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晋击天下 > 第242章 万民敬仰

第242章 万民敬仰

公元338年,咸康四年。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一年,苻坚出生。

这一年,拓跋部首领什翼犍建立代国政权,即代王位,建都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设官分职,制定刑法,国家机构逐步完备,代国逐渐强大起来。

这一年,后赵在对前燕的战争之中,屡屡受挫。曾经被司马珂打得灰土脸的少年冉闵终于大放异彩,在对前燕的昌黎大战,后赵诸军尽溃,唯游击将军冉闵三千汉军独全。

这一年,前燕慕容皝尽得段辽之众,灭段辽,也益强大。

这一年,蜀中之地正式回归大晋版图,司马珂派周抚镇蜀地。

……

早在司马珂回师京的数月之前,建康城便已得知司马珂攻占成都之事,再一次朝野震动。

对于孙绰等名士来说,又是一通大书特书,为司马珂歌功颂德的机会。

而对于建康城中的百姓和士民来说,他们听了太多的关于这个少年宗室的传说,很多事迹已经由传说变成了传奇,又增加了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且对于江南的百姓来说,有这么一个百战百胜的神将在,就不用担心胡虏南下劫掠的事,心中也颇为安心。

经过壬辰诏书推广之后,百姓手中虽然良田不多,但是都有了自己的山地,可以栽种土豆和红薯,至少可以填饱肚子,很多已经觉得很满足了,唯一担心的便是胡虏南下,坏这难得的安定和满足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司马珂的声望,在黔首和士民之间,已是如中天。

只是,在这个时期,东晋占主导的势力还是士族。

对于司马珂攻取川蜀之事,南北士族并非全部为其唱赞歌。

以陆玩为首江东士族,以及与司马珂好的士族诸如褚氏、谢氏、纪氏、荀氏等士族自然是欢欣鼓舞。

但是还是有大部分北方士族,认为司马珂的声望过高,功劳太大,便将难以控制,迟早会打朝廷之中难得的和谐局势。

更有甚者,提出司马珂功高震主,必然成为大患,应削其兵权。

只是,郗鉴、何充和陆玩等三公,乃至小皇帝司马衍,都是偏向司马珂的,这些北方士族纵然心中有各种意见,终究搬不到台面上去。

司马珂回师京的路上时,司马衍和郗鉴,在为大晋收复益州而欣喜的同时,也在为他的封赏而疼。

收复蜀中之地,如同开疆拓土,不可不封。幸得三公早就留了一手,司马珂的王爵便从县王晋升到郡王,恢复了其祖父司马羕时期的西阳郡王的封爵。

而对于司马珂的官职,司马衍的意思原本是想拜其为大司马,都督中外军事,但是又遭到了三公的反对。三公的意见是加爵不加官。

原因只有一个,司马珂升迁得太快了,若不悠着点封赏,便会出现无爵可晋,无官可加的局面。

司马衍终究感觉只升爵位差了点什么,又追赐司马珂班剑四十的待遇。

所谓班剑,就是手持装饰华美的武士,跟随在身后,而在晋时还持的是木剑,主要是用来显摆排场,以示荣耀。班剑武士,主要赏赐有功之臣。

在回师途中,接到朝廷诏令的司马珂,回书拒绝了班剑四十的待遇,那玩意虽然能装,但是对于他来说,就是个累赘,毫无意义。而且过于张扬,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在朝廷对他封赏之后,他也照例对此战的功臣之将,予以请功封赏。

桓温由都亭侯晋封为都乡侯,食邑八百户。

晋封虞啸父为舒县子。

晋封顾会为广阳子。

晋封殷浩为乌程伯。

晋封李颜为丘县伯。

其余有功将士,皆予以封赏。

………………

司马珂率舟师顺江而下,进荆州之后,看到的则是一片繁华的景象。

江南之地,到处都是绿油油的一片,除了栽种在良田里的水稻,更多的是绿色则是土豆苗和红薯苗。

经过一年三季的栽种和推广,老百姓更喜欢种植土豆和红薯,原本作为主粮的水稻反而沦落为次要农作物。

没办法,土豆和红薯的产量实在太高了。

这两种农作物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来说,简直就是天赐的救命之物。而且由于土豆比起红薯更适合作为主粮,所以种植土豆的更多一些。

土豆生长期短,一年能种三季,对土地的要求也不高,平地能种,山上也能种,更重要的是产量高,一亩地,就算打理得不好能产五六千斤土豆,而水稻则只不过百余斤。

若是遇到大旱,水稻的产量则更少甚至颗粒无收,而土豆抗旱远远强于小麦。算起来即便是风调雨顺之年,种水稻一亩地一年的收成才一百三四十斤,而种土豆一年能产两万斤,简直就是天差地远。

按照司马珂的说法,现在的百姓生活富裕了,很多百姓都一天吃三顿了,早上吃烤红薯,中午吃土豆,晚上吃马铃薯,很多晚上还要来一顿洋芋做宵夜。

不过这只是司马珂的说法,土豆在这个时代统一被称为仙豆,而红薯被称为仙薯。

只有那些稍稍有点家底的百姓,才会用稻米用来搭配和调整食物结构,而对于大部分普通百姓来说都是吃几天土豆和红薯,才偶尔吃一顿米饭来改变食物的单一

总体来说,除了那些天生懒惰的二流子,江南之地绝大部分的百姓,肚子的问题还是解决了。

仅此一项,司马珂的声望便在民间,便如同神一般的存在。

………………

回到京之后,凯旋的北府神策军,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谢尚、夏侯长等亲率数万将士在京迎接西征归来的舟师。

一时之间,整个京都沸腾了起来,既为了迎接自家的儿郎大胜归来,更为了迎接那被京之民奉若神明的西阳郡王、大将军司马珂。

之地,乃北面流聚居最多之地,这些被迫背井离乡的流民,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回归故地,北伐的呼声极高。

然而,东晋朝廷偏安江南,那些北方士族也在江南扎根,安享富贵,很少有真心实意的想北伐。即使有,也是孤掌难鸣。

自祖逖北伐失败之后,北伐便只是个政治正确的号而已,再也没有真正能横空出世,强势北上。直到司马珂出现,京之民才真正看到了希望。

皆知,西征既是为北伐解除后顾之忧,也是为北伐练兵。北伐之后,便是西征。

如今,他们心目中的战神司马珂果然仅仅花数月的时间,便打下了成汉,不但解决了后北伐的后顾之忧,而且再一次证明其攻无不胜、战无不克的神将之姿,叫京百姓如何不欢欣鼓舞。

数以万计的军民,齐齐挤在京,一个个翘首朝西北方向望去,满脸焦急的神色。

终于水天之际,涌起一片黑影,如同乌云一般,漫江而来。

“来了!”

附近的群,顿时发出一阵欢呼声。

随后,黑压压的一片船只,伴随着如同滚雷一般的划水声,顺江而来很快便遮蔽了整个江面,往京而来。

呜呜呜~

上的晋军,在谢尚和夏侯长的号令下,率先吹响了号角声,那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