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通吸取了宋老生败战的教训,针对李渊的大军近,屈突通将河东的城门紧闭,采取完全防守的战术,不理会李渊是撤军还是叫阵,一味地守城。
李渊大军在抵达河东郡后,尝试着攻击了四五天,根本无法撼动屈突通的守城,连一丝的突都没有打开。
“再这样下去,将无法达到我们快速攻下长安的战略目标呀!突厥那边不可能拖的时间太长了,一旦太原有变,而我们还打不下长安,军心难料。”
“关键是如今大军已经扩充到近八万。霍邑郡守莫尪的贡献、太原运粮,包括霍邑城的储备,三者加起来,也不足支撑八万大军继续这样耗在这里。”
“河东郡必须尽快拿下,哪怕是用命填,也必须拿下河东郡。迟则生变,我们现在不敢承受任何变故,一有变故就是分崩离析的结果。”
再一次聚将议事,重点在最后一句,也就是准备发挥那些炮灰的作用了。
其实,许央这几天看过各支队伍的战力,单从战力上讲,原大隋的关中军卒排第一,而这些刚刚收揽的义军比太原带过来招募的那些更勇猛。这些
稍微调教,那就是悍卒,这样
费在攻城上,有点可惜了。
李世民有些神游天外了。许央捅了捅李世民,提醒他,该他出场了。
这几许央、李世民和房玄龄等
,这些天也一起商讨过,认为八万大军围困一个不敢出战的屈突通有些
费了。
经过研判,一致认为这时候出偏师,或者说留偏师继续假意包围河东,大军渡黄河才是上策。
“许央,不必让二郎说,你是副将,你说也一样,可有什么城良策?”
许央的小动作被李渊看见了。许央有点想不明白,李渊为何老是盯着他了。
“唐公,末将以为,八万大军没必要尽数在河东硬耗。昨与二哥商量,以为此时渡河进关中已经时机成熟。”
“着一偏师,渡河直取永丰仓,可解决我大军粮不足的问题。”
“二郎,你意下如何?”
李渊见许央这样说,却又转问李世民······这就是让李世民领命了。
“回禀大将军,右军愿做先锋,为大军渡河进关中大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