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如水剑道 > 第11章 杨柳山庄

第11章 杨柳山庄

王通儒见众已安静下来,清清嗓子接着道:“国有圣,州郡有主,咱们这小小村落,也当推举个里正出来。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往后营生也好、攻防也罢,便也有个主事之。小老儿这几观察,便只觉得关义士断事果敢、井井有条,且有一身好武艺。因此上,小老儿便首推关义士做咱们的里正,从此后令行禁止、说一不二。不知各位乡可有异议?”众皆言甚好,杨三郎、牛冲及团练兵们俱是热血沸腾,鼓噪起来。

关大石颇感意外,向王通儒拱手作揖:“老丈言重,大石本是个粗莽,当不得官职,老丈莫要取笑!倒是老丈在乡民中年高望众,可给俺们做个前帅。”如此再三推让。

王通儒上来抓住关大石的手,颇有些激动:“关义士众望所归,切勿再说这般话,凉了乡们的心。小老儿行将就木之,能多活一,也是赚下的。”

关大石见众都望着他,若不应下,反而是故作姿态了。于是拱手道:“蒙各位乡民抬举,俺关大石便担此重任!”众连声称好,关大石又道,“俺寻思这第一件事,便是给咱们这村落起个名儿,好教俺们团练兵出往来,有个‘番号’才好。不知各位乡民有什么好名字?不妨说来,大伙儿商议商议。”

听他提起这事,便知尽管重要、却也不是什么大事,纷纷献言献策。有说叫“大石谷”的、有说叫“关谷村”的、还有说叫“清溪峪”的……争来争去,却终究拿不出个定论来。

杨三郎见众虽然争论,却是玩笑的成分偏多,关大石偏又听之任之。想了想道:“俺有个好名称!俺兄弟三都是洛阳城外杨柳庄氏,如今庄子虽被贼兵烧毁,俺兄弟三却时时想念。想来想去,这山谷不如便叫做‘杨柳山庄’可好?”

“好!好!好!雅俗一体,简单好记。三郎兄弟竟有这等才学!”方才那王通儒第一个拍手笑道。

山谷校场众也纷纷叫好,更有起哄者叫道:“新郎官取的好名称!”闻着纷纷附和,倒又把杨三郎和陆秋娘着实羞臊了一番。

说说笑笑间,天色便不早了,众自行回了茅舍,趁天光尚在,造起饭来。一时间各家各户炊烟袅袅,一幅生机盎然的“山居春暝图”跃然在山林间。这新落成的“杨柳山庄”,便是在这飘摇的世里,辟出一方净土,护佑着逃出生天的难民。

上元节,往昔便是盛朝最热闹的节令之一。这晨起,关大石先在山谷校场中聚拢了众团练兵,把祖传刀法、枪法、矛法、戟法认真吹嘘了一番,又命杨三郎、牛冲将之前造好的石矛拿出来,一一杆分了下去,让大伙儿从马步桩练习起来,直练了一个多时辰才结束。

将散时关大石叫住杨三郎道:“今是三郎兄弟的好子,晚上准你不用来校场这边了。”其他听到,便在牛冲带下,又是一番挤兑。

陆秋娘这边,在几个嫂子、婶婶的张罗下,木炭描秀眉,碾黍作额黄,粗布为下裳,又梳了个乌蛮髻,用一根荆钗别着。有个嫂子找来一方石榴红的粗纱,盖在秋娘上,妆容便算是完成了。这时一个婶婶

(本章未完,请翻页)

却在一边,就身上扯下一块绛红的布,以竹木扎成一柄团扇,递给了上去。陆秋娘连连称谢。

杨三郎受了一众团练兵们的挤兑,正提着石矛要往茅舍里钻。却不妨被两个嫂子拦了下来,说是依照婚俗,典礼之前不许新郎官和新娘子见面。于是被牛冲带着的团练兵们追上来,架到另一间茅舍中“换装”去了。

