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日月永在 > 第二十八章:建文新政

第二十八章:建文新政

建文元年正月初一,元旦。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中国古时候元旦,是每年的正月初一,后世民国从新立,改西元,建国后将元旦定为公元历1月1。正月初一才是传统元旦反而被遗忘,甚至部分误以为元旦节是西方传来的节,实际上,中国的元旦要比西方元旦早上近两千年。

朱允炆凌晨三点就起了床,光换上厚重繁冗的冕服就花了小半个时辰,然后登奉天殿接受群臣拜贺,等到六点多,册封皇后使团返宫,前后又耽搁了一个时辰,等夫妻二祭完祖宗,马恩慧移驾坤宁宫,朱允炆再回到奉天殿的时候,都到了九点多钟。

“快让尚膳局先把饺子送上来。”

朱允炆摆摆手,“给众臣工一一碗先垫垫。”

这要有低血糖的,等拖下去走完新年流程,还不得晕死几个。

一群小太监忙前跑后,总算端着饺子进了奉天殿,方孝孺还不乐意,“陛下,奉天殿内进食,有失礼法,请陛下自重,臣等亦不敢食。”

这个货脑子有坑吧。

朱允炆眉一皱,“方阁老,朕只听说圣言,仓禀足而知礼仪,说明圣也是吃饱肚子之后才有闲心讲礼,要是都饿着肚子,礼法什么的还重要吗?”

你方孝孺身子骨好不吃,没看到周围不少都摇摇欲坠了吗?

“方阁老不吃的话,你那份朕代劳了。”

朱允炆懒得跟他假客气,他正嫌自己那碗不够呢,端走方孝孺那碗就吃了起来,殿内大臣一看朱允炆吃的痛快,也不拘着,纷纷谢恩后大快朵颐,只留下方孝孺一个尴尬的站在那里,暗吞水。

大家伙吃完饭,总算振了振气神,随后双喜宣读新年更元诏书。

其实新年更元诏书没什么正事,就是一篇歌功颂德的文章,大体上类似于后世大会选举新内阁首辅,大佬上台,肯定要先表扬前任政府班子功绩,然后谦虚的表示这一届要勤俭努力,好好表现之类。

读完诏书,便意味着大明正式进建文天下,乾坤换主,与民更始,大赦天下。

朱允炆阔气,一摆手,“所有京官一律加俸三月,京内各署衙安排好备职员,余者放假七,待正月初八在开朝会,退朝吧。”

再拜谢,山呼万岁,等皇帝出了奉天殿,三阁堪堪起身,双喜便走了过来,“三位阁老,陛下有旨,召三位阁老和解学士谨身殿议政。”

被留召的四一怔,随即接旨,只有方孝孺一个脸色难堪,因为,他饿啊。

早知道皇帝老子还要召见,刚才说什么也不端着了。

解缙没绷住脸,噗嗤一声乐了出来,昭便瞥他一眼,“解学士何故发乐?”

“回阁老的话,新年伊始,普天同庆,学生念及加俸,喜不自禁。”

方孝孺知道解缙是在笑话自己,脸上就难看的狠,闻言冷哼一声,“读书应视钱财如粪土,解学士也是以才华录进,饱读圣贤,怎么十年修身,反而一身俗气。”

解缙止不住的乐,但还是勉强绷住脸,一本正经的回道,“方阁老教训的是。”

几个往谨身殿的方向走着,一路上倒是嘴没闲着,等进了谨身殿,朱允炆不在,双喜引着四落座,“陛下回寝易服去了,几位稍待。”

冕服之仪,堪称华美绝伦,是中国制衣的巅峰创造,西方整天叫嚷着文艺复兴,号称世界文明的先导者,真让他们见着华夏的冕服,保准这群知道什么是天朝上国和西方野蛮的区别。

但朱允炆却恨不得一次都不穿,这衣服好看是好看,就是穿身上太累,而且穿起来费劲,脱也一样费劲,几个小宫小心翼翼的招呼一刻钟才全部卸下来,然后给朱允炆换上轻简的便服。

