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盖世双谐 > 第十八章 路遇“斩仙刀”

第十八章 路遇“斩仙刀”

在冯家庄的客店住了一晚后,孙亦谐和黄东来便匆匆启程,继续往那西南方向赶路。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第二,他们便由兖州来到了济宁。

济宁这个地方呢,在朙太祖元年的时候还是“府”,兖州当时便隶属于济宁府,但后来太祖封了自己的第十子为鲁王,藩兖州,所以又把兖州升为了府,而济宁降为了州。

反正这俩地儿就是紧挨着彼此,行政上谁套谁都行,这个您翻翻地图就明白咱就不多嚼磨了。

此处还是得说说这个“鲁王”。

您可别误会了,朙太祖亲自封的那个鲁王,跟咱眼下要提的那位还活着鲁王……可不是一个,这两差了得有三百来年了。

“鲁”,是封号。

皇帝封藩王,基本都是按照地名来封(大多朝代如此,也有例外,比如宋朝有用祥瑞字命名),封地在山东的就叫鲁王,在四川的就叫蜀王,在辽东的就叫辽王;也有直接用郡县的名字来命名的,比如什么淮南王、陈留王……

这亲王的封号,是可以世袭的,一般由嫡长子继承。

也就是说,鲁王的世子继他的位之后还是叫鲁王,只要这一脉香火一直没断,那“鲁王”就一直存在,只不过叫这个封号的可能已经换了几十个了。

那么类似“鲁荒王”、“鲁哀王”这样的名字又是怎么回事呢?

那些,都是死才有的名字,他们名字当中的那个字是“谥号”,谥号是死了之后别根据这个生平的德行或遭遇总结的,什么“文武成光”、“桀纣幽炀”……这些字都是死后才加上去的,活着的时候可没有。

你要是敢管一个活着的王爷叫鲁炀王,那他大概率当场就把你给炀了。

综上所述,咱这个故事里的鲁王,是没有中间那个字儿的,他儿子朱爀就更没有了。

如果将来朱爀能正式继鲁王的位,那他死后可能真能得个“荒”字儿,不过这个“如果”会不会发生,我相信各位看官心里也有数……

咱还是说回这位鲁王,此姓朱名桤,今年已经七十有三,按俗话说,正“活在坎儿上”呢。

看到这儿可能又有要说了,怎么您这书里老朱家的后全都是单名儿啊?这不合明朝的礼制啊。

这我就得回您一句了,我这书写的是某平行宇宙的大朙,不是咱们熟知的大明。

我知道在大明只有朱元璋自己那二十六个儿子是单名,且全部都是木字旁;我也知道鲁王家应该是按照“肇泰阳当健,观颐寿以弘,振举希兼达,康庄遇本宁”这二十个字辈,结合“火土金水木”的偏旁字来循环排字命名的。

但每次写个老朱家的就得查着字辈起名儿……这不太麻烦了吗?我他喵的又不是王爷,我那心嘛?

所以咱这书里的大朙,“二十字辈”的规矩就不存在了,保留一下火土金水木的规矩意思意思得了。

言归正传……

鲁王朱桤和当今皇上朱杝乃是同辈,不过年纪差了有二十多岁。

朱桤这,这辈子算是活开了——他命好,嫡长子嘛。

大朙亲王那个认嫡不认庶的规矩,让嫡子和庶子的命运变得天差地别。

朱桤他哪怕再怎么不上进,也不用担心今后的生计问题,所以,他这一辈子……除了吃喝玩乐,几乎就没别的。

当然了,你也不能说他这有多不堪,若换了你……要是从懂事起就知道自己这一辈子都已经财务自由了,那你还会努力吗?

反正我不会。

因为我和在座的各位一样,即使现在没有财务自由,我也不是很努力。

还说朱桤,他这七十多年,浑浑噩噩的也就这么过来了,要说这些年里有什么让他过心的事,那应该就是——四十八岁以前,他只有儿,没有“儿子”。

这事儿,在王爷家可是大事,因为亲王的位置是传男不传的,即便是嫡出的儿也只能继承他部分的封地和一个郡主的封号,剩下的封地和王府若是没有儿子来继承,朝廷便要收回。

然而,朱桤娶了那么多妻妾,偏就那么巧,全都生了儿。

又由于朱桤在非常小的年纪就开始纵酒色,所以在四十岁之后,他就完全失去生育能力了,按咱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育。

于是,在朱桤四十到四十六岁期间,他所有夫们都没再怀上过孩子,这不用说朱桤也该明白……肯定是他自己出问题了。

没成想,朱桤四十七岁那年,他那位比他小十几岁的三姨太,居然又成功怀上了。

怎么怀上的呢?那您可以参考传统相声《拴娃娃》。

像这种腌臜的传统艺术段落,我就不在这里细述了,因为咱这本书显然处于一种更加腌臜的境界。

那朱桤呢……也不傻,他自然也十分怀疑这孩子不是自己的。

但是,一来他没有证据证明三姨太与外有染,二来那时的对不育也没有充分的认识,多少还是会抱着些侥幸心理。

因此,这事儿他就暂且先装了个糊涂……

一直到了三姨太产子那天,朱桤站在房外等了几个时辰,终于等来一声啼哭。

产婆把孩子抱出来给他一看,嘿,男孩儿,而且跟他长得还确有几分相似。

朱桤一琢磨:难道真是老天有眼,让我老来(那时候的寿命短,四十八岁早就称老夫了)得子?

那天,他把孩子给了娘后,便立刻命将三姨太勒死,悄悄埋了。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这什么逻辑呢?

很简单:他有的是姨太太,杀掉一个,他并不会觉得有多心疼,但反之,若他让这个可能给他戴了绿帽子的活着,却会让他继续怀疑、纠结、憋屈……

所以,纵然他无法确认三姨太有没有偷,他也宁可错杀,不愿错放。

而对孩子呢,他就是另一种标准了……

虽然他同样不能确定孩子是不是他的,但孩子他可以先留着,等那娃长大一些,看到底像不像自己,再做定夺,要尽可能避免错杀。

双标吗?恶毒吗?冷酷吗?

没错,但这就是真实的,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环境下,你可能也会有和他一样的逻辑。

长话短说,一晃眼,七年过去。

当年三姨太产下的男婴,即朱爀,一直就被寄养在朱桤的正妻那里,几乎足不出户,也不见生,王府上下对这个孩子的存在也都缄不言。

这……就是做好了两手准备:第一手,如果朱爀长大了真得像朱桤,那他就顺理成章地宣布这个是他正妻所生的嫡长子;第二手,如果朱爀长大了跟朱桤一点儿都不像,那就宰了,就当王府里从来没有过这么个

朱爀的运气不错,虽然他和朱桤没有半点血缘关系,但他莫名就是长得跟朱桤小时候很像。

朱桤看着朱爀一年年长大,还真像自己,渐渐的也就相信了这真的就是自己的儿子。

到这时,他的内心才对当年的三姨太有了那么一丢丢的歉意,当然……也只是一丢丢罢了。

总而言之,至朱爀七岁那年,朱桤才突然对外正式宣布自己有儿子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