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宋第一匠户 > 第四十一章 挖儒家墙角

第四十一章 挖儒家墙角

“林近一脚踢开他斥责道:“少来拍朕的马,你的事忙完了?”

郑戬爬起来弯腰拱手道:“官家如果没吩咐婢这就去忙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林近摆摆手将他打发走了。

如今宫里除了宫和太监就是林近的,其中曹丹姝、苗心禾、张良娣自然是例外的。

赵祯的只有两留在了宫里。

郑戬选还是有一手的,了身的都被送走了,年纪超过二十五的也一样被送走了,姿色稍微差点都留不下。

留下的这两个,年龄不过十七八,是最近赵祯回来选进宫的,根本没来得及临幸,身段姿色相貌都是俱佳。

郑戬同样有自己的小心思,这两个如果得宠,必然会替他在林近面前美言几句,而郑戬要做的就是从中搭桥牵线。

送出宫的那些都得了一大笔钱财,她们本身姿色就极好,出了宫也就断了念想,分分钟可以嫁

曹丹姝终于搬出了那处有密道的宫殿,林近顺理成章的搬了进去。

林沫儿跟着搬进了宫,赵徽柔在宫里就没那么寂寞了,她很快就将烦心事抛到脑后了。

林近不再专注改革朝政,大臣们也不想找他的晦气,生怕他又要再改什么。

王安石和李规经过三个多月的修改终于将宪法的修改案递到了政事堂。

富弼和宋庠看了宪法案就疼了,因为这次修改的内容将皇帝、宰辅等的权利和义务再次细分了。

并且将皇帝、臣子、平民的权利和义务来源也做了规定。

归根结底就是大宋从上到下的权利都来自于大宋宪法,即便是皇帝也不例外。

换句话说从林近将天授神权彻底否定了。

宰辅富弼和宋庠,礼部尚书司马光等对此颇有微词。

赶巧马上就要秋收了,陕西西北等地发了蝗灾。

地上的庄稼被啃食一空。

朝中上下都将这件事的起因归结为林近不敬上天的惩罚。

各地报灾的奏章雪花一样送到了御书房。

林近早已通过锦衣卫知道了这次蝗灾,那些奏章他并没有看,而是将农部尚书王珪叫到了御书房。

司马光道:“西北受灾,这是上天降下的惩罚,臣请奏官家举行祭天大典。”

林近不置可否,司马光的思想是极为守旧的,让他担任礼部尚书,也是林近刻意安排的,只有从正面打败他们,这些才会认可。

“这事应该问农部尚书,朕祭不祭天并不能改变什么。”

王珪闻言上前拱手道:“这次西北蝗灾虽严