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重生之工业狂潮 > 第三十二章 过年(团聚)

第三十二章 过年(团聚)

老尹跟二儿子在家侃大山的时候,燕京尹德茂的家里也有在吹牛。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陈立春和陈立东哥俩在大年前跑到了燕京,提前给那些帮助利民厂建设的朋友们拜年。俩开了一辆金杯面包车,车里放满了滨海县特产的大米、烘的对虾,用礼品箱装着。

“福茂哥,真没跟你吹牛,你们老爷子可是揣了一万多块回的家。我们厂过了初六,初七返岗上班,你要是有时间去我们那儿看看,我们在燕京也有办事员,你要去给我拨个电话,我安排接你。”陈立东对尹福茂说道。

尹福茂却看向了陈立春,幽怨的眼神里好几层意思:你这弟弟靠谱不?上来就挖,不知道强拧的瓜不甜么?

陈立春笑了笑,说的话似乎更不靠谱;“大哥,我们哥俩想上个150t的高频电炉,上连铸连轧,我们自己研发、自己设计,争取两三年内建成投产,你要是去帮我们,也许会快一些。”

尹福茂哭笑不得,“大过年的,你们别逗我了。150t的电炉,全国都没有,好像只有保钢准备上,设备在找进商,你们俩就想自己弄?牛皮也没有这样吹的。”

陈立春有点上火,“大哥,我们和张兵聊过这事儿,不都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吗,先立上项,遇到啥问题就解决啥问题,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你们还是有点谱再来找我吧,我可不想跟你瞎胡闹。”尹福茂现在已经想把哥俩扫地出门了,他可是燕京,北钢第二炼钢厂的技术主管,哪能被这俩小子忽悠住。

“要是我们弄出方案,设备、工艺切实可行,你是不是就可以去帮我们”,陈立东还是不死心,上下两张皮,张三分利,用点激将法,挖走就赚了,挖不动?再想别的法儿呗。

“行行行,你这一套去跟马主任说,他要是同意,我二话不说。”尹德茂也不想啰嗦了,激将也没用,我说不过你们哥俩,总有说得过你们。

“好嘞,咱们就这么说定了。嘿嘿,到时候你就是我们炼钢厂的总经理。大哥,不打扰你了,你休息,这是给侄子的。”陈立东放下个红包,里边装了500,表示个心意,推辞一番,尹德茂替儿子收下了。

从尹德茂家出来,哥俩准备去看马建国。

哥俩在燕京活动的时候,孙集镇这里陈树志也没闲着,镇里有关部门,都送去了年货,按打点,不论级别大小,有一个算一个,20斤猪、20斤鲤鱼,还有几卷挂历,挂历上印的不是帅哥美,而是南陈村利民机修厂车间镜和产品特写,后边印着联系姓名和经销热线。

对喽,就是做的广告,找蓝市劳动报社印刷厂弄的胶印,报社也是新进的机子,印这下挂历,几乎就是报社印刷厂对外的第一笔业务。

这个年代,挂历还是新鲜东西,印工业广告的基本就是老陈家这一份,镇里这些脑脑都有些脉关系,没准哪条线就遇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到商机。比如到市报社印刷厂本来是去印东西,看到车间外拆下来的印刷辊筒后,孙旭友立马就问,这辊筒是修是换,顺手就推销了自己的业务。

到镇里打点,陈树志想带上陈树俭,哥俩一起走动关系,但陈树俭说啥不去。这时他正带着陈立伟摆弄一台二手挖掘机,韩国大宇产的履带式挖掘机,这玩意开沟、平场地就是好使,远处还有一台二手的履带吊,带夯锤的,强夯基础用。这两台施工机械,都是从蓟市东港倒腾过来的。东港这个时候正在成为是北方最大的整车进港,从隐秘渠道(那俩字还是不能打出来,省的被和谐)能进来汽车、摩托车,甚至挖掘机这种二手的非道路移动机械,你只要在国外买得到,就能找到渠道弄到国内,国家缺这些机械设备,有关部门脆闭上一只眼。

