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新顺1730 > 第一二三章 小团体

第一二三章 小团体

“公子以为,这一次出使欧罗,效果如何?”

家里,康不怠见刘钰回来后心不是很好,以为出了什么问题,便问了一句。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刘钰还在想着陈震的事,听康不怠这么一问,心里其实也没什么底儿。

“难说啊。前朝万历十年,本国也派出了访欧的少年团。距今也有百五十年了吧?之后独眼龙伊达政宗也造过盖伦船,横穿太平洋,步绕墨西哥,去了西班牙。和那些少年团的路对了,也算是环球航行了,就差了南美一段。却有何用?”

万历十年,是个对亚洲极为重要的年份。

那一年,利玛窦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本派出了亚洲第一个访欧使团,格里高利改儒略历自此之后公历确定,天主教得以用历法撕开文化的绝对防御。

转眼百五十年过去,伊达政宗的那艘盖伦成了最后的绝唱,本访欧少年团归来之后面对的是闭关锁国。

刘钰担忧的事不少,只是担忧也无用。

到底这一次出使会变成什么样,也要等三五年后才能知道了。

康不怠知道刘钰的不少打算,作为刘盛认定的任侠气可信之,刘钰也和他商量过不少的事。

听到刘钰说起本的事,康不怠便道:“本国闭关锁国,按公子所言是担忧天主教。前朝崇祯年间,不是有教众起事吗?如今我朝派去往罗刹、法兰西,即便禁教,也有流,这倒不必过于担忧。”

刘钰心说你不懂,我倒是不担心禁教断了流之类的事,而是担忧那些看到了许多不想看到的事。

真要走出去看看,好的坏的都能看在眼里,关键是用什么眼光去看。

没有一种办法,可以只要启蒙和萌芽的好,却可以避免萌芽和启蒙的坏。

正忧心时,有小厮过来道:“三爷,外面有说是您的故,也没有帖子。只说姓杜,是北疆熟。提了一些东西,就在门外等着呢。您看……”

“姓杜?”

刘钰一乐,笑道:“得,米子明的大舅哥来了。我去迎迎他。”

康不怠听到这个姓,也笑道:“这就是公子所言的‘官迷少年’?”

“哈哈哈哈,没错了。小伙子还不错。仲贤且安坐,我去去就来。”

跟着小厮绕到了小门,从国公府的角门出去。

门外,杜锋正在那站着,可能是被国公府的大门和门迎吓住了,当攻城拔寨铅弹飞也不曾有半分惧怕,如今面对巨大的石狮子和朱红色的大门,却有些畏畏缩缩。

旁边跟着一匹马,倒有几分达达尼昂初来黎的架势,本来挺雄壮的一匹马,如今也是被京城的车水马龙吓的有些萎靡,鞍子上挂着火枪和马刀,战场上的好东西,到了京城就颇穷酸气。

杜锋身旁放着两个装东西的袋,鼓鼓囊囊的。

“哎呦,杜锋!”

杜锋见了刘钰,赶忙行礼道:“刘大。”

瞥了一眼杜锋身旁的两个袋,刘钰笑道:“怎么,觉得我们翼国公府是缺吃缺穿呐?”

“大说笑了。只是要来,父亲说大不要是一回事,自己不带些礼物又是另一回事了。大家里这扇门,便值我家全部的地了。这也不值什么钱,几斤蘑菇、木耳,两张貂皮子,还有几根从朝鲜那买的参。也不知道第一次来该带什么,望大勿要见笑。”

身后的小厮赶忙把那两个袋提着进了刘钰的小院,又来了个小厮帮着把马牵走喂好。

刘钰却不走角门,而是带着杜锋径直走向了自己的小院。

临进门的时候,杜锋还回看了看那高大的石狮子和雄阔的朱红色大门,对着熠熠生辉的鎏金兽首门环啧啧赞叹。

刘钰的小院没有眷也没有丫鬟,就是一些小厮跟着。

泡了茶,又把康不怠引荐了一下,分了宾主坐下。

将近一年不见,多少有些生疏,刘钰首先显摆了一下道:“哎,杜啊,你可能不知道。我如今身上又多了个文勋赞治少尹。又了上舍,论起来我这大腿已经快要够粗了。当初跟着我,跟对了吧?”

故意显摆了一下,杜锋渐渐放下了局促,又仿佛回到了当初战场上的气氛,知道刘钰这么说就是在告诉他不要拘束。

“大自有功劳。如今我也考了武德宫,再过些子就要正式学了。”

“好啊,得偿所愿。武德宫有住宿的地方,后没事了就来我这里坐坐。只要走小门就好,我家里麻烦,事也多。我哥是嫡长,家里的事我不好掺和。再说你才刚武德宫,说实在的,就算见了我父亲,其实也帮不上什么忙。咱就不麻烦了。”

杜锋心中一暖,知道刘钰说的都是实在话。

这一路从沈阳考完试到京城,长这么大之前只去过吉林船厂,第一次到了京城,当真是被镇住了。

等问清楚了翼国公府何处,见到了翼国公的大门,石狮子的威压之下,既有渺小卑微的等级尊卑的畏缩,也有一种将来自己家也能混上朱红大门鎏金兽环的狂想。

在这种威压之下,刘钰还是如当的样子,说的也还是当初的实在话,这让杜锋心中大暖。

喝了几茶,刘钰又叫小厮取来烟盘子,请了支吕宋那边从澳门过来的雪茄,烟叶子卷的,杜锋也是第一次见到。

刘钰差小厮去把馒叫过来。

度过了多不见的尴尬后,便问道:“怎么样,好考吗?”

杜锋把雪茄一放,羞羞一笑。

“挺简单的。大听我说过的,当年翻译了几何原本后几卷的那位,因为坏了事,被发配到了翰朵里卫城了。也幸于此,我学的还好。我又不是老五营良家子出身,亏得父亲砍砍出来的勋位,总算有资格报考。辽东以北都是在沈阳考,其实也不多,取了几个,我是名。”

刘钰大致上知道武德宫的考试流程,老五营的良家子基本盘内,走的是均田制和易田制,作为良家子不是前朝的卫所农,而是低阶军事小贵族,是有代言的,也是皇帝最能信任的一群兵,也算是大顺的羽林卫基本盘。

若非老五营的良家子,就得父辈有勋位,要么就是出大笔的钱买个考试名额。

这个是皇帝直辖的力量,管的还是很严的,科举那边的不进来手。

杜锋算是运气好的,不说是因祸得福吧,但若不是因为有坏了事被流放到那,估计这辈子也没戏考武德宫。

“小杜,当我说的事,你可放在心里了?”

“嗯,大的话我记着呢。后肯定是要多学一些航海的学问。对了,如今舒大何处?”

“骄劳布图啊?他在黑龙江那镇守呢。升了个宣武将军,挂印了。如今有了个宣抚使的职,主要管那里的边贸、毛皮贸易等事,顺带巡查边境、收收貂贡,筑贸易城。这事你不知道?”

“呃,我去沈阳考完试也不曾回家。父亲托给我捎来了些土特产,这个还真不曾听说。这么说,倒是高升了?”

刘钰点点,笑道:“高升算不上。管的地方,方圆几千里,倒是大。可惜没几个。折冲府的府兵他管不到太多。凑合吧。不过弄好了,也是个好地方。如今罗刹和咱们贸易,开埠两处。茶叶生丝大黄什么的,肯定是走蒙古,不会舍近求远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