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光羡谈宣发之前,李谦给银河视频的陈海打了个电话,问他要了一份《大白鲨》的详细数据,
400万的有效点击,其中330万会员账号,70万单独付费账号。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按最保守的,全国也有四百万看过《大白鲨》这部电影。
而这还是四百万网民,也是电影院消费的主力。
而且经过数据分析,400万账号里,至少完整地进行了二次观看的次数,达到了近300万次。
就算300万完整观看的次里有100万二刷,100万三刷,那也至少还有100万
是把账号借给了其他
。
也就是说,有五百万电影院消费的主力群,看过《大白鲨》。
一张电影票30块,五百万就是1.5个亿。
当然,账不是这么算的,有会员的都免费看,又不花钱。
但是70万付费账号,那可是实打实的。
能花5块钱在网上看一部电影的,想必不会吝啬花二三十块钱去电影院体验更好的视觉效果。
虽然李谦是一个大银幕新,但是两部网大好歹也积累了一部分观众。
可能这些观众会观望,毕竟谁都知道院线电影和网大不是一回事。
但是只要碑起来了,这五百万
里,能有多少
走进电影院,就很可观了。
要知道,这可是五百万网民!
很多演电视剧的明星大火之后,转拍电影空有名气却没有丝毫票房号召力,很大程度就是因为电影和电视剧的受众不一样。
这五百万潜在的观众,再加上对自己电影的自信,就是李谦最大的信心来源。
其他事光羡会搞定,那么大一个公司,也值得李谦去相信。
而且,李谦丝毫不怀疑对方对这部电影的看重程度,可以说不会比自己这个导演低。
接下来,李谦就可以完全投到电影的制作之中了。
回到工作室机房,一台二手胶片剪辑台已经买来了,这是从一家制片厂收来的。
看着这个陌生的机器,郭凡又是好奇又是疑惑,“老大,胶片剪辑台麻烦了,怎么不先做胶转磁,这样也好剪一点。”
“做胶转磁也要花时间,来来回回的时间、钱、力,也麻烦,而且粗剪和复剪已经边拍的时候剪辑师已经剪完了,就剩最后的
剪和综合剪。”
李谦摆弄了一下剪辑台,这玩意上学的时候用过,现在看着还有些亲切。
拿着用来剪辑的样片,凑在灯光下看了看,非常清楚,就是有点费眼睛。
好莱坞早期的剪辑师没有男的,都是
的。
检查了一下样片,李谦对他们俩说道,“你们也都去忙吧,剪胶片需要绝对安静的环境,就别看着了,你们下一部电影用数字机拍,暂时也用不着,而且胶片剪辑不是一时半会能看会,希望等我剪完片子,也能看到你们的剧本。”
两也知道自己半桶水,这个胶片剪辑台都不会用,于是也出去了,他们也要准备自己的电影了,尽快把剧本弄出来。
跟着李谦拍了三部电影,心里也痒痒了。
等他们俩出去,关上门。
缓缓激动的心,让自己平静下来,李谦才开始动手
活。
先把经过粗剪和复剪的样片都仔细看了一遍,在脑子里把整个剧过了两遍,一个个镜
通过怎样的剪辑方式,连成一段段场景,这一段段场景,又怎么构成一个完成的故事。
构思了一个上午,直到下午三点钟,李谦才正式开始动手。
将样片放剪辑台,先记号每一个镜
的编码,方便后期制作。
这个剪辑的样片不是底片,底片是负片,是将来复制电影拷贝的母片,所以必须妥善保管,不能够划伤或损坏,也不可能用来剪辑了。
洗印厂将前期拍摄的胶片进行冲洗的同时,会洗出一份与底片完全相对应的正片用于后期剪辑,这批正片就被称作样片,样片还可以在光照下看清画格中的图像。
剪辑剪辑,顾名思义,就是剪和辑。
剪开又沾上,说起来就是这么简单。
实际作,也是用剪刀,简单粗
。
但是实际上,这是一项无比繁琐的工程,及其考研的的耐心和
细程度。
.......
李谦就这么把自己关在机房里,中午吃饭也在里面吃,在办公室里搭了张小床。
还没到上班的时间李谦就进了机房,晚上工作室都走完了,才回办公室休息。
除了隔几天回去洗个澡,神一点,基本上就不
其他的了。
其他除了了送饭,也不去打扰李谦。
时间进到了十月份,国庆节到来。
不过,国庆长假可没什么电影上映,只有一部古添乐主演的犯罪电影《铁三角》半个月拿到2500万票房。
还有一部刘德桦、陈义迅主演的警匪片《兄弟之生死同盟》同样上映半个月拿下2500万左右的票房。
这种港片,在内地也基本上就是拿个两三千万的票房,个别能卖到四五千万的,大都要大书特书,算是大卖了。
国庆长假,没有别的大片竞争,有的是观众,也只拿到这个票房,充分说明,档期远不如电影本身重要。
当然,对于志在年度票房冠军的电影而言,暑期档和贺岁档肯定有加成,但是普通电影,在哪个档期都是白搭。
观众明的很,想让他们掏钱可没那么容易。
直到十一月一号,之前就炒的沸沸扬扬的《色戒》上映,才引了整个电影行业。
之前在八月份的威尼斯电影节上,《色戒》就已经露过面了,相关消息通过媒体传回国内,那可是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而且电影上映前,各种海报、预告片流出,再加上在电影节上看过电影的媒体们对电影尺度的报道,可是勾起了不少观众的兴趣。
9月份电影也在香江、宝岛上映了,还是完整版,粤东一些观众直接就跑香江看了,那看过的观众就差直接说这是一部涩片了。
上映四天,票房四千万,堪称火
,直接冲着
亿的目标去了。
当然,随着完整版里一些片段的流出,网上的讨论更加火了,随处可见各种求资源的帖子。
当然,汤玮也没少被骂。
李按是奥斯卡得主,国际大导演,少有去骂他。
梁超伟多次获得三大电影节影帝,而且在内地不论是b格还是名气都非常高,骂的也少。
只有汤玮,吸引了大多数火力,成了唯一的受害者。
不过,即便电影市场如此火,李谦依然做着电影的后期。
虽然粗剪和复剪之前已经找剪辑师做好了,不过光是剪辑,李谦也照样花了23天。
紧接着调色、后期特效也做完了,然后是配乐和配音。
11月18号,《生死频率》的所有后期才制作完成,洗印厂也把母片做好,做了个数字拷贝送去光电审核。
......
11月21号,又睡了两天,扫清了疲惫,李谦才正式出关。
再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