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我补充一点,这次是我们举兵后的第一次出征,军伍的纪律必须要严苛,展现给天下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风采!”
至于怎么打西河郡,是不是能打下西河郡,会遭遇怎样的困难什么的,哥几个好像都觉得不必考虑。
许央也想了,可这时候的攻城就是固定的程式,就是再绝世的名将,在攻城上也玩不出什么花样来。在需要速战速决的况下,连断水断粮的招数都不能使。
“许央,你怎么看?”
“我······攻城就那么几招,谁也没有新花样。不过,我在想,不知道民心是否可用?”
“父亲大执掌太原留守府一年多,治下百姓安居乐业,海晏河清,在民间对于父亲大
的治理是认同的。也就是说,西河郡那高德儒不附议,未必就是整个西河郡全体臣民的意思。”
“当然,我这只能作为一种设想,不能作为出兵的谋划。”
民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这样的理论在现在这个时代没有市场。
六千大军,四位大将军的小辈,浩浩开出太原城,剑指西河郡。
军前宣讲,重点提出了军纪,这时候还没有系统的军力条例,只是严禁所有军卒抢掠,不得袭扰沿途百姓,不得侵占,城后必须秋毫不犯!
一路行军,甚至还出现了有军卒犯错,李世民亲自上门道歉的小故事。很快就到了西河城下。
这也是许央第一次见识这时代的攻城战。典籍上的记载,始终没有亲身经历让真切。
简易的攻城器械,在守军猛烈的攻击下,军卒的死伤成了寻常。有了城池的依仗,军卒的战力似乎真的不是那么重要了。
看着一队队跟着攻城车出征的军卒,然后不断的死伤、补充;再死伤,再补充。仅仅一个时辰的攻防战,就让许央不忍再看了。
“许田,给我联系西河郡的门徒!”
“主公,这类小城池的门徒,恐怕都是些工匠。”
“让他们尝试在不露身份的
况下,能不能打开城门,或者策反一部分守城的军卒。告诫他们量力而行,一切以保全
命,隐藏身份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