等朱允炆到了谨慎殿,四起身见礼,朱允炆笑道,“先坐吧。”

朱允炆身后有一小太监,端着一碗饺子走到方孝孺跟前,轻轻放下,“陛下说方阁老一定饿坏了,先吃点东西,议政的事不急。”

方孝孺也不知道是感动还是饿的,双目含泪,哽咽着,“陛下仁义,臣惭愧。”

看得出来也是饿坏了,接过碗筷狼吞虎咽,不到三五分钟就吃了个一二净,一抹嘴,打了个饱嗝,这才舒坦下来。

朱允炆看着好笑,轻咳两声压下笑意,“朕御极八个月,今更元,也确实应有新政,召诸卿来,也是议一议,这新政当如何。”

四个互相看看,好在都是饱学之士,施政的腹稿都有,因年长而居三阁之首的昭先开了,“陛下登基以来,朝野无不对新政翘首以盼,陛下此时欲颁行新政,此当时矣,恕臣直言,前朝苛刻,动辄有臣民因言获罪,或株连满门,或连坐乡里,严法酷刑难称盛世,新朝新政当宽仁为先。”

昭此前是刑部尚书,洪武朝的刑法最是了解,他一开难免离不开这点。

朱允炆点点,“所谓世用重典,如今天下太平,民生渐复,确实应削减严法,之前朕裁汰教坊司便有此考量,一犯罪而祸连满门,如此有悖伦道德,那便自今起,谋逆大罪仅诛三族,其余罪行,绝不再加杀戮,包庇罪除外。至于民间百姓偶有风言行径,发配边疆便是,不可再连坐乡里。”

后世网络子能大放厥词真要感谢文明社会,抨击政府,键盘敲得噼啪响的时候也不想想,恰恰是他们抨击的政府给了他们敲键盘的机会,扔到大明,抨击政府?

给你砍的稀碎,一家老小都跑不掉一个边疆劳苦,埋骨荒山的结局。

朱允炆倒是想免掉因言获罪的刑法,但这是封建社会,皇家的威严是万不能损伤的,民间妄议天家而不处罚,就会给君权抹黑。

即便如此,也另四齐赞,“陛下仁德似海,臣等代天下谢隆恩浩。”

“那这第一条就先定下来,回阁老着刑部附改大诰,朕这边会同内阁加了印,便明发中枢十三省。”

朱允炆又把目光移向郁新,“郁阁老这边呢。”

郁新沉吟了片刻,“陛下,臣主政户部,知盐、粮、生铁等物皆国之根基,不可轻触。然自海运发达,沿海多有私卖盐产者,粮食、生铁跨省贩卖更是如过江之鲫,既然如此,臣斗胆进言,民商之事,当改堵为疏。

闵浙、山东、两广可设盐市,与其年年政府采买分销全国,不如鼓励各省自行采买,以每销量加征商税,如此一来,国家省下一笔运费,又多了一笔不菲的税收。”

郁新的话让几个都有些犹豫,朱允炆倒是眼前一亮,逐步放开民间通商管制,有利于资本的流通发展,后世强国之基不就是改革开放吗,万事搞大锅饭,事实证明是国穷民敝。

方孝孺这个时候也吃饱了,反对的声音喊得响亮,“郁阁老所言差矣,自古盐政乃朝廷禁忌,盐政于民手,岂不闻商以利趋,甘肃、关西之地缺盐,商自闵浙、两广购盐,完全可以高价出售,届时民怨沸腾,如此奈何?”

这时候大明不比后世,空运、铁路四通八达,全国生活基础物价所差无几,此时的大明,自沿海产的盐,想到关西七卫和甘肃,起码要半个月,这里面的物流运输费用巨大。所以即使是朝廷官买,出售的时候也要比江南贵上两倍,即使如此也有亏损。只不过亏损的部分是有政府买单罢了。给民间,价格不知道还要翻上多少倍。

郁新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