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来向父亲请罪。”刘瑁躬下身子,表现得很虔诚。
“哦?”刘焉放下了手中的竹简,仔细打量了刘瑁一会儿:“你终于肯看书了?”
刘瑁:“这段时间孩儿一直在思考,败于何处,才发现自身不足。个勇猛可得一时之胜,可终究不能常胜。儿当学高祖,知
善用,运筹帷幄。”
刘焉点点,终于有一次对话,这小子不是喊打喊杀了,终于肯动脑子了。这个儿子本是他
喜欢的孩子,孔武有力、敢做敢当、执行能力很强。
但可惜的是不读书,不通权谋与平衡之术。仗着军功,平
里有些拔扈,益州官员多有不和。另一个儿子刘璋在这点上就好多了,但却有个致命的缺陷——为
太过软弱谦让。
其实在他心里,刘璋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以刘璋的
格,平衡各方势力,保一境太平是够了;但要想在他打下的良好基础下更进一步怕是有些难度。
看到刘瑁肯上进,刘焉的脸上露出一丝和蔼:“不是为父心狠,故意冷落你。你平不肯读书,又不愿与名士
往,将来是要吃大亏的!不论为一地之守,还是一军之帅,最重要的便是平衡之道。兵者,手中利器,可以伤
亦可伤己,关键在运用之
。而用兵,并不是你的将有多猛,兵甲有多利便能决胜。粮
统筹军需、敌
、战略战术……缺一不可!”
刘焉是开过学育过的名士,讲起道理来那确实是一套一套的。
“孩儿受教了!”
刘焉点,继续说道:“失败并不可怕,最重要是学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加以改正,以免再犯!”
也许每个长辈都会这样教育孩子吧?
“儿知错!”
自从刘瑁从前线回来,就一直颓废不振,刘焉也不愿理他,这么大的了,如果不能调解自己的
绪,只能说难堪大任。
今天见其态度诚恳,才忍不住多说了一些。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为父这儿有兵书数卷,汝带回去好生研读。”
“喏!”
“你的伤怎么样了?”父子之间哪有大仇,只要儿子肯低认错,父母总是会原谅的。
“回父亲,儿已无大碍,可返战场矣!”刘瑁没有对刘焉动用催眠术。
催眠不是万能,套些话没问题,但做什么重大决定事后是会知道的。
他必须谨慎,避免留下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