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音乐,又或者多收集一些其他素材,首先就得尽快脱离军队,成为一名光荣的低保户。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别看这军事化训练很严厉,但这个时代实行的并非强制兵役,淘汰起来,也是毫不含糊。
陈锋之所以出现在军营里,只不过是之前体测和神经反应测试的数据尚可,证明他有成为一名优秀军的潜力而已。
但只要他格和行为上表现得不合格,很快就会被打回原籍。
上次他被淘汰是因为缺乏常识,这次他不会重蹈覆辙了,但他要故意装疯卖傻!
两个月后,陈锋成功了。
他背上行囊坐上穿梭机。
陈锋坐在玻璃窗边,对外面送行的战友挥了挥手。
嗡的一声,穿梭机轰然发动。
月台上战友们的身影迅速远去。
穿梭机拖着长长的湛蓝尾焰,离开了位于珠峰脚下的军营,直奔数千公里外的低保户聚居区。
褪下军装换上常服的陈锋抹了把额汗水,心
暗自感叹,可算是被淘汰了。
上次进梦境,他只在军营里坚持了一个月。
当时他还有些遗憾,挺不想走,认为自己如果早点适应这个世界,或许不会在预备役训练中表现得那么不堪。
但这次他明明是主动的希望自己被淘汰,可很多事懂了就是懂了,他着实再犯不出那些常识
的错误。
他这次反而比上次表现得好很多,甚至还难得的与数名新兵变成了朋友。
上次被淘汰时,他是灰溜溜的孤身离开,这次却有好几个战友给他送行,并对他“惨遭”淘汰而倍感惋惜。
他们哪知道,这对陈锋才是解脱。
陈锋其实不想要这些的友谊,只是他着实无法拒绝别
的善意。
他又怎么忍心告诉大家,一年后你们所有,包括我,都会死呢?
在军营中的这两个月里,除了在常新兵训练中摸鱼之外,他又利用军方的资料库查询了很多信息。
与上次一样,他依然找不到任何详实的史料,只有些十分梗概的记录。
陈锋对此浑不在意,反正他对此也没抱任何期望,自然不会失望。
花了三四天时间,陈锋在老家的低保户福利区安顿下来。
他这“衣锦还乡”,没有任何来迎接。
他在这老家竟一个老熟都没有。
现实世界里,陈锋虽然亲淡泊,但好歹还有对养父母,这一世似乎更惨,除了档案显示他原籍蜀州之外,一个亲
都没,整个
仿佛从石
缝里蹦出来的。
陈锋知道自己只有一年好活,倒也没任何遗憾,反而落得清闲。
宽敞明亮的福利房客厅里,陈锋打个响指。
啪。
他说道:“智能助手,从现在开始你的名字叫小薇。”
“好的主。”
“小薇,给我调阅二十一世纪初著名歌手钟蕾的全部信息。”
不足零点一秒过去,一道全息投影光幕在他眼前两米处浮现。
钟蕾的详细信息表出现在他面前。
基本资料、作品集、名言轶事等等资讯一应俱全。
陈锋坐到沙发上,光幕自动调整,还是保持着一米的距离,并与地面呈四十五倾斜角。
陈锋一边用目光和意念扫视资料,嘴里一边说道:“给我准备午餐,我要第七号川菜套餐,中辣。”
比起上次,钟蕾的信息几乎没有变化,作品数量、作品名乃至于这些作品诞生的时间与背景都一模一样。
一切,仿佛都并未改变。
陈锋把目光聚焦到名言轶事这一栏上,微微凝神,展开这一栏的详细信息。
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与钟蕾相关的诸多报道,从她刚出道时,直到她亡故数百年后别所写的
物传记等等一应俱全。
数据库与历史相关的资料很梗概,但与娱乐文化相关的东西倒保存得很完整。
这些资讯,陈锋之前都看过。
为了挖掘历史他是下过苦功夫的,既然正史不可查,他也曾指望过从这些边角料里找寻蛛丝马迹。
只是很遗憾,他从这些文章里收集到的信息都很碎片化,不成体系,对他了解历史没有任何实质帮助。
陈锋随手点开一篇访谈,这是钟蕾成名后第一次接受采访,发生在她二十六岁那年,也就是现实世界里的2024年。
当时陈锋翻来覆去的琢磨了这篇访谈不下十遍。
毕竟这是距离他生活的时代最近的文字记载。
陈锋再一次从到尾看下去。
三分钟后,他愣住了。
他再揉揉自己的眼睛,以确认自己没有看错。
“不对啊,以前记者给她提这个问题的时候,她不是这样回答的啊!我记错了吗?不可能吧!”
陈锋直抓发。
访谈报道里这样写着。
记者问:“现在您已经功成名就了,那么您有没有什么话想对那些有志于踏上音乐道路,但依然在黑暗中摸索的行业新说的?”
这是个很稀松平常的问题,几乎每一个成功者都会在不同的场合,被用不同的表达方式问出类似的问题。
标准的答案通常是这些成功士对晚辈进行些虚
假意的勉励,谈谈理想的重量,谈谈坚持的意义。
但陈锋清晰的记得,他上次看到这篇访谈时,钟蕾的回答只有两个字,十分简单粗。
“没有。”
这回答极具她的个风格,冷漠到不近
,瞬间冷场,
得记者赶紧转移话题,说她果然和传闻中一样直来直往。
……
但这次的访谈稿件是这样写的。
钟蕾答道:“音乐比任何行业都更需要天赋。在选择这条路之前,最好弄明白自己到底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否则,就是费生命。”
记者:“努力也不能弥补天赋上的差距吗?”
钟蕾:“是的,五年前我曾经有个邻居。我只听他弹了不到半个小时的吉他,就明确的告诉他没有乐感,这条路对他来说是死路一条。”
记者:“他有没有听你的?他后来怎么样了?”
钟蕾:“应该是听了吧,因为我后来再也没受到噪音的扰。至于他后来怎么样,我不知道,不熟。”
记者:“你果然和传闻中一样直来直往呢。我们来谈谈你的新歌吧。”
……
后面的访谈内容与过去又是一模一样了。
陈锋表连续变幻。
他心想,坑爹呢!
钟蕾嘴里这个制造噪音的邻居,指的不就是自己吗?
意思是说,我练了一个月吉他,还被她惦记上了?
虽然依旧没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可好歹多了个符号,“钟蕾那个没有音乐天赋的邻居”。
陈锋又继续翻阅别的资料,在数个不同版本的钟蕾的物传记里,都看到了她以自己举例的“唯天赋论”。
结合多方面讯息,说明这件事是真的发生了。
千年前小小的变动,最终通过钟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