近午时分,关大石与王通儒在一间茅舍正堂左右坐定。一班团练兵架着杨三郎先进到正堂来,只见杨三郎眉毛、鼻下、腮上……均以木炭画得浓黑,一副威风凛凛的胡模样,堂里堂外的乡民看了,都是忍俊不禁。这时,陆秋娘正以团扇遮面,在一群才的搀扶下走了过来。牛冲便同一班团练兵当喊道:“新娘子来啦——!”乡民纷纷看去,皆是赞不绝

在正堂站着,正疑惑接下来是什么仪程时,几名婶婶便将些粟米、黍子撒在二脚下,牛冲已经在一侧喊了起来:“一拜天地——大吉大利——!”二便冲向堂外,恭恭敬敬拜了下去。

牛冲接着喊道:“二拜高堂——福寿绵长——”二又转过身来,向着关大石和王通儒拜了下去。

“夫妻对拜——千秋万代——”牛冲又喊道。二相向而立,却都愣了一下,才要拜下,陆秋娘便觉得额“嘭”地一下,略有些疼。才知道杨三郎被一个团练兵故意推了把、一撞了上来,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围观众更是哈哈大笑。

牛冲笑了半晌,才想起自己的职责,收住笑道:“送房——子孙满堂——”这时众才簇拥着一对璧,向着杨三郎的茅舍走去。

待二被一众乡民推进茅舍时,杨三郎却是一个转身,连忙把门栓死。牛冲等便笑着在外面拍门,骂些“见色忘友”“过河拆桥”之类的话语,二便是充耳不闻。回过来,却看见木桌上放着木盘,里面一把小小的剪刀、一根细细的红绳、一根削得光滑的木棍。杨三郎便拿起剪刀,剪下一绺发来,放在盘里。陆秋娘也接下剪刀、剪了绺发,却和杨三郎的合在一起,用红绳捆了、放在自己怀中。

这时二方在一张条凳上侧身坐下来,杨三郎就木盘中拿起木棍,将陆秋娘的红纱挑起,一柄团扇却是将脸遮得严严实实。杨三郎笑道:“还不舍得放下么?”陆秋娘才慢慢拿下团扇,露出光彩动的面容,四目相对,柔无限。杨三郎怔怔地看着,喃喃道:“秋娘……好美……”

如此许久,陆秋娘被看得有些挂不住了,才咳了一声:“三郎哥,快去!把脸洗净了,很好看么?咱们……该出去酬谢宾客了。”杨三郎方才起身将脸上的炭痕洗净。又牵住秋娘的手,柔弱无骨的触感,便化作一电流传遍全身,麻痒痒地浑身舒泰。

携手而出,围在门偷听的众一哄而散,怪声怪气地模仿着方才两的对话。杨三郎把陆秋娘护在身后,与他们笑闹了一会,才从怀里摸出一个小小包袱,打开了,全是些山核桃、松子、榛子之类,让陆秋娘散给众

这时庄里的们已经端了木盘过来,一碗一碗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粥,比平要稠了许多。也分给众吃了,一场简单的喜宴也就告一段落了。

杨三郎携了陆秋娘来到关大石茅舍,王通儒尚未离开,两仍在堂屋说着话。杨三郎进门拜道:“大石哥!都言长兄如父,俺今天方才明白!今携了新来请个安,愿大哥身体康健、壮志得酬!”王通儒听了,在一旁连连点

关大石站起来,笑道:“三郎兄弟这般,可是见外了!当哥哥的本该如此。只是这番话,怕是弟妹新教给你的吧?”杨三郎顿时一脸尴尬。

秋娘便盈盈一笑:“大石哥明察秋毫!妹子便也在此谢过。”关大石便与二代了些“今后好生过子”“同甘共苦”之类的话,一会方散。

晚间杨三郎却是又去了山谷校场,陆秋娘早已习惯,倒也没说什么。只不过今晚的校场却少了许多严肃气氛,众团练兵歪七扭八地站着桩,嘻嘻哈哈调侃着杨三郎。关大石非但不禁止,还参与其中。让杨三郎再度感受了一番新郎官的特殊待遇。

茅舍里间,一支红烛立在炕脚,火苗跳动,烛影摇红。陆秋娘正不安地坐在炕上,心里忐忑,浑身绵软,第一次感觉到这间茅舍竟如此陌生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