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众离开客栈来到南阳著名的“仲景堂”。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这“仲景堂”乃张仲景的后
张西和所开。张西和乃是张仲景第四十一代传
。张仲景是东汉名医,家居南阳涅阳县
(今南阳邓州穰东镇张寨村)。和同时代的扁鹊、董奉并称“建安三神医”。因著有《伤寒杂病论》被后世称为“医圣”。张西和字汉庭,他继承祖业,将药铺从邓州搬到了南阳城内,为纪念祖先医圣张仲景,故取名“仲景堂”。这张西和比秦轾轩大几岁,身躯高大,络腮胡子,一看就是豪爽之
。张西和与秦轾轩属于世
,张西和的父亲张梨坡和秦轾轩的父亲秦兰亭
莫逆。
张西和见到秦轾轩到了,非常高兴。大老远跑出来握住秦轾轩的手道:“哎呀,衡之贤弟,想死哥哥了。早就收到你的书信了,这一路怎么走了这么多天?”
秦轾轩见到张西和也很高兴,两个携手揽腕进了药堂后院。张西和让店里伙计招呼众
。张西和命仆
上茶,秦轾轩和张西和寒暄过后话归正题,尚之琳和蔡中山陪坐在一边。
秦轾轩放下茶碗,指着尚之琳和蔡中山说:“汉庭,我给您介绍一下我新认识的两位朋友。这位小姐名叫尚之琳,这位兄弟名叫蔡中山,两位都是汝南黄华神寺的圣徒。这次随我来南阳是要购买一批药材,来拯救汝南遭了瘟疫之灾的百姓。这批购买药材的资金就是黄华神寺出的,此等义举令我感动甚。这次瘟疫是疟疾,还望哥哥伸手相助,借你老张家祖传绝技,给汝南的百姓开个方子。”尚之琳也站起来说:“如蒙张先生不吝赐个药方,汝南百姓实乃大幸,也不枉了您‘仲景堂’一世的英名。我代表汝南百姓给您跪下了。”蔡中山也给张西和跪了下来。
张西和赶紧伸手相搀,哈哈大笑:“起来起来,我张西和可受不起如此大礼。既然是我贤弟的朋友,也是我张西和的朋友。两位出资为汝南百姓购买药材,此等义举旷世罕见。我张西和开个方子算得了什么?不过你们放着身边的神医不问,却舍近求远却是为何?”
秦轾轩赶紧说:“汉庭兄此言差矣,我秦家那点本事给别看点小病还行。比起你‘仲景堂’来那可是班门弄斧了,如此大的瘟疫还靠哥哥你了。”张西和哈哈大笑:“衡之,你莫要谦虚,往哥哥脸上贴金。疟疾这病虽然不算小病,但对于你秦家还是药到病除,你的本事哥哥知道。这方子你来开。”两
相互推让。
最后张西和见争执不下,只好说:“衡之,要不你我各开一个方子,然后咱俩再商量商量,最后拿出个方子如何?”
秦轾轩其实对治疗疟疾很是内行,但这次来到“仲景堂”见张西和是要给他抬抬面子,显示自己谦虚。秦轾轩见张西和这样说,也就不再客气。
于是两各拿起笔,在纸上刷刷点点,各自开了一张方子。然后把方子放在一起进行比对,两
看后对方的方子忽然哈哈大笑。尚之琳和蔡中山不知怎么回事,赶紧凑近去看那方子,一看不由得目瞪
呆。原来那两张方子上开的药竟然几乎一模一样,除了张西和有一味药开的是高丽参,而秦轾轩开的是党参,还有个别药材的重量有轻微的差异外,竟然毫无二致。这药方的主要药材是青蒿、高丽参(或党参)、龙涎香、常山、何首乌、砒石、柴胡、黄芩、马鞭
等。
最后张西和问秦轾轩:“贤弟,普通老百姓都知道高丽参比党参的效果好的多,你却为何开党参?”
