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房间里只剩下王语嫣、雨霖铃、祁青夢、郑婉晴、柳如烟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都是他的,说话自然也没了顾及。
“霖玲,钱行那边具体如何?”
雨霖铃开道:“钱行存银,一千两百八十万贯,咱家的占了一半多,剩余的大多是为了买卖
份存进来的,不过也有些只是想存钱的。”
林近问道:“盈利如何呢?”
雨霖铃又道:“不多只有十一万贯盈利,咱家不放贷,而存钱进来的只是付一些保管费,只靠票
易的手续费利润实在有限。”
林近笑道:“不急慢慢来,咱家买卖票不是赚了两百万贯吗?”
雨霖铃无奈道:“那只是夫君赚的又不是钱行赚的。”
“霖铃不要急,你管好账目就行,争取为钱行吸收更多的存钱,盈利不急于一时。”
雨霖铃眉心一紧道:“夫君,再多怕是钱库放不下了。”
”那就扩建一些,争取吸收五千万贯存钱。”
此时王语嫣开问道:“二郎要存那么多银钱做什么?”
林近回道:“大嫂不用担心,我只是想做个小小的改变。”
他想了想又道:“告诉他们钱行今年不分红!”
雨霖铃点点。
他又看向柳如烟,“如烟,勾栏如何?”
柳如烟尴尬一笑道:“勾栏倒是挣了不少钱,不过都被家花了,如今西门瓦子三分之一是咱家的。”
林近笑道:“你能管好就行,我也不指望勾栏能挣多少钱!”
雨霖铃道:“家知道柳妹妹花了将近二十万贯买了十几处勾栏。”
柳如烟比雨霖铃晚进门,对于她的托大也不介意,只是抿嘴微微一笑。
“婉晴,账房学的如何了?”
郑婉晴没想到林近会问自己,微微一笑道:“霖铃妹妹说我学的还行。”
雨霖铃被郑婉晴占了便宜,她很无语。
林近点了点,又道:“农庄我已许久没去了,大嫂和青夢改
陪我去一趟农庄。”
祁青夢和王语嫣都明白林近为什么突然想起要去农庄,都是点了点。
直到此时林家的才陆续离开,回去忙自己的事。
林近则是坐着马车去了石炭行,蜂窝煤可以提前先吩咐做起来了,这东西用量很大,而且
燥也需要几天时间。
煤在宋时叫做石炭,大宋煤矿大概开采到地下五十米了,这也代表着煤在此时已经是重要资源了,北宋柴荒严重导致石炭成了家家必备的东西。
林家作坊和农庄都要用到石炭,不过都是块状的。
城内的石炭行都很小,一筐一筐的摆在店铺里,并不是像后世那般有一大片存储场所,大仓库应该在城外而且是官营的。
掌柜是一个颇显富态的肥胖男,这大概是掌柜兼东家了。
“你们这里可有石炭末出售?”
掌柜笑道:“客想要多少?”
“先来五十石吧!”
掌柜被林近的大气惊的不轻,五十石
末,就是将近一万多斤,自己这小店铺哪里有那么多。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客开玩笑了,我这里没有那么多。”
林近估算着如意楼和自己家用到开春大概能用这么多,看样子末没什么
专门经营,
“掌柜有多少?”
“不多只有几石的存货,普通家买回去做成石炭饼子用一般用不了多少。”
这个他倒是知道的,石炭饼没有透气孔还比较费材料,林近的蜂窝煤却是要加两成黄土的,这样可以节省不少成本。
“你有多少都给我送到朱雀门外的林家作坊吧!”
掌柜狐疑,这也不问问价格的吗?
“客,石炭
市价二十文一斤。”
“知道了!直接送过去会有结账。”
“好的,半个时辰左右保准给您送到。”
既然市面上石炭不多,林近也没有再去找,他准备回
吩咐下面的
与官方石炭行去谈这件事。
竹石书院,林近三四天没去了,他又吩咐张明架着马车去了书院。
林近这边的学堂并没有停课,许惜仍然在给她的二十多名学子蒙学。
沈括和刘永年两正在忙着解决林近
代的任务,制作彩色墨以及造纸。
林近给他们在书院边缘处找了一间房子做这两件事。
刘永年对于自己这个无良老师能抽空来看自己很是意外。
“先生怎么有空来此?”
林近看着摆放整齐的各色染料,这让他很惊讶,这才半个月不到墨水竟做出来了。
他直指桌上的墨水问道:“染料这是做出来了?”
沈括道:“这东西又不难,我们专门找了染布坊专门买了各色染料,再用你教的方法调制出来的。”
林近无语,这种鬼点子也就沈括能想出来。
“能用吗?”
刘永年道:“能!学生试过了,只是颜色有点少,要再做几种颜色。”
沈括道:“再去买就是了,反正染坊里各种颜色都有。”
林近此时异常高兴,觉得自己终于有两个中规中矩的帮手了。
“纸呢?”
“纸更简单了,制作好工具,按照你说的就做出来了,很白很平整。”沈括说完在柜子里抽出几张白纸递给林近。
林近摸了摸,撕开一张看了看断,“造纸无非就是原材料的选用、去除杂质和漂白,你们能做到这种水平已经很好了。”
刘永年道:“这多亏了韩公廉的指点,他很聪明,好像什么都懂。”
“你们整理一下纸和色墨的制作细节,务必详实,这都是要给工匠去生产的,到时候挣了钱也有你们的份。”
刘永年一听急了,“老师,这色墨学生还想继续研究!”
林近无奈的笑了笑,“色墨你慢慢研究吧!纸可以停了,以后如何改进让工匠负责。”
沈括一听不用再弄这纸浆了,自然是一万个同意,至于能分自己多少钱他也没问。
正当沈括高兴的时候,林近又掏出几张纸给他们两个
。
两看着纸上画的奇形怪状的东西,一阵无语,完全看不懂。
“老师这是什么?
“这是轴承和
(本章未完,请翻页)
齿与链条,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一定会惊讶到你们的。”
“师兄,轴承和齿与链条又是什么?”
“此时说了你们也不懂,做这东西要用到钢材。”
沈括惊讶:“师兄能搞到钢材?”
”可以搞到一点!实在不行我进宫去找一下官家。”
刘永年一脸苦相的道:“钢材!那岂不是要打铁?”
林近笑道:“永年很聪明,回我会将打铁的工具运到书院里,冬天打铁也不冷。”
沈括此时也苦着脸,“师兄!我才十一岁,永年十二岁,你好意思这么使唤我们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