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命运游戏之帝国崛起 > 162 一路平推

162 一路平推

一战之后直接被封王了!

清国京师封出来的王跟唐鸿志自立的王可不是一个概念,这代表了正统

不过正统这玩意有时候很好用,有的时候却如同肋,比如说现在的唐鸿志,就看不上正统。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他已经拥有足以碾压对手的军队,是否正统有意义么?

京师之后,正统自然可以被夺过来!

正统其实就是天下的一种认可。

主要是来自社会英层次的认可。

虽说社会运转依靠的是占据多数的普通,但无论在哪个时代,真正能发出巨大能量影响到国家意志的,还是社会的英层次。

每个时代的社会英群体都不同,他们直接或间接掌握着大多数普通的生计甚至直接管控着部分普通,因此,社会英群体就代表了民间的舆论基础。

这也是历史上明朝后期东林党明明没有一兵一卒,却把控朝政的原因。

他们就代表了当时的社会英群体,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明末的东林党想要黑谁谁的名声就会臭大街,甚至包括皇帝!

这就很可怕了,除了皇帝外,那个时代的大物谁不想给自己博取一个好名声?

权势滔天的魏忠贤,还不是在努力用自己的权势在乡间推广自己的祠堂?

即便如此,魏忠贤还是被东林党黑成狗……

虽说魏忠贤很多事做的不地道,但比起当时的东林党,魏忠贤算是能实事的才了……

在封建时代,舆论就是被掌握在社会英群体的。

他们有可能是贵族,有可能是世家门阀,也有可能是乡绅氏族,偶尔也会出现几个牛比的皇帝掌控舆论。

舆论也就是民意的重要体现方式。

当大多数都认为这个能成为天下共主的时候,这个自然可以传檄而定天下。

当大多数都觉得这势力是异族侵时,即便军威强盛,也会遭到顽强的抵抗。

明末清初的清军就是没有正统的典型代表,所以清军才需要举起屠刀,杀得血流成河滚滚,将削减了三分之二往上!

如此一来,敢说话的都死绝了,剩下的都是被吓胆的‘顺民’……

都死光了,舆论自然也就没了,民意更是成为掌权者的玩物。

因此,每一次异族侵之所以要大屠杀,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统,不被大多数认同,所以只能把大多数给屠成少数……

正常来说,作为不是这个世界的唐鸿志也缺乏正统,但命运游戏规则很显然考虑到了这一点,把唐鸿志投放到了饱受民族阶级压迫,面孔一样的地区。

因此,唐鸿志可以轻松把自己塑造成汉的英雄,解放占据多数的汉

这也就代表了唐鸿志拥有了获取正统的便捷通道!

由于清国旗和汉的阶级割裂,清国的正统是靠征服和役获取的,这种正统自然也可以通过武力剥夺。

现在,八旗劲旅的神话被唐鸿志踩在了脚底下,天下的心思自然也就活络了。

这可不是那些底层的汉观念。

一个农能代表什么民意?

无论是谁解放他们,都会被他们当成救世主……

但那些汉英阶层就不同了,他们看到的更多,看的也更远。

大清最牛的地方在于武力和到乡的旗武士制度。

现在旗武士被唐鸿志的汉军打的一溃千里,死伤枕籍,汉英阶层心里自然也就变得热烈起来。

不管怎么说,汉当皇帝终归比旗当皇帝更加符合汉英阶层的心里预期。

然而,唐鸿志的汉军还差了点。

这一战的胜利是建立在野战上的,清军野战打不过还可以依靠坚城防守。

从关外到京师一路上有大量坚城险关,光是一个山海关就足够坚挺。

清国也是拿出了拼命的架势,从全国搜罗锐布防在山海关一代,无论唐鸿志是否同意和谈,清国都不会停止自己的动作。

不出意外的,唐鸿志把清国使者给赶了回去。

面对山海雄关,光靠机枪和手榴弹还有所不足。

毕竟山海关上的固定要塞炮的程已经超过了步枪和机枪。

于是,唐鸿志花费剩下的100枚命运币,兑换了百门75毫米速炮!

当山海关被75毫米速炮的大威力榴弹淹没的时候,这场战争的结局已定。

汉军在外看来最后一个短板被弥补!

从山海关沦陷开始,康麻子大帝就开始准备京师撤离的问题。

向金陵城撤退!

事实证明,康麻子大帝的举措是正确的,在速炮的坏力之下,没有一座坚城能挡得住。

很多时候汉军步兵还没等发起冲锋,城内的清军就被炸的高举白旗……

对于还停留在实心铁弹上的清军而言,能炸的开花弹已经很可怕了,被黄色炸药装填的速炮榴弹那就是地狱一般的大杀器。

一炮下去已经不是死多少的问题,而是城墙塌陷多少的问题……

机枪火炮外加远距离后膛枪,清军一败再败,到最后哪怕是最勇敢的清国图鲁勇士都不敢跟汉军正面作战。

至于游击战,对于数少,没有民心的旗士兵而言,那纯粹是作死。

正面战场的溃败就意味着清国统治根基的结束。

汉军推进的速度不再取决于清军的抵抗,而是汉王幕府对地方的控制速度。

山海关沦陷后半个多月,清国原本的政治中心京师不发一枪举城迎降。

因为城内的旗兵都早已撤离,剩下的歪瓜裂枣根本没有抵抗的意志力。

随后,唐鸿志停止了扩张的步伐,在京师正式登基称帝,建立大汉帝国。

大汉帝国没有设立宰相,而是采用内阁制度。

内阁下设各个部,统管各方面政务。

唐鸿志不计前嫌,任用了大群前清汉官僚,快速完善建立了大汉帝国的朝廷政权。

这么一耽搁,清国总算在金陵城站稳了脚跟。

然而,康麻子大帝却没有把清军主力用来布防汉军进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