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宋帝王 > 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谋

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谋

“吕相公……”赵昕却忽然开问道:“孤有一事,欲请教相公……”“大王言重,但有所问,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吕夷简立刻持芴而拜。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今国家中籴本为何物?”赵昕轻声问道。

中,是由北宋所独创并独有的一种官营经济贸易制度。

这个贸易制度,有点和后世的期货类似。

但又不同,期货是指定商品,指定期,标定价格。

中是指定商品,只要割到允许中的地区,就可以拿到报酬——一张官方发给的有偿证券。

然后商再拿着这个证券来到汴京,找赵官家结算。

结算方式,也不是直接给钱。

而是按规定比例折算为茶、盐、香料、白银、黄金等硬通货。

这一过程,被称之为折博。

一般来说,国家为了鼓励商中,所以常常会以高溢价来鼓励商积极中。

按照中地点的远近、关键程度,中商品的折算方式也有很大不同。

像现在,沿边军州的粮食中溢价率就高达七倍!

也就说,只要能将价值一万贯的粮食送到沿边,回就能在汴京兑现七万贯的盐、茶、布帛、香料、白银、黄金等硬通货。

当然,这也是看着美丽的事

实则,中贸易的水很

赵昕的前世,变法之时,王安石就说过:小贾不能中,唯大贾能之!唯大贾始能!所以边籴之权制于大贾,故籴价高而官费重。

实际上王安石说的还是很客气了。

事实上,这些大贾的名字叫外戚、宗室、重臣。

汴京城的界身巷,走进去看一看,那富丽堂皇,门面广阔,屋宇雄壮,望之森然,每易动辄千万的一间间引铺的主是谁?

去开封府一翻就能翻出来。

现在的话,肯定不是姓曹就是姓赵,可能或许还有姓吕的。

这些铺子,每一间,每月吞吐的中证券贸易量,少于五十万贯掌柜可以回家洗洗睡了。

当然了,中的水如此之,赵昕现在是不会去动的。

反而,他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他只想利用中贸易的特殊,来为自己做点事

吕夷简哪里清楚这个,他一听,吓了一跳,但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回禀大王,如今中籴本为盐、茶、香料、白银、黄金及绢布、丝绸……”

“那中指定商品为何物?”赵昕想了想又问。

“应是五谷、木料、羽毛、膏油等物……”

“在中籴本中加一物……”赵昕轻声吩咐着。

“何物?”

赵昕微笑着道:“鱼!海鱼!”

吕夷简不明所以的抬起来,大宋什么时候能有大量海鱼供应?这些玩意又卖给谁?

但,他没有多问,反正,中籴本加一件新商品就加呗。

举手之劳罢了。

们想不想要,那就是商们自己的事了。

反正,吕夷简是很清楚的,中讲的你我愿,强按牛喝水这种事,太宗和真宗都做过,结果是……中贸易剧跌,边用不足,只能作罢。

自那以后,赵官家就放弃了中贸易,开始坚持市场经济,将一切给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去负责。

边用充足,就降低中溢价率,边用枯竭就提高中溢价率。

一切市场说了算!

于是,中贸易蓬勃发展,数十年间,便在汴京城里养活了无数

“此外,中物资之中,再增加一样……硝石、硝……”赵昕轻笑着:“商运抵京师,割之后,即刻请算!”

硝石、硝在未来是必然会成为战略物资的。

毕竟,假若只靠修造案自己去搞或者专门成立一个国营的硝生产机构。

那么恐怕不仅仅耗费巨大,费严重,而且很可能会滋生种种问题。

倒不如一开始就给民间,由神通广大的商们帮忙收集、生产。

这样一来,大宋所得到的硝酸钾供应和储备都会大大增加。

至于泄密的事……

说句实话,黑火药只要使用了,就很难保证不泄密。

因为战争开始后,无法避免己方使用黑火药的武器的士兵不被敌俘虏。

一旦敌得到了宋军士兵的火器,那么他们就算无法山寨出原本,山寨个六七成威力的火器还是很简单的。

所以,想要保持优势,关键还是靠自己。

只要自身的工业水平强大,兵和列装速度够快。

那么敌是拍马也追不上的。

特别是,对于目前的世界而言。

大宋王朝的科技与手工业水平,是顶级的。

吕夷简听着一楞,旋即也想了起来,似乎这位唐王殿下前些子搞出来的晴天霹雳,就要用到大量的硝

如今,他增加一项硝中,倒也不算奇怪。

而且,他仔细想了想,这种事也不值得去惊动官家。

毕竟,唐王只是增加一项中物资和一项中籴本罢了。

剩下的事,那就是商们的事了。

们觉得有利可图,愿意拿手里的中劵换鱼,或者他们愿意不远千里,运上一车硝来汴京请算。

这都是他们的自由。

都是他们觉得有的赚的况下开始的。

于是,吕夷简俯首拜道:“臣会安排将此事做好!”

不过是写个帖子,下个公文的事,费不了多少力气。

正如吕夷简自己所言——举手之劳罢了。

赵昕听着,满脸微笑。

他本来以为,自己还得费上一些舌,才能说服吕夷简同意。

如今看来,吕夷简恐怕被赵祯晕厥在肚皮上的事搞得焦烂额,不愿与自己在这些细枝末节上较劲了。

“朕真是天才啊!”想着海鱼,赵昕就舔了舔舌

在后世,有一个叫b站的地方,活跃着一群赶海的大咖。

穿越前赵昕可看这些的赶海视频了。

而在赶海界,有一种鱼,被称为金色传说,发财鱼——黄瓜鱼,也就是野生大黄鱼。

传说一斤以上,其身价就陡然飙升,以两计价了。

而这种鱼,曾经一度泛滥成灾,沿海地区,不知道有多少,每年都会形成一个庞大的黄花鱼渔汛。

它是怎么搞没的?

答案是勤劳勇敢智慧的浙江渔民,发明了一种叫敲罟作业的捕捞方式,利用黄花鱼属于石首鱼的生理弱点,用大量小渔船,组成包围圈,将黄花鱼群包围起来,然后敲打绑在小渔船上的竹竿,利用声波,将黄花鱼耳中用来平衡的耳石震碎。

于是,这种鱼就会失去平衡,任宰割。

夏守赟去广州,就是做这个事的。

上个月,夏守赟已经回信,其在广南沿海,组织渔民,以敲罟之法捕鱼,果然效果显著,仅仅一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