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担心吗?
…………………………………………
太上皇下旨,处死四个巫山道士,这件事很快就传遍了京城。
所有都知道,这四个道士是去处置敖玉的,但现在却被弄死了。
这代表了什么?打脸皇宫?
太上皇保敖玉,这个消息顿时让无数心如死灰,却又完全不解。
这究竟是为什么啊?!
但所有依旧屏住呼吸,等待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因为这件事显然还没有结束,甚至真正的高
都没有到来。
京城提督宁怀安,也就是皇后的表弟还没有处置了。
而且这四个巫山道士去处置敖玉,也是奉命行事,具体奉谁的命令,尽管没有公开说出来,但还是有
知道,就是皇后娘娘。
太上皇处死了这四个道士,那又会如何对皇后呢?代表着她的什么态度呢?
是对皇后不满?又或者是对皇帝陛下不满?
该不会废后吧?完全没有理由啊,太上皇这究竟是想要做什么啊?
夜幕降临!
整个京城,出于一种近乎窒息的压抑。
所有都在等待,局面究竟会上升到什么级别?
有些大臣甚至在心中列出了几个级别。
事态发展的最低级别,就是太上皇下旨,释放敖玉,并且处死宁怀安。
事态发展的中等级别,太上皇下旨呵斥皇后。
事态发展的最高级别,太上皇……召见皇帝陛下。
如果真的波及到皇帝陛下,那让所有朝臣何去何从?
那完全无异于天崩地裂,就仿佛又有一颗核弹在朝廷内炸开。
屏住呼吸!
等待上清宫的进一步旨意。
………………………………………………
次!
上清宫那边,大门再一次开启了,大太监侯尘出来了。
天那?
竟然是侯尘,太监中的老祖宗,他是侯正,侯庆等大太监的爹。
竟然是侯尘老祖宗出马了,这……这是要出大事啊。
天大的事!
整个朝廷无数心脏狂跳,几乎都无法呼吸,因为完全不知道接下来会发展到什么地步?
老祖宗太监侯尘手中拿着一道旨意,登上了轿子。
所有都盯着这个轿子,究竟是会去哪里?
敖心家中?黑冰台?
该不会是皇宫吧?!
如果是皇宫的话,那岂不是真的天塌了?
因为在很多看来,太上皇的旨意到皇宫,只能是给两个
的,要么是皇后,要么是皇帝。
紧接着,让所有惊悚的事
发生了,老祖宗太监侯尘的轿子真的是朝着皇宫而去的。
…………………………………………
宫门开启!
老太监侯尘进了皇宫之内,尽管此时天空晴朗,万里无云,但还是很多
觉得他的
顶乌云密布,而且随着他进
皇宫越
,
顶的乌云越来越凝聚,酝酿着惊天的雷霆。
这个旨意究竟是给皇后的?还是皇帝陛下的啊?
如果是后者的话,那……那真是太可怕了。
老太监侯尘进的是皇帝的书房。
刹那间,所有的宦官,宫
,都跪在地上不敢出声。
而在皇帝书房内议事几个大臣,也纷纷退了出来,然后跪伏在地上一动不动。
“老侯尘,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老太监侯尘来到万允皇帝面前,跪下叩首。
万允皇帝上前,将老太监侯尘搀扶起来。
“你看着清减了不少,父皇如何?进膳如何?睡觉如何?”万允皇帝慈和问道。
老太监侯尘道:“好,太上皇身体康健,每修道,道法愈发
进了。”
万允皇帝叹息道:“我实在是想煞了父皇,但他老家有旨意,除了香香之外,任何
都不能打扰他的修行。”
这句话就是关键所在了,任何都不能进
上清宫见太上皇。表示他彻底把朝政大权
给万允皇帝的意志。
那么现在呢?太上皇派来侯尘来到皇宫,想要做什么?是不是太上皇的意志有变了?
稍稍寒暄之后,老太监侯尘道:“陛下,太上皇有旨。”
“皇帝,为父想要召你前来一叙,如何?”
太上皇这份旨意简短之极,而且自称为父,但是却如同一道雷霆一般,猛地撕开了在场所有的心。
太上皇要召见皇帝陛下?
而且是在这等关?
之前和大赢帝国大战失败的时候,太上皇没有召见皇帝。南境造反,大赢帝国军队南下,大周帝国危机四伏的时候,太上皇依旧没有召见皇帝。
当时胡庸大在朝堂之上,公开指责皇帝,请还政于太上皇。
那个时候,太上皇依旧没有任何反应。
差不多八年了,万允皇帝登基八年时间了,太上皇都始终呆在上清宫内,从未召见过皇帝。
现在竟然召见了!
莫非真的是天塌了?
莫非真的要天地变色?
可这是为什么啊?完全没有任何预兆啊,大周帝国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了啊。
所有脑子里面本能地浮现了一些最可怕的词汇。
不由得又想起了几个月之前,御史台的那位胡庸大,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死谏,请皇帝还政于太上皇。
万允皇帝太阳部位猛地一鼓,然后道:“儿臣遵旨!”
……………………………………
一个时辰之后!
万允皇帝轻装简行,仅仅带着几百,乘坐黄冕,朝着上清宫而去。
整个京城都屏住呼吸,接下来发生的局面会不会天崩地裂?届时朝臣又该何去何从?
其实没有下令净街,但诺大的京城街道,完全空无一
,而且此时是下午,却所有的房门和窗户都紧闭着。
京城的都是很敏锐的,感觉到有大事发生的时候,立刻就躲进自己的屋内。
下午时分!
万允皇帝进到上清宫之内,在老太监侯尘的带领下,前往无为殿!
此时无为殿之内,依旧是一片诵经之声。
而且是殿门紧闭!
其实这些年,无为殿门几乎就没有开过,任何都不能进
殿内。
太上皇的修道,是真正修得彻底。
万允皇帝门外跪下,叩首道:“儿臣参见父皇!”
里面依旧是诵经之声,太上皇并没有立刻回应。
万允皇帝又叩首道:“父皇,儿臣登基八年,毫无功业,愧对列祖列宗,请父皇责罚!”
皇帝虽然声声请父皇责罚,但是语气颇有铁骨铮铮之意。
当然铁骨铮铮这个词用在皇帝身上并不贴切,准确说是语气恭敬,但是内心强硬。
因为他也知道,太上皇把他召进上清宫引起的政治后果,实在是太严重了。
会让朝局波动,会让天下纷纷猜测的。关键是太上皇你究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