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可以说是天时地利和,他三样全占。
朱友贞一首诗已经写了一半,朱友珪倒也不急,反而坐在石椅之上,慢悠悠的喝着茶。李振等稍稍走近,探
望去的时候,发现他面前的宣纸上空空如也,并无字迹。
“莫非,他是真的江郎才尽了?”就在众心中这样怀疑的时候,殊不知朱友珪此刻也有些犯难。
唐朝是以诗为主,诗自然不少,但现在是末期,著名的
诗,别
都已经写出来了,自然不可以在写了。
那没办法了,他只能选宋词了,但描写的著名宋词太多了,特别是苏轼那厮。
思来想去,朱友珪还是动笔了,蘸墨,落笔,很快的,充斥着杀伐之气的字体便出现在了纸面之上。
“我住长江,君住长江尾”
…………………
敬翔与李振低看去,看到那独具一格的写诗风格之后,相互对视了一眼。脸色有些狐疑,这真是韦庄那老东西的宝贝徒弟?
见他终于落笔,片刻之后,有忍不住好奇,凑上前来,探
看了一眼,脸上忽然浮现出极度惊讶的表
,似乎是不敢相信眼前所见。
“这哪是大写的,这明明更像是一首小孩子写的……”随着那
小声的低语了一句,周围又有数
凑了上来。
张贞娘也抬望了望朱友珪,有些不确信的又看了一眼纸上的诗词,脸色也变的古怪起来。
片刻之后,她的视线又望向了下面几句,她的俏脸上,逐渐的浮现出了难以言明之色,有些感伤起来。
半响,朱友珪检查了一遍,发现并无错字之后,将这首诗词从手中递了出去。
“看看他写的到底是什么东西。”见识过朱友珪写的前两句之后,周围的达官显贵对于他到底是不是写的诗产生了严重怀疑,哂笑着接过纸筏,视线投了上去。
《卜算子·我住长江》,首先
目的,便是这八个字。
“我住长江,君住长江尾。
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不知不觉中,群已经安静了下来。
………………………………
ps:朱友贞有些魔改,反正我没有找到他会作诗的历史资料……
为了主角做的诗符合剧,我查了一个多小时,从晚上十一点到十二点半。从韦庄的《菩萨蛮》、孟旭的《木兰花》、苏轼的《水调歌
》《江城子》、柳永的《雨霖铃》、秦观的《鹊桥仙》……
最终我还是选了《卜算子》,由于作者水平实在有限,这方面不太熟悉,不喜勿?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