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宋帝王 > 第六十三章 姜还是老的辣

第六十三章 姜还是老的辣

黄昏时分,富弼来到了汴京城的大梁门外。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这里是汴京城比较僻静的地方,所以,两府大臣都选择将宅邸安在此地。

但这也导致此地的房价,高的吓死

戏称,大梁门的一片瓦砸下来,都值一百贯!

作为当朝的三司使兼同知枢密院事,晏殊的家宅,就在这里。

“彦国来了……”晏殊的另一个婿,三司盐铁判官杨察早就在这里等着他了:“快随我进去,泰山已经久候多时了……”

于是,在杨察的引领下,富弼踏晏府大门。

作为三司使,晏殊掌管着整个大宋财经赋税及工程督办、贸易、贡赋、百官俸禄发放、支领,权之重,足可与两府并驾齐驱。

所以,三司使又被称为计相。

于是,哪怕晏殊本为官清廉,却也能轻轻松松的用合法手段,取得万贯家财。

晏府的陈设,自也丝毫不逊首相吕夷简的吕府。

来到书房,富弼就看到了自己岳父的身影,出现在眼前。

他连忙上前躬身拜道:“小婿富弼拜见岳丈大!”

“彦国来了……”晏殊看到富弼就笑了起来,向他招手:“坐下来说话……”

又对杨察吩咐:“隐甫也坐……”

于是,两个婿就一左一右,坐到了晏殊的对面。

晏殊看着自己的这两个婿,心中满满的都是成就感。

他的这两个婿,都是进士,都是才华横溢的年轻,更关键的是,都是他自己替千挑万选出来的。

无论子、脾气和品,皆是上上之选。

成亲这许多年,婿和儿,连脸都没红过几次。

朝野内外,艳羡。

都说他晏殊眼光太毒辣。

但那些哪里知道,其实不是他晏殊眼光毒辣,而是他晏殊会请帮忙掌眼。

就像富弼,就是范仲淹亲自推荐的。

有小范老子帮着审阅,自然不会走眼。

“彦国,可见过寿国公了?”晏殊等富弼坐下来就问道。

“嗯……”富弼点点:“见过了……”

“国公怎么说?”晏殊好奇的问道。

他还没有见过那位被传的神乎其神的寿国公,自然充满好奇,而且,其实心里面还不乏有些较劲的成分。

因为他也是神童!

虽然比不得那位蒙宣祖皇帝庇佑,感生大帝授法的寿国公。

但也是四岁能作诗,五岁就能读懂《论语》,六岁便已经能看《史记》,到得十岁,整个抚州父老就都知道,家乡出了个了不得的神童了!

于是,十三岁那年就被真宗派来的江西安抚使张知白看中,推荐他以神童参加第二年的科举,与数千名天下郡国的举同堂竞技,然后一举考中进士!

十四岁的进士,古往今来,就他这么一个。

“泰山容禀……”富弼在晏殊面前,多少有些拘谨,他长身作揖:“寿国公命小婿带一句话给泰山……”

晏殊先是下意识的嗯了一声,然后迅速反应过来,立刻起身,走到案前,避开富弼和杨察,对着春坊方向拱手而拜:“臣三司使殊,恭闻德音……”

“寿国公曰:孤希望晏公可以出面,去君前恳请下降德音,以纾正府困境……”

“今西贼猖獗,国家不能再内耗下去……”富弼说完,就拜道:“此国公德音所言,小婿不敢有一字之漏……”

晏殊则稽首再拜:“臣殊谨遵德音!”

然后,晏殊坐回座位,看着富弼,问道:“彦国且将今与国公所言所叙,一字不漏的说来……”

富弼点点,一边回忆着,一边诉说着他今在春坊的言行对答。

晏殊听着,神色渐渐肃穆,良久叹道:“真圣王也!”

一眼就看了富弼图谋与企图,继而借力打力,把他也给拉下水。

这不是圣王,谁是圣王?

只是……

“我闻春坊之中,仅有皇城使刘永年及内殿崇班甘昭吉二……”晏殊看着富弼,道:“这也未免太不慎重了……”

“彦国,你为右正言,又是国公钦点的‘铮臣’,为何不在此事之上发声?”

“难道要坐视如此圣王,为内臣、外戚所持?”晏殊质问着:“此岂台谏官所为?”

富弼于是吓得浑身上下出了一身冷汗。

他此时方才惊觉自己到底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他是台谏官,又是那位国本曾经点名的‘铮臣’,两府大臣甚至官家都几次三番暗示他要多多亲近寿国公,可以随时春坊觐见。

这是什么意思啊?

就是让他富彦国,做寿国公身边的李沆(真宗即位前的太子宾客,实为帝师)、李迪(曾为资善堂侍讲,实则也是仁宗的老师)。

那么李沆和李迪当年是怎么对待真宗与当今官家的呢?

拾遗补缺,细查内外,有所疏漏,立刻弥补,做到使储君万无一失,令国本毫发无伤。

那他富弼现在做到了吗?

答案是根本没有!

他甚至到现在,都很少去想,自己能为寿国公做些什么!

毫无疑问,这是天大的罪过!

一旦被抓住,他就是十张嘴都解释不清为什么会这样?!

富弼于是立刻告罪:“泰山大教训的是,小婿委实犯下大罪了!”

“嗯……”晏殊满意的点点:“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彦国明就当立刻上书官家,请官家选清廉有名之文臣,春坊为寿国公左右侍讲,以此督圣王之行,安朝野之心!”

这是必须做的!

可没有文官,再想和国初那样被太祖太宗动不动就措大措大的喊。

更没有文官想看到那些武臣和内臣骑到自己脑袋上扬武耀威了。

“那寿国公欲办小报之事……”富弼问道:“泰山以为,小婿该如何应对?”

“痴儿!”晏殊看着这个婿,气的胡子都瞪了起来:“此事,汝就不该告诉我,更不该当着隐甫的面说!”

“我叫你读的《易经》白读了?”

富弼于是连忙脱帽谢罪:“小婿有罪,伏乞泰山教训!”

晏殊一说,以富弼的聪明才智,自然立刻明白了过来。

他又犯错了!

错在不该将寿国公私底下吩咐他的事,告诉别

哪怕这个别是他的岳父、连襟。

因为这种事,休说岳父、连襟了,便是枕边和亲儿子也不能说。

若君王没有点,这种事就应该带进坟墓里。

因为,孔子已经说的很清楚: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

于是,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

晏殊看着,却是更加恼火:“汝与吾告什么罪?”

“明一早,汝去国公面前告罪,乞罪啊!”

“汝难道以为还能瞒的了的?”

富弼于是将低的更低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