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重生之工业狂潮 > 第二十二章 真.设备安装

第二十二章 真.设备安装

第二十二章 真.设备安装

10月23,陈立春带着老尹等一帮到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来了三十多位,租了个中车一起过来的,一水大老爷们,年龄两极分化,老的五六十岁,小的跟陈立东差不多。

先安排住,宿舍刚装修没法住,就安排到镇招待所,陈立春和陈丽英俩打点。

然后回来签订劳动合同,领取劳保用品,发放工资福利。

这个月还剩几天,每发180。工资标准是,年轻的每月基本工资500,老师傅们800,现在也发下去,然后下个月底根据出勤、工作完成况发绩效。

小伙子们拿到680,心理上就没有来乡下的发配感了。

10月24,张兵也到了,带来了更加细化的图纸。总图,分车间图、设备安装图、起重设备图、轨道安装图,各种资料,王志勇抱下了一大箱,看来这几天张兵也没闲着。

到位了,那就开

车间里地面混凝土施工已经完毕,不过是有承重的地方挖开了重新浇筑承台,正在养生。屋顶已经安装完毕,窗户啥的等设备弄好后封闭。

在车间里,库房的位置,设立了指挥部。先由张兵讲图纸,这个机加工项目设计,张兵从顶到尾盯了下来,讲设计、讲安装、讲注意事项,是道,根本就是个老工程。

现场有啥设备先摆啥设备。安装顺序基本是先上后下,最先安装的就是天车。天车运行起来也方便安装重型设备,一起到位的还有叉车等装载设备。

陈立春全程盯在现场,老师傅带新兵,正好学手艺。

陈立东也没闲着,专门要了一台卡车,出去转一圈,从系统里兑换出设备,再运到车间来。

设计科学、手齐备、组织严密,安装进度就比较快。费事、麻烦的还是一些管线、五金件等系统里没法兑换的配件,只能由师傅们列单子,陈立东、陈立伟安排去采购。有些配件还要在车间里进行加工,弄成适合的尺寸。

霜降已经过了,车间的角落上了一座燃煤锅炉,车间内隔几米位置就是一组暖气片,半夜冷的时候就把锅炉启动起来,大家每天工作都在十个多小时,有的工段经常加班到夜。

到10月30,除了炼钢车间,其他车间的设备已经安装完毕。车削车间的设备已经启用,为其他车间生产配件了。

因为没有金币,炼钢用的电炉等成套设备,陈立东还买不起。那就先不做炼钢,从外边采购材、管材、板材和坯料,开始生产。

11月1,陈立东运来了加工辊筒的钢板、材,开

一方面,要调试设备,检测设备的稳定、平衡。调制各种淬火、淬火油、混配各种助剂。

另一方面,陈立东也是着急,按照支线任务1提示,必须加快做成一种产品,他拿来辊筒的图纸,先从工艺简单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承重筒做起,下料,剪板,折弯,卷筒,制作轴径,各位老师傅带着徒弟,张兵也在旁边,拿个笔记本,记录调整改进工艺或者增加夹具的一些思路或设想。

陈立东也在旁边,他请老师傅们把手下的作,尽量用语言讲出来。陈立东跟大家说,手上有绝活的,只要得到公司的认可,那都给奖金。

实际上呢,陈立东是对着老师傅们的作,在系统里边搞研发。现在已经立项的就有十几个,比如:一种加厚金属板切割技术;一种卷板机预弯板材的方法。

老师傅们呢,对一些新机器却作不了,特别是机床作都需要使用电脑,输参数,这就看新兵们了。

大家边调试边学习,老的向小的传授多年传下来的手艺,小的带着老的实验各种设备,陈立东在系统中不断立项新技术:比如一种不锈钢卷板加工矫直装置的使用方法;工件回转式数控切割机加工方法;......

第二天,镇造纸厂需要的几种辊筒样品就制作完成了,陈立东赶紧联系孙旭友送到镇造纸厂检测。

看看系统支线任务:任务1.开发一种适销对路的产品,形成加工、制造这种产品的能力,该产品盈利规模达到1000000.00¥。完成时限100天。奖励:密加工设备1台(套)。惩罚:扣除系统金币1000000个。任务倒计时:距离任务完成时限还有19天。

同时,陈立东还嘱咐各种辊筒样品再加工几套,安排孙旭友带上样品,继续跑镇里和县里其它几家造纸厂,争取签到合同,拿到订单。

11月3,镇纸厂的合同签订了下来,量不大,主要是承重辊、导辊、传送辊,大小不到400根,订单不到30万。当然纸机上用的最多的就几类辊筒,网辊、压纸辊等大型的辊筒,陈立东也做不了。

11月5,孙旭友以及几个新招收的业务员,风尘仆仆赶回来汇总况。共拿到加工订单总计才240万元。

陈立东找了个计算器,大致算了算盈利规模。除去购买各种型材、配件、橡胶胶层和电耗费用,不计算工、设备折旧,距离100万的盈利规模目标,至少还差35万。这35万,至少再接140万的订单。

正在发愁的时候,陈立春带着几个过来,经过介绍,弄明白,几也算慕名而来,谁介绍的呢?镇造纸厂的生产办郑主任。

陈立东赶紧溜出去给郑主任拨了个电话,一听况,暗自大喜,真的是缺啥短啥,想啥来啥。莫非我真乃地球之子、气运加身?这运气,支线任务想不完成都难。

原来在蓟市宁县,正在投资开建一家瓦楞纸厂,选用的大纸机,准备上6条新的造纸生产线。辊筒之类的设备,是从鲁省一家机械厂定做的,当时资金紧张,没有支付定金,谈的是货到付款,也没有约定清楚对方的违约责任。结果,对方迟迟没有发货,怀疑是被其他造纸企业截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胡。

等着也不是办法,在老板的带领下,他们来找孙集镇造纸厂的郑主任,前文说过郑主任曾经在蓟市打过工,搞过造纸,他们几就有郑主任的老同事。

郑主任当然热接待,真心帮忙,给他们推荐了利民厂加工的辊筒陈品,这些也是欣喜若狂,马上就来到这里。

他们的造纸厂属于新建,需要的各种型号辊筒数量还是比较大,在参观完车间后,被那一排排数控机床给震撼了,回就签了个280万的大单,预了百分之三十的定金,盈利规模应该够了。

接下来抓紧加工、送货、催款,陈立东下了死命令,生产、销售、财务一起跟进。不管订单期是哪天,这个月15前所有加工任务齐活,16前送到客户,20前拿到货款。

统计了一下,这批订单需要加工大小辊筒2000根,一天平均加工200根,要了命啊。

其实要放到别的厂子,还真费劲。比如老车床车个轴径得半个小时,而在利民厂,就是上夹具,输指令,数控车床启动,3分钟完事。然后员用吊具把辊筒半成品抓起来,放在输送带上,自动转向下个加工程序。这就是新设备、新工艺的好处。

即使这样,也是每天连轴转,老师傅一天不少于10个小时,小师傅们基本是两班倒,24小时连轴了。陈爸从村里还找来十几个高中、职中毕业的小伙子来打下手。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