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崇州地界传出一个消息。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说是几个有名有姓的道上大佬,一夜之间全被给剁了。
然后地盘和小弟基本被玉面郎君吴晏祖给收了。
据说是姓吴的找到了什么了不起的靠山。
也有说这姓吴的用了什么下作手段陷害了这些大佬。
中间好像也有打着主持江湖道义的名号,前来找茬,实际上就是来分一杯羹。
但好像所有找茬的势力,最后都被灭了。
顿时吴晏祖的名响彻崇州一带,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龙
老大。
同时,一个名叫中原镖局的外来势力突然驻崇州。
开馆营业当天,这位新晋的崇州道上龙老大,突然上门道贺。
顿时惊呆了所有崇州江湖好汉,乖乖!这是哪来的过江龙?这么牛的吗?
长安城。
“大王,我跟你说吼,我当时一刀一个,就跟砍瓜切菜一般,那感觉……”
韦全斌正在绘声绘色的吹嘘自己在崇州的英勇事迹,看样子体验感还不错,对的起那五万贯赞助费。
李杰为了讨这位赞助商的欢心,十分无耻的附和着。
大概意思就是,三郎牛,三郎好样的!
吹着吹着就吹到了王仙芝的军集团。
朝廷接受王仙芝乞降的消息已经传出来了,虽然这种结果不是很让满意。
最满意的结果是朝廷大军大败军,然后王仙芝的脑袋像红灯笼一样,传首整个长安城。
但能这样也算是勉强可以接受,就当是不战而屈之兵吧!
“大王,这姓王的投降了,那我们以后还怎么建功立业?”韦全斌一脸的不爽表。
“放心,这事办不成的,你等着吧!”
蕲州。
关于军集团投诚一事已经有了回复,说是一切没问题,朝廷接受了,你们就等着圣旨到来吧!
老王很高兴,王镣和裴偓也很开心,因为信里提到,朝廷除了接受王仙芝投诚事宜外,同时也高度重视王、裴二的功劳。
所以最近三心
都很愉悦,感
也迅速升温,天天喝着酒,喊着好兄弟一辈子。
总之气氛很浓烈就是。
直到长安城的圣旨抵达的时候,浓烈的喜悦之顿时达到了高
。
皆大欢喜啊,王仙芝由盗转官,完美完成逆袭的戏码。
裴握化解危机,王镣招安有功,这是大团圆的结局啊!
怎能不让感到心
澎湃,怎能不让
感到激动
心。
当朝廷中使用标准的官方文字念完圣旨后,王仙芝和王镣、裴偓三接旨谢恩。
然后一脸喜滋滋的表,并迫不及待的举杯同贺。
王仙芝就差现场致辞,感谢皇帝老大,感谢大唐朝廷,感谢王大相公……
皆大欢喜的结局,场面相当和谐,相当完美。
但!
有觉得不完美。
比如黄巢和尚君长等。
为什么?
因为圣旨里面没有提到他们的名字,这就让他们很不开心了。
圣旨除了说封王仙芝为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外,并没有提到他们的名字。
只有一句,余者赦免其罪,遣散归乡。
这踏马就很炒蛋了,老子拼死拼活,最后官你做了,我们呢?遣散归乡!
其他不知道,但黄巢绝对是不爽加不同意的。
他要是对做官没有想法,当年也不会三番五次跑长安城里考科举啊!
这会就有一个绝佳机会,结果!没捞到!这如何能忍?
于是黄巢兄弟直接亮出雄壮的胸肌,威猛的腹肌,健硕的大腿肌。
然后猛的扑向王仙芝。
黄巢的脾气一上来,当场就把带
大哥王仙芝揍的嗷嗷叫。
我让你喜滋滋!
我让你致辞感谢!
我让你忘恩负义!
……
王仙芝直接被打了
,血流满面,满堂
窜,要多狼狈有多狼狈,然而更狼狈的是没
站出来劝架,这特么就很尴尬了。
不劝架也就罢了,这群家伙还跟着瞎起哄,王大首领表示这届小弟有点难带。
其实也不能怪其他兄弟无,怪只怪王仙芝这次做的确实太不地道。
按照黄巢的原话说就是:“始者共立大誓,横行天下,今独取官赴左军,使此五千余众安所归乎!”
意思很明白,就是老王你自己爽了,那我们呢?当初说好一起共富贵的。
王仙芝此刻也很无奈,特么的老李家这么小气,只赏一个官位,我能怎么办?
看着怒的黄巢和那些起哄的兄弟们,王仙芝怕犯了众怒不好收场,只好拒绝了朝廷的招安委任。
意思就是,我老王绝对不是那种为了个富贵就抛弃兄弟的
,请各位兄弟们不要误会,我!王仙芝!愿与众位兄弟们同甘共苦,为了兄弟两肋
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然后让把蕲州城虐了一遍,怎么虐?三个字,烧、杀、抢。
据说蕲州城的百姓至少有一半被杀,另一半则被驱逐出城,无家可归。
用整个蕲州城的财富安抚好诸位兄弟后,老王表示以后大家还是好兄弟,应当同心协力,再创辉煌。
其他怎么想的不知道,但黄巢明显不同意王仙芝的话,当场提出了分家。
想想也是,做大哥的大庭广众之下被二弟给揍了,这种事有哪个大哥会不在意的?就算王仙芝当场给他诅咒发誓保证不记仇,黄巢也是不敢相信的。
所以分家是最好的选择,好在王仙芝好像也乐见于黄巢离开,倒没有多做阻拦和挽留,分家的事进行的很顺利,五千核心部队一分为二。
三千跟着王仙芝,两千跟着黄巢,然后兄弟两就此别过,约定再见依旧是朋友。
王仙芝之所以这么轻易地就答应黄巢,除了因为被揍后伤了感和脸面外,最大的原因还是招安的事。
感和脸面不难理解,换成谁都会有心结,作为一个首领大哥,被手下给揍了,然后这个手下还天天在眼皮底下晃,换成是你,你膈应不膈应?
至于为什么说招安是最大的原因?因为王仙芝一直都没有对这事死心。
这点从他放走了裴偓和那个中使的事就能看出一二,原因无他,给朝廷留个台阶,不至于撕脸。
还有王镣,王镣他倒是没放走,但也没杀,就这么留着,为何?因为王镣是一个重要的质。
有了他就可以跟王大相公讨价还价,有了这个,就代表着以后一切皆有可能。
而黄巢则是个阻碍,既然他主动要离开,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王仙芝不得他快点走呢!
兄弟俩分道扬镳后,王仙芝去打鄂州,黄巢则去攻郓州,也许是黄巢的怒气值太高,一不小心就把节度使薛崇给死了。
唉!悲催的老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