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珂府门。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两辆牛车驰来,缓缓的在门前停了下来,从牛车上分别走下来两个峨冠博带、大袖翩翩的青年士子,看起来气度从容,与众不同。
门内的门房早就得到消息,见这两气度不凡,急忙迎了出来。
两走到门
,彬彬有礼的对门房一拱手:“烦请传报,太原孙绰、高阳许洵求见永康亭侯。”
不一会,那门房去而复归,身后跟着一个俊美少年,笼冠青衫,大袖翩翩,却是谢安。
谢安哈哈笑道:“两位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元瑾兄在后厨亲自动手下厨,故命我前来迎接两位。”
孙绰和许洵两,开始没见到司马珂,脸上微微有点尴尬,听到谢安说司马珂居然亲自下厨,顿时脸上露出肃然的神色。
自古君子远庖厨,第一是为了避免杀生,第二也有下厨有失身份的意思在其中。但是司马珂居然亲自下厨,足见对两的重视,两
的脸上也显得恭谨起来。
两笑道:“想不到元瑾公子居然有如此雅兴,果然是个妙
!”
三一向洒脱,平时不喜欢以名爵相称,只叫司马珂元瑾公子。说说笑笑的来到司马府上前厅,依次落座。
陈金和小翠侍立在旁,早已令摆上茶汤和时鲜水果,向两
致歉道:“郎君在后厨之中,不便迎接,还望恕罪。”
孙绰想起什么似的,微微一笑,从怀中掏出一个锦盒,递给陈金道:“初来府上,略备薄礼,不成敬意,还请代君侯收纳。”
陈金见得那锦盒雕饰极其致,知道必然是贵重之物,当即小心翼翼的收了起来。
两见得司马府上待客颇为热
,不再拘束,逐渐放开,畅谈起玄学来。
所谓魏晋玄学,追求洒脱放旷、冷峻玄远、归真自然,故老庄思想和佛教的得谈玄者青睐。更由于时局动
不安,社会黑暗混
,那些士族名
对政治仕途已经绝望,所谓英雄已矣,小
当道,“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悲愤之声遍及魏晋大地,使得玄学成为当时文坛的主流。
也使得,嗑药、喝酒和谈玄,成为主流。
三闲聊了一会,一炷香的功夫之后,陈金走过来,恭声道:“请诸位移步花厅,净手熏香。”
孙绰和许洵对于净手熏香的规矩,并没多少惊讶,听得陈金这般说,知道自己心心念念的美酒即将上桌,顿时变得兴奋起来。
三在花厅门
,净手熏香之后,分别落座两旁。孙绰和许洵年纪大,又是宾客,坐了上首,谢安代主陪客,算是半个主
,坐了下首。
不一会,丝竹声响起,几个婢将老三样吴中风物端了上来:菰菜、莼羹、鲈鱼脍。
名雅士,就
好这般风物,大
吃
、大
啃猪蹄,吃得满嘴油这种事在他们身上是不会出现的。
随后,花厅门一
翩然而
,正是司马珂,落落大方的对三
一揖:“让诸位久等,甚为抱歉!”
孙绰和许洵也急忙起身见礼。
寒暄一阵之后,司马珂坐到正中主位,轻轻一拍掌,几名婢便端着托盘走了进来。
托盘里装的,正是清炒豆芽和水煮豆腐,轻轻的放到了四的案几上。
孙绰和许洵当时两眼就直了,满脸震惊的望着司马珂。那一根根如同翡翠一般的豆芽,白如玉的豆腐,在他们眼里,简直就是两盘珍贵美丽的艺术品,对于他们这种
美和风雅的士子来说,完全没有抵抗力。
谢安见到两这般表
,哈哈笑道:“此乃元瑾兄府上之绝无仅有的珍馐,可谓吴中第一风物,两位稍后一试便知。”
听得谢安这般一说,两的胃
被吊起来,脸上期待的神色愈发强烈了。
紧接着,几名婢又端来四壶美酒,正是传说中的瑶池玉
琼浆。将酒壶放到四
的案几上之后,众婢
又依次给四
斟满一樽,那一缕缕酒香在室内弥漫着,令众
肚里的酒虫蠢蠢欲动,只差没流
水了。
司马珂微微一笑,道:“诸位大驾光临,蓬荜生辉,且以薄酒相敬,不成敬意。”
说完率先一饮而尽。
孙绰等早已迫不及待,当即跟着司马珂一饮而尽,只觉喉咙和胃里无比的爽利。孙绰咂了咂嘴,叹道:“好一个蓬荜生辉,元瑾公子果然是个妙
,酒妙,
更妙!”
蓬荜生辉一词,在元代才出现,在司马珂嘴里只是随而出,在孙绰的眼里却是独具匠心。
司马珂倒也不尴尬,哈哈一笑,对三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率先将筷子夹向了豆芽。
孙绰和许洵两,学着司马珂和谢安,先小心翼翼的吃了一
豆芽,那种清脆爽
的感觉,另两
称赞不已;紧接着又夹了一块水煮豆腐,蘸了
酱汁,轻轻的咬了一
,那种
滑香甜的滋味令舌
上的味蕾都舒展开来,差点没咬到舌
。
孙绰忍不住赞叹道:“能与元瑾公子相识,孙某三生有幸也!”
一顿饭,让孙绰早已将那在潘楼的不快和尴尬忘到九霄云外了。
酒过三巡,孙绰便变得脸红耳热起来,狂生姿态尽显,朗声道:“既有好酒,岂可无好诗,元瑾贤弟那写得好壮词,不若再来一首?”
话音未落,谢安和许洵齐声叫好。
司马珂见推脱不得,只得笑道:“既然如此,我便抛砖引玉,先做一首拙诗。”
三又是一愣,却听许洵叹道:“好一个抛砖引玉,元瑾贤弟真是妙语连连!”
司马珂不觉又尴尬起来,后世成语千千万,鬼知道那个成语在东晋前,那个成语在东晋后,动不动就是妙语……妙语连珠这个成语也是出自苏轼,许洵只会用妙语连连。
司马珂当下也不客气,让陈金端来笔墨纸砚,就在陈金磨墨之际,思索了一会,心已有了主意。
蔡侯纸缓缓的摊开,司马珂饱蘸浓墨。
司马珂的书法,依然很普通,难登大雅之堂。
“弓”。
司马珂写了一个字,顿了一下,找了一下写毛笔字的感觉。
众一看这个“弓”字,便知道司马珂又写的壮诗,齐齐屏住呼吸,望向那纸面。
“弓背霞明剑照霜”。
“秋风走马出建康”。
两句诗一出,三忍不住叫好。
司马珂能文能武,善骑,陛下亲赐宝弓。这两句诗勾勒出一个背负长弓、腰悬长剑,在秋风中策马驰骋的英俊少年模样,似乎就专为司马珂写的一般。
“未收天子中原地”。
“不拟回望故乡”。
最后两句诗一出,全场雅雀无声。
许久,孙绰才忍不住叹道:“好一首壮词!谁言‘时无英雄’‘,元谨必当为当世第一英雄!’”
此时此刻,孙绰隐然成了司马珂的铁。
青春年少、能写诗、善骑,最要命的是还俊得不像话,这几个条件已经满足了
漫风流的士子心目中关于英雄的全部幻想的特征。
一旁的许洵和谢安也叹道:“元谨非抛砖引玉,而是抛玉挡砖也。此诗一出,我等岂敢再落笔……”
司马珂微微一笑,在标题处加上“少年行.赠孙绰”。
这一刻,孙绰彻底对司马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