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晋击天下 > 第13章 羽林骑

第13章 羽林骑

东晋的中军分为宿卫军和城外守军。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宿卫军驻扎在城内,负责警卫宫廷和京城;城外守军驻屯京郊,作为中央控制的机动部队。

宿卫军分为两卫四军,五营五校。

分为两卫是左卫和右卫,分别归左卫将军和右卫将军统领,负责宫内宿卫;前后左右四军,归四军将军管辖,负责宫门守卫。

两卫四军,合计大概六千,归中护军统领。那赵胤便是担任中护军之职,官阶为右第三品,比起司马珂的右第六品要高得多,自然是不会把司马珂放在眼里。

五营校尉分为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声五营,每营由校尉统领,护卫建康城安全,每营大概两千,都归中领军管辖。

城外守军由镇军将军统领,大概一万多

整个建康城的宿卫军也就不过一万余,而城外守军也不过一万多,也就是整个中军不过两万多

兵力微薄,加上建康城主要依靠天险防御北面,南面只在险要位置筑关卡,没有严密的城墙,这才会导致王敦叛和苏峻之轻而易举的直杀建康宫。

就是这两万多的兵马,兵力微薄,战斗力低下不说,还不是控制在皇帝手上,而是控制在世家豪门手中。严格意义来说,现今的中军,控制在司徒王导手中。

自苏峻之后,庾亮没有脸面待在朝廷中枢,在外掌控荆、江、豫、雍、梁、益六州潘镇重兵,于是形成王导主内,庾亮主外的局面。

潘镇重兵主要掌握在庾亮手中,剩下则在司空郗鉴手中,而中军甚至整个朝廷中枢都掌控在王导手里。

司马衍说的羽林骑,是汉时的编制。

魏和西晋时有设羽林监和营兵,并非纯粹的骑兵,与最初的羽林骑还是有差异的。到了东晋,原本很多编制的兵力都满足不了,就把羽林监的营兵省了,羽林监就是个虚职,有时设,有时不设,目前就处于空缺状态。

但是最初的羽林骑,叫建章营骑,是护卫建章宫的宿卫。

这只羽林骑汉武帝亲自设立和训练的,名义上归光禄勋管辖,实际上在最初是直属武帝控制的,可说是皇帝的亲兵。

司马衍紧紧的盯着司马珂的眼睛,缓声道:“朕欲重设羽林骑,拜皇叔为羽林骑都尉,领羽林监,不知皇叔可否当之?”

不知道当初武帝设立期门兵和羽林骑兵的初衷,是不是因为发现原有的宿卫逐渐不可控,所以增设自己能完全掌控的天子亲兵,但是司马衍此刻提出设立羽林骑的目的却是昭然若揭。

从刚才赵胤的态度可以看出,这位掌控整个宫殿的宿卫军的统领,对小皇帝并不是很尊敬,意味着警卫皇宫的军队非但不受皇帝的控制,甚至还有点监控皇宫的意味。

当年王敦之直取京师畅通无阻,视皇权如无物,令晋元帝司马睿郁郁而终。

司马衍的父亲司马绍,也是27岁便英年早逝,要说是无缘无故的病死,谁也不信。

小皇帝司马衍天资聪颖,虽然他不能预见自己七年之后也会英年早逝,但是数年前的苏峻之让他刻的感觉到,没有自己可掌控的兵权在手,自己便是朝不保夕的傀儡一个。

否则,他也不至于以一个九五至尊之身,对王导诚惶诚恐,给王导的诏书上要写“惶恐”两字,中书省起的诏书,则称“敬问”,朝要亲自迎接。

兵权这个问题,司马睿没能解决,司马绍也无可奈何,司马衍同样眼中是迷雾重重,直到遇到了司马珂。

司马珂的那首壮词和惊艳绝伦的武勇,也激起了这个少年皇帝的血,决定将赌注压在这个小皇叔身上,血拼一把。

司马珂望着司马衍,笑了。

从他降临到这个时代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玩惊心动魄的刺激,一出场就杀了二三十个,然后是冒充宗室,都已经玩到这个份上了,还怕玩一把大的?

司马珂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向司马衍一拜:“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能为陛下效力,便是微臣毕生最大的荣幸,有何不敢!承蒙陛下抬,微臣便是身碎骨,也万死不辞!”

“好!”

司马衍激动得一拍案几,腾身而起,向前紧紧的抓住司马珂的手,激声道:“此乃天赐皇叔于朕,大晋终有救也!”

……

,就在司马珂尚在后院练功时,太极殿内,司马衍却为了他与司徒、太保、始兴郡公王导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司徒王导,琅邪王氏的代表。

东晋建立后,琅邪王氏因拥立司马睿有功,王导录尚书事,领中书监,坐镇朝廷中枢;王导从兄王敦拜大将军,掌控兵权,一内一外,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

后经王敦之,王氏自废武功,导致颍川庾氏借机兴起,琅邪王氏声名一度低迷,但王导仍受司马衍看重。

庾亮引发苏峻叛之后,无脸待在朝廷,专心做潘镇大员,朝堂之内几乎便是王导的天下,司马衍凡大小事均与其商讨。

不过王导一向低调,司马衍曾特许他剑履上殿,朝不趋,赞拜不名,但王导坚决推辞不接受。所以说王导和司马衍君臣两一向和睦,王导尊崇小皇帝司马衍,而司马衍也凡事都参考王导的意见。

发生激烈的争论,这是第一次。

在王导看来,司马珂封永康亭侯也好,拜骑都尉也罢,授尚书郎也行,独独设立羽林骑由司马珂统领这事不妥。

按照司马衍的规划,要设立三百骑的羽林骑,而且要仿照当年汉武帝从六郡选拔良家子的做法,不选士族,专选寒门庶族之勇壮之士之。整个建康城不过一千五六百骑兵,司马衍竟然要设立一只三百的骑兵给一个臭未的宗室公子统领,简直就是儿戏。

其实,这不是重点,更重要的一个信号,那就是亲政的小皇帝,开始要实控建康兵权了。

近年来,琅邪王氏和颍川庾氏争权争得死去活来。苏峻之之后,庾氏退出朝廷中枢,掌控潘镇大权,而王导则中枢执政,掌控朝廷和中央兵权,两家相互制衡。现在小皇帝司马衍要让宗室子弟来统兵,是个不好的开端。虽然司马珂臭未,而且只是统领三百骑兵,无关大局,可是这个可不能开。

要知道,自从衣冠南渡之后,宗室几乎就没怎么统领过兵权了。当年司马宗被定为叛,其实就是御史中丞钟雅的诬告。朝廷派赵胤去捉拿,司马宗被迫率府内一两百侍卫反抗而已,哪里有什么兵力真个反抗。而司马羕的所谓叛,也只是在苏峻叛之时,派夸奖了苏峻一番而已,其实除了府上的侍卫,也没半点兵力。

甚至确切的说,五马渡江之后,宗室几乎就完全是个花瓶。除了司马睿这一支被拥立为皇帝,其他四马都被世家豪门差点废完了。南顿王司马宗和西阳王司马羕不用说;汝南王司马祐的儿子司马统也因司马宗牵连,被废了;彭城王司马纮因为有疯病,早早就被弹劾免官,在家养病,子辈也碌碌无为,基本等于废了。

如今司马衍亲政,恢复三马后的宗籍,这也就罢了。可是司马衍直接让司马珂染指兵权,无论是北方士族,还是南方士族,甚至包括江东豪强,都是不想看到的。

一个软弱无能的傀儡皇帝和朝廷,才是他们想要的,符合各方利益的。

琅邪王氏的大将军王敦两次叛,丝毫不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