这两台机械其实能有八成新,花了100多万,陈立伟正在驾驶室里摆弄手柄,开春就能用上了,场地里已经规划好的铸造车间、二号加工车间都将施工。

而陈树俭关心的是:这么一台大家伙得用不少钢铁吧,这履带是铸铁的,等铸造车间投产咱们家也能生产,得好好研究研究,把这种设备上用到钢铁的配件都弄出来。难以想象,一个当了半辈子农民的,对鼓捣钢铁产生了兴趣。

陈立伟管理的车队已经很有规模,小四、四不像有10多辆,还有10多辆东风挂车,挂车是元亨公司购进的,雇佣的司机。车队有维修工,还有专门的调度,安排出厂产品的运输,还要协调配载的事。陈立伟进行运费核算、检查油耗,还要协调路上遇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手机不离手、一会儿也不得闲着,他却得欢,很有经理的派

陈立民这个时候在杵捣计算器,工们的工资都已经结清,自己今年净收好几万。从县建出来,已经了几年,搁以前年份,他这个包工也就是挣个辛苦钱。算起来包工就是扒皮的,比如一个工程跟业主讲好需要500个工10000块钱,他管理到位只用了400个工,节省的2000块就归自己;如果没算计好,或者出了问题需要返工,包工也有可能赔钱。陈立民后半年给利民机修厂活,工程量该多少是多少,需要工程变更,也按照实际况核算,工程款没少给一分钱。在这种况下,陈立东找他商量组建建筑公司,他立马表示同意,从工变成企业高管,工资、分红比包工程可是稳当多了。就是有一点,他曾经是那爷俩的,现在变成了给家打工的。

这个春节前后,南陈村的鞭炮非常热闹。南陈村不大,全村200多户,800多。村里在利民机修厂学徒的、跑运输的、收废品的、施工的、后勤食堂打杂的得有百八十号,这个年就过得油水很足。

年根时,陈树廉回来了,脸色还有点黄,但是不错,肝病好得差不多了。陈树俭的亲哥陈树勤一家子也回来了。陈树俭兄弟哥俩,上边还有个姐姐。姐姐一家在东北,几年见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面。陈树勤在蓝市百货集团担任仓库主任,他的大儿子在蓟市做海鲜生意,二儿子在蓝钢,中间是个闺,已经出嫁到邻村,开了超市,卖百货用品。陈树勤在市里分了房,只有过年过节才回老家。

老哥几个在年前就开始扎堆走动,在一块儿有说不完的话,一边感慨华夏的经济,一边说叨村里各家各户的况,谁做买卖挣了钱今年起盖了新房,谁没混好过年都没回来,谁家的孩子上了大学、研究生。当然话题最多得就是陈树俭爷仨,对这一家的变化,几乎是当成村里的传奇来议论了。

大年二十九的时候,陈立春哥俩从燕京赶回来,在燕京,张兵、刘鹏都见到了,就是没见到马建国。老马老家在安溪省,他的母亲身体不好,老马就提早请假回家去看护了。

哥俩开回来的金杯面包里,装满了东西,都用纸箱子装着,陈妈以为是买的家用电器,听儿子说是电脑和打印机。陈妈已经习惯了俩孩子弄来这些新鲜东西,心里感叹,形势变化太快,脑不够用,得用电脑了。

现在陈妈心心念念给老大说个对象,老姐几个在一块,说着说着就聊到哪家闺上去。国庆节那会儿,给说了个当老师的,一见面对方竟然没乐意,似乎嫌穿着工作服的陈立春不够帅气。现在老姐妹们都让陈妈不要着急,以咱们大春这条件应该挑挑拣拣,最起码说个市里的吧。陈妈倒只想说个老实厚道、居家过子的,那些洋气的城里闺,她从心里是抵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