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是苏护有其西伯侯姬昌盯上的东西,看中有价值的东西,却正是那儿苏妲己。
也根本不需要苏妲己在宫中如何,立马那东伯侯却就要坐不住了。
而绝对不出一年,便就会有行刺那大商君主。
可谓成功了,那东伯侯姜桓楚根本就不是其西伯侯的对手。
失败了,那行刺之也一定会供出是受东伯侯指使,或者是受那姜王后指使的,同样可以借大商之刀,除掉那东伯侯。
当然除掉一个东伯侯自不够,还要加上那南伯侯,只有两路四百路诸侯一起反了,西岐也才能浑水摸鱼。
至于如何能让那行刺之供出是受东伯侯指使,西岐九十九子中有其一份、两份、三份够不够?
可谓当你以为那刺客是出自费仲府上,其实那刺客却是贴着东伯侯的标签,便仿佛杀故意留名留证据一般。
若真是那东伯侯指使的,其名还会再叫姜环吗?
可再当你以为真是那东伯侯策划时,最得利的却又是西岐,却无论成功与否,最后得利的都是西岐。
但只明显西伯侯写的太多太复杂,苏护根本就看不懂。
于是看完,便就是半晌不语,就只是点。
但散宜生、崇黑虎,包括袁洪却也都知道,其根本就没有看懂到底写了什么,只不过是故作沉吟。
当然倒也是大概明白了西伯侯的意思。
接着散宜生也不得不故意催道:“君侯不必犹豫。如允,以一书而罢兵戈;如不从,卑职回复主公,再调马。
无非上从天命,中和诸侯,下免三军之苦。此乃我家君候一段好意,苏公何故缄无语。乞速降号令,以便施行。”
终于被散宜生催,一一句君候,苏护也不由被叫得晕晕乎乎。
然后不由就是问向崇黑虎道:“贤弟,你来看一看,姬伯之书,实是有理,果是真心为国为民,乃仁义君子。敢不如命!”
可谓大商君主下令,其苏护便反出朝歌,永不朝商。
结果西岐西伯侯姬昌一书,同样是让其献宫,却成了仁义君子之名。
即同样的其苏护献,大商君主得了荒
无道昏君的恶名,西岐西伯侯姬昌却反得利,得了仁义君子之名。
于是仅仅八百诸侯朝商的第九,朝歌帝辛(商青君)未发一兵一卒,反而苏护比原本还更快的,直接主动点三千兵马送
妲己
朝歌请罪。
还冀州苏护,永不朝商!结果仅坚持了八天。
当然朝歌所有的决定,都已是无形中被所有理解成是商青君的安排,眼下的大商君主帝辛已是不足为患。
而风雨欲来的大商王朝,波谲云诡的朝歌,帝辛同样在等着妲己的宫,那位上古神
的
娲娘娘,又究竟是如何安排的?
不过更期待的,却是那位云中子的偷偷摸摸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