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穿成福运小娘子 > 第65章 回来了

第65章 回来了

夫妻二坐在马车里,连巧珍把五张纸拿起一一看过,一边听康豪讲解每个地名打图样的提示意思……

这些,和她上一世识字的思路一样。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而且,这种只有地名的词语,远不如常用语范围大,词汇量也不够多。

哼,袁冬初也就这么点儿本事。

上辈子,袁冬初是自己认字之后,说想到一个认字的好办法,就写了些常用语,让她和周彩兰学。

这次,大概袁冬初自己都没把字认全了,信局又需要投递员记住包裹投递的具体地点,所以想了同样的办法。只不过,这次却是她自己写不出来吧?于是才由秦向儒书写的那些文字。

既然袁冬初这辈子在这件事上有了局限,那就等着看她连巧珍怎样把快速认字的方法发扬光大,让康豪对她敬佩有加,让世钦佩她的聪慧吧。

回到易水县家里,康母、小姑子康秀儿和康豪三弟康泰在家。

大概是生计不愁的缘故,点心生意又是自家一手管理,所以康家虽然前两天就知道此事,但对识字什么的,根本毫无感觉。

非但没想过弄一张试试能不能认字,更是对康豪夫拿回来的五张纸嗤之以鼻。

康母只是瞥了眼放在桌上的纸张,说道:“咱就住在易水县,就算对牧良镇一些街巷不熟悉,随便打听一下便可。这种写着街道名称的东西,对咱们一点儿用处都没有。”

康豪三弟康泰是家里最小的,今年才十一岁。

如今的他,是正经在学堂进学的,对此也不怎么待见:“我们夫子说了,读书读的是经史子集,那是圣贤之书。这些,只方便信局投送的使用,算不得读书识字。”

这让连巧珍很郁闷,暗暗鄙夷康家没眼光。

同时,更是暗下决心,等过些时间,她把那些认字方法弄出来,给他们展示她认字多快。

再给他们的点心铺子做个账目,他们就会知道,她是多么的不一般。

倒是她和康豪在通州府的见闻,让康家颇感兴趣,康母三和康豪聊得津津有味。

待到连巧珍打开包袱,拿出通州带回的礼物时,热烈的气氛到达了顶点。

尤其是康母和小姑康秀儿,看到几盒胭脂水和几块布料时,眼睛都是放光的。

康母也正如连巧珍想的,先给儿选了一盒胭脂、一块尺。其余的,计划了好一阵子,才细心打包。

说是胭脂水留着,待到康劲娶亲时当做一份礼送去亲家,足够体面了。

通州的布料也是一样的用处,质地好,花样新鲜。接下来都给家里做衣裳,过些子办喜事时穿着,足以显示康家也是经见过大城市繁华的家。

听着康母声声,都是娶媳、办喜事,一切事都为这事儿让路,心里颇觉不忿。

过转念再想,也好,等到康劲娶了媳,她就能和康豪一起去通州了。

那时,自己当家作主,自己的子自己办,赚的钱也是自己支配……到了通州她就是给自己赚钱,她赚钱的办法多着呢,那时才会有大把的银子到手。

算了,忍这一时好了。

…………

同时考虑家里办喜事的,还有今和康豪碰过面的秦睿。

在牧良镇码,秦睿把两张已经皱的纸折起来,回来延浦镇自己府上,在书房坐定之后,才取出来细细查看细节。

秦睿很快就把握到,每个词条和上面图案之间的提示关系,这些对于秦睿来说没什么。

但那三个贫民孩子对书写内容朗朗上的样子,显然已经对纸面的字很熟悉,单个拿出来认读也是问题。

难道有什么诀窍?

读圣贤书出身的秦睿出于好奇,把两张纸给管家,让他在府里找两个不识字的打杂小厮,如此这般的安排他们,每多次通读两张纸上的内容。

让秦睿惊讶的是,三天之后,这两个做粗活的小厮,竟然真的把两张纸上的内容熟记于胸,即使单个考校,八成文字他们都能认得。

看着收回来的纸上的字迹,秦睿心中百味杂陈,他育有三子,可读书个个不成。

尤其庶长子秦向儒,格木讷内向,在读书上更是没什么灵气。

现在,这样有启发的认字办法,他可以肯定,这绝不是秦向儒自己想出来的。

联想到这些天被热议的信局,还有那两个叫做顾天成和袁冬初的年轻

他这庶长子虽然木讷了些,但识的眼光还是有的,仅凭感觉,就认定要跟着顾天成做事。

如今看来,不但顾天成是个出奇的,名叫袁冬初的子也不一般。

信局……秦睿沉吟着,代投递能不能赚到银子暂且不说,若信局真能开起来,各地信息和物品来往流的便利极大,名声是一定有的。说不得,顾天成的河运行,也会在其中得些好处。

该准备办儿子成亲事宜了,秦睿想到。

他还是老了,也没有锐气了。之前只想着守成,给儿子寻个能撑门户的媳,平平安安过一辈子便可。

如今看来,景文倒是比他强了。能在顾天成未成气候之前便决定追随,后总比寻常下属多些分。

那顾天成他打听了,是个狠,也公道重义。

跟着这样的做事,只要兢兢业业,定能多得一份庇护,不至于被欺辱都没地方说理。

如此看来,给他说个普通家的柔顺子,未尝不是好事,能让他更专心于外务。

成家立业嘛,成家之后,要担起一家的生计和前途,就更能定下心做事。若他真能在水文气候上有所积累好建树,也算有出息。

原本没打算怎样办的亲事,被秦睿提上程,早早准备了。

…………

顾天成一行、两条船七天后的下半晌才回来。

回程依然是带着货的,接到货物的卸货地点就是牧良镇。

另外也有几封信和两个不值钱的包裹。

接这些活儿,因为没有通州府那边做足了的声势,更没有鸿江船厂那样有声望的字号撑场面,拜托投递的终究少。

信件不值几个钱,包裹也一样,家是本着试一试的心,做好丢了的准备。

两条船在牧良镇码停靠,卸货的事儿自然不会再用他,是顾天成一帮兄弟做的。

包裹早就分好了,易水县这边代给小满。其余几封信打包,准备接下来再做安排。

待到卸了货,把两条船里里外外打理妥当,袁长河、顾天成和秦向儒才如释重负。

如今已是秋,加上天色着实不早了,顾天成想到袁家父近二十天没回家,家里一定冷清的很,没等分手便提议道:“大伯和冬初要不先不回延浦镇了,我帮大伯寻个家,你们两歇息一再回去。歇过之后,也有力整理家里事。”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