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伍嘉塘。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刘家虽已分成两户,但只体现在户本上,依旧合住在祖传的大宅里。
家里的许多佣工,都在白天打发回家了。
待得三更时分,刘同升摸黑出门,包括小孩在内,他身后跟着二十六!
不论男,皆带着细软离开。
刘同升已经四十九岁,但身体还比较强壮。
历史上,他考中状元,崇祯问其年龄,回答说五十一。崇祯赞叹道:“你长得像个少年!”
刘同升自己背着三十多斤银子,他的兄弟和子侄辈,同样背着银子。
一家二十多,摸黑来到小河边,中途刘同升还摔了一跤。
河边早就备好船只,由于害怕掉进水里,登船时只能点亮灯笼。从小河驶同江,又从同江驶
赣江,天明时分,已经出了吉水县地界。
分田之后,他们家还剩400多亩地,现在不要了!
他们家还有2000多石粮食,也不要了!
甚至,家里还有些银子,实在是拿不动,也都不要了!
放弃一切,举家逃离吉水,只因他们看不到希望,觉得在赵瀚的地盘过得憋屈。
历史上的刘同升,满清刚攻江西,离吉水县还远着呢。他就抛下土地,举家搬去福建,然后捐出财产募兵抗清。
也算是抗清志士。
赵瀚强行分田,刘同升为保家族,暂时可以选择忍耐,但有些事他不能忍。
其一,不准蓄。即便可以有佣
,但哪像以前方便使唤?而且不准雇童工,十二岁以下的仆僮也没了。
其二,不准纳妾。这个法令没有强制执行,只在小妾报官的时候,官府才会出面制止。
虽然严格遵照了《大明律》,但刘同升心里很不爽。要是啥都按《大明律》来搞,那士绅的子就没法过了。
《大明律》非但禁止平民蓄,还不准地主役使佃户抬轿呢。
如果说,前面两项都能容忍,那刘同升最不能容忍的,便是赵瀚极其不尊重才!
刘同升不但八做得好,而且琴棋书画样样
通,他甚至研究过兵书和术数。
可投奔赵瀚之后,只给刘同升两个选择。
一是在总兵府做普通文职,二是下乡去协助农会分田。
刘同升先是选择做文职,了几天就不耐烦,因为那是文吏的工作。他堂堂举
,居然被扔去做刀笔吏,而且还是最普通的刀笔吏。
接着,刘同升申请下乡分田,这次只坚持了一天。
他以为自己是去指挥分田的,结果到了田间地,居然要亲自下田丈量。这已经不是文吏,而是皂吏的工作。
皂吏是什么?
是贱役,形同贱籍,儿孙不能参加科举!
前后两份工作,刘同升感受到莫大的侮辱。
他的一位举朋友,为了攀附反贼,倒是积极参与分田,还因此
格提拔为镇长。
可镇长算什么鬼东西?
庐陵县有八个镇,吉水县有七个镇。那吉水县的镇长,相当于七分之一个县令?
这种乡野官职,给刘同升他都不当!
更可气的是,那位举朋友,就因为睡了一个
,现在居然被抓起来等待审判。
刘同升的弟弟,把庶出嫁给总兵府的官员,想要借此获得总兵府的照顾。
可跟大族联姻的总兵府官员,竟被赵瀚全部降职调用,完全不给士绅留一点空间。
如此种种,倒行逆施,让刘同升恶痛绝。
他宁愿不要土地,不要粮食,只带着银子跑路,也坚决不在赵瀚的治下过子。
刘同升站在船,眺望两岸的春
美景,感觉是那样的畅快,仿佛脱离牢笼的自由鸟儿。
至于田野之间,衣衫褴褛、辛勤劳作的农民,已自动成为美景之中的一个点缀。
……
总兵府。
萧焕进来报告说:“总镇,已经举家逃走好十几户士绅,咱们不可能整天派监视。”
“为何要监视?”
赵瀚笑道:“让他们走,留下的土地、房屋和钱粮充公,我还缺他们那几家士绅?”
李邦华默然无语,士绅果然离心离德了,他做的许多努力都付之东流。
赵瀚却轻松无比,笑着说:“李先生,他们应该不是因为邹家而逃走的吧?”
“不是,”李邦华说道,“是总兵府的联姻官员被降职,还让读书从低级官员做起,这才绝望而走的。”
赵瀚叹息道:“真正愿意做事的,我又哪里亏待过?就说那举王元禄,分田时稍微卖力,就升他去做镇长,比普通士子晋升快无数倍。我甚至都想好了,一旦拿下泰和县,便提拔此
为泰和知县,算是为士绅子弟树立楷模。谁知此
烂泥扶不上墙,竟然醉酒强
宣教员!”
李邦华摇说:“你觉得镇长是官,他们却觉得镇长是吏。”
“连一个镇都不愿管,我敢让他们去管一个县?”赵瀚笑着说,“反正底层士子无数,我也不缺读书,士绅子弟想跑就跑吧。”
李邦华不想讨论这个话题,就像赵瀚所说的那样,江西底层士子无数,还真的不缺读书!
跑了一个士绅子弟,就有十个贫寒士子站出,多少穷困读书等着做官呢。
大户出身的举、秀才,看不上镇长职务?
但让贫寒士子做镇长,别提有多高兴,工作积极就不一样。
突然之间,李邦华彻底想通了。
底层农民是根基,贫寒士子是骨,似乎还真没士绅什么事儿。
“何时出兵安福县?”李邦华问道。
“不着急,”赵瀚说道,“至少得等春耕结束,不能耽误了农时。”
李邦华说道:“总镇从袁州带回好几千,一直等着安置呢。”
赵瀚摇道:“那些
不分田,都是工匠,根本就不懂耕种。你选一户最老实的士绅,再加上你的侄子家,我给你们每家一座高岭土矿山。当然,矿山是要花钱买的,那些烧窑工就在矿山附近定居,今后靠烧窑做工来养活家
。记住,莫要苛待工匠,我会派
组建工会。”
“我侄子家,就不用给矿山了,我另选两户士绅即可。”李邦华不愿惹来非议。
这也算拉拢少数听话的士绅,让他们能够开设工厂赚钱。
至于制弓匠,田有年已在筹建兵器所,那玩意儿必须官方来管理。
李邦华突然说:“让我去练兵吧,我实在不想搞政务了。”
这位也很心累。
赵瀚笑道:“也行,不过不是练兵,而是搭建军政框架。正兵(脱产士兵)多少,农兵多少,如何招募,如何训练,如何发饷,如何调运粮,如何制造、订购军械装备……这些,都
给李先生了,我把田有年调来做李先生的副手。”
一直以来,赵瀚的军队都不成系统,或者说军事系统不完备,李邦华绝对能胜任此职。
至于李邦华本,他是在避嫌,主动脱离政务系统,跑去军务那边打转,免得被
当做吉水派的党魁。
送走李邦华,费纯高高兴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