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新顺1730 > 第二十八章 初来乍到

第二十八章 初来乍到

眼帘的,是一张极具特征的生过天花后的麻子脸。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热气球飞升的事才过去几天,刘钰自是一眼认了出来,这是那个汉名叫舒图的归化索伦

对面的骄劳布图也一眼认出了刘钰,不约而同地都叫了一声。

想着那天的事,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刘钰便笑道:“原来竟是熟?这倒好了。舒大可还记得我?”

骄劳布图看着穿着勋卫锦服、腰间悬着绣春刀的刘钰,也堆出笑容道:“自是认得。我还想呢,会是哪一家的勋卫来这里,原来却是翼国公公子。”

嘴上堆着笑,心里却颇为不爽。

骄劳布图看着年纪轻轻的刘钰,心道老子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在西北砍了七八个了。

拼着半条命,皮都被砍下去一块,这才拼出来个轻车都尉的勋官儿。

你们这些有个好老子的,连个都不曾杀过,竟是直接爬到了老子上?

看你细皮的,别见了死的时候,尿了裤子!

心里嘀咕了几声,恨恨不平。

可这心思只能埋在心底,想着自己虽然有了轻车都尉的类四品的勋功,对面却是个陛下封赏的勋卫,当即先见了礼。

刘钰知道这种身上有勋功的,都是死堆里爬出来的,自是不敢托大。自己这个勋卫,按照国朝礼制,其实就相当于个正五品的待遇,赶忙也还了礼。

看了一眼军营,营里有个二百来,看样子都是悍勇之辈。应该都是从孩儿军中遴选出来的,只是这军纪看起来实在是不怎么样。

一群聚在一堆,围着个地上的火堆在那抽烟袋。

两个在那摔跤,旁边围了一群看热闹的。

衣服都是脏兮兮的,一群蹲在太阳底下抓虱子,咬在嘴里咯嘣咯嘣响,互相比着看谁的动静大。

哄哄的,让在电视上看惯了前世军容的刘钰颇不适应,心想这就是抽调的锐?

那京营的平均水平,得是啥样?

想着自己初来乍到,需得熟悉之后再说话,便请骄劳布图一起进了营帐。

“舒大可知此番去做什么?”

“是,我也是才知道不久。既有军令,大事上都由刘大安排,我自是听刘大的。”

刘钰心说你这是要给我打杀威啊?

自己初来乍到,之前虽是接触过,可是如何扎营、如何行军这样的事,哪里是第一天就知道的?

想着那骄劳布图和田平的对话,心里大约猜到了这是个什么样的

由是一拱手道:“你我互称大,着实别扭。我看在无时候,咱们就胡论个齿序。舒兄,也别见笑,我年纪尚小,又不曾去过战场。这行军之事,还要舒兄多多照应。”

“舒兄既是砍砍出来的轻车都尉,比我这个靠着家里余荫封的勋卫,实在强了不止半点。”

先示弱一番,也免得后出什么麻烦。

刘钰觉得,需要再看看况,然后在考虑树立威信,若是连况还没弄清楚,就要扯犊子,只怕威信立不起来,还要惹耻笑。

故意示弱,骄劳布图心里听着也舒服。

怎么说对面也是个公爵公子,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那也是难得了,总归比那的齐国公公子要强一些,那小子就不会说个话。

刘钰又故意问了几嘴骄劳布图的轻车都尉勋功都是何处得到的,正搔到痒处。

骄劳布图便用一种看似随意、实则恨不得让都知道的语气,一一诉说自己是如何拼到轻车都尉的。

话说到大半,终于说起了正事。

“刘兄,咱们的差事说难不难,说简单却也不简单。需得装成贩卖大黄、茶饼的商贩,去往罗刹的城池查看。也因着家父当年在翰朵里卫做折冲都尉,对那里也算熟悉。到了那里,又要联系一些猎鹿的部落,分出些跟着部落去往荒林处打探。”

“这地,不比别处。刘兄不曾去过,我却在那里长大,实在苦寒之处。又颇多风险,也算是提早告诉一下刘兄,免得到时候吃受不住。”

刘钰心下暗笑,心想老子前世爷爷辈那也是第一代森工,老子对东北未必就不如你熟悉,长大的地方怕是比你还要靠北。

嘴上却是客客气气地道:“是了。这一路上,还得多靠舒兄费心了。”

吹捧完毕,又将这一行队伍的几个关键物叫过来,互相认识了一下。

这一次既是要装作商队前往罗刹国的堡垒,自然要寻找一些懂行的。懂行的老把式大约五十来岁,一脸橘子皮一样皮肤,一看就是经历过风吹晒的,就是孩儿军的细作。

跟着一些商队经常前往蒙古,有时候也会到俄国边境。懂蒙古语、真话、俄语和朝鲜话,看着不起眼,实际上也有个骁骑尉的勋功,只不过这辈子也就到了。

既要伪装成商队,上面也是弄了一些货,自有懂行的办。

俄国自彼得改革之后,大力扩军,垄断了大黄贸易,收为官营。

又炒作大黄的药效,加上欧洲贵族们经常吃燥拉不出屎那也是常有的事,这种轻泄功效的药就成了抢手货。

俄国在西欧大肆炒作大黄的神奇药效,西欧也弄出了各种诡异的吃法:大黄熬汤、大黄酒、大黄酪、大黄布丁……

一普特大黄,也就是大约三十斤大黄,在边境地区的走私价是四十卢布。

彼得一世铸造了银币,一银币大约是二十五克,半两银子左右,四十卢布也就是二十两银子。

运到西欧,就要涨到一百八十到三百卢布。

后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中的主索尼娅,处儿卖了三十卢布,这个价格放到西欧也就换二斤大黄。

奈何从明朝开始,中华地区的造船、航海水平,已经被欧洲拉开的极大的距离。

现在英国已经快要做出来航海钟了,甚至第一次海军舰队环球航行也即将开始。

这么高的利润,没有航海术、几何学、天文学的支持,根本拿不到。

谁都知道,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才是最好的。

收税如此、贸易也是如此,钱都被二道贩子赚了。

饶是如此,在边境地区一普特将近二十两银子的售价,对于商贩来说也是利了。

利玛窦曾记载过,一斤大黄在中国的售价,是十分之一枚银币。

彼得为了军费,把大黄收为官营,压着收购价。

然而,压到这种程度,本土商依旧有百分之二百的利润,可谓是趋之若鹜。

正规渠道终究还要纳税,或者有很硬的关系。

走私的话省了一大笔税款,偷偷摸摸的走私一直禁不住。

总体来看,基本上是两条路线。

一条是山西的商,走蒙古一线,将货送到贝加尔湖附近的俄国堡垒,顺带还能在蒙古部落里卖卖茶饼子。

另一条就是辽东商和军官,走朝鲜边境一线,到牡丹江。利用冬季冰封江面如路的机会,从牡丹江走到松花江,再将大黄走私到黑龙江畔的俄国城堡。

刘钰此番要去松花江畔,伪装的商就是辽东一路的。

老把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