秦轾轩道:“哥哥说的极是,谁都知道这高丽参的效力比党参要好上十倍不止,党参的效力还赶不过参。可是这不是给一个
看病,这南阳哪里有那么多高丽参?就算有,这几十万银子又够买几支?放到汝南千万百姓中无异于杯水车薪。”
张西和一拍脑袋,继而哈哈大笑:“对,对,我还是以为给地主老财开药方呢。忘了是给千万百姓开得方子,对,既要有功效,还要经济实惠,给二位多省银子。就用党参代替高丽参,不过量要大些。”
秦轾轩道:“汉庭,这几味药南阳都不会缺货吧?这次量可大了。除了这次汝南要采购药材外,咱们在京城开分号的事如果能达成一致,我走时也要采上几车药材运到北京。要知道这宛西出好药啊!”
“好,我早有此意。早就准备在京城开分号,这事不用商量,就这么定了。关键是要看看什么时候动身去京城,在京城什么地方开?”张西和说道。
秦轾轩道:“哥哥莫为此事心,我早就去了京城,开就要把药铺开在京城大栅栏街。那条街药铺最多,‘同仁堂’也在那条街,‘老德记’也在那。我在那已经看了房子,
了定钱。”
张西和一听来了劲:“太好了,就把咱们的分号开在京城大栅栏街。赶明儿也为皇上太后进进贡。我走后,让把我家老爷子接过来,有他坐镇‘仲景堂’,我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两商量已毕,张西和道:“现在时间尚早,咱们不如去沽衣街药材市场去转转,把能采购的药材先定下来。”
秦轾轩和张西和带着尚之琳和蔡中山来到南阳沽衣街药材市场。这沽衣街药材市场生意很火,全国各地的药铺均来此采购药材。来自湖北、四川和本地的药农把自己种的药材也运到这里,希望卖个好价钱。
张西和领着秦轾轩等转了几家药材铺,看了药材的成色,问了价钱,又在不同的药铺订了几样药材。可是转来转去却怎么也找不到“青蒿”这种药材,把整个沽衣街药材市场的店铺和小摊都转了个遍,也没有找到“青蒿”。原来这“青蒿”也并不是什么名贵药材,河南和四川的药农种植青蒿的很多,但不知为什么“青蒿”一药在市场上却买不到。这“青蒿”是治疗疟疾必不可少之物,也是最有效的,如果其他药物缺一两样尚可调换,但“青蒿”却没有可以替代的药物。
张西和连连摇:“奇怪,奇怪,这‘青蒿’平
里市场上到处都是,如今这是怎么了?”最后他们来到一家名叫“大德堂”的药材铺子,掌柜的也姓张,一看张西和来了,赶紧笑脸相迎,把几位迎进药堂,吩咐伙计献茶。
张西和也不绕弯子,直接问张老板:“最近几天我没往市场上转,这‘青蒿’怎么都断货了?张老板可知怎么回事?”张老板说:“哎呀,汉庭老弟,你还不知道啊,汝南现在流行疟疾,这‘青蒿’可是必备之药。前几天我这的‘青蒿’多得堆满了库房,可是前几天一下子被全部都买走了。不仅如此,这沽衣街所有的‘青蒿’也在一夜之间被
全部买走了,而且价格低得要命。”
张西和惊奇地道:“原来是有想囤积居奇,垄断市场,想利用汝南这次瘟疫发笔大财。张老板可知道是谁买下所有的‘青蒿’吗?”张老板往药铺外看了看,回来低声说:“你说还有谁?还不是他?”
“孟三?”张西和似乎明白了,“这家伙仗着他舅舅南阳知府郭荫昌的势力,在南阳仗势欺,强买强卖。果然是他把‘青蒿’垄断了,如果换了别
怎么都会卖我张西和个面子。唯独这孟三和我屡次作对,势同水火,这批药材到了他手中可就难办了。”
原来这孟三名叫孟德庆,乃是南阳知府郭荫昌的外甥,在南阳卧龙岗附近开了一家叫做“盛元堂”的药铺。这家伙平里目中无
,骄横跋扈,欺男霸
,横行乡里。这‘青蒿’就是被他以强买的方式给全部买去的。孟三本来祖上医术还算不错,可是传到他这辈就不行了。两个哥哥被他舅舅提携了一把,每个
弄了个官当。孟三从小不好好读书,连个秀才都没考中,家传医术没学会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