部的评语来鉴定官员,那是天大的笑话,朝中党争不断,东林党和齐党占据了优势,凡是不愿意依附东林党的官吏,都是被打压的官吏,想要在官吏考校过程之中获取好的评语,难以上青天。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朱慈烺还是要看一看,兖州知府赵家龙究竟会怎么样对待流民。

。。。

“太子殿下,前方不远处就是长亭,兖州知府赵家龙已经在长亭等候了。”

朱慈烺点点

“知道了,去请李大过来,孤与李大一道,前去见一见赵家龙。”

长亭前面,朱慈烺还没有来得及下马,兖州知府赵家龙就走出来行跪拜礼了。

“臣兖州知府赵家龙,拜见太子殿下。”

“赵大平身吧,孤路过兖州,就是想着见一见你,山东一地遭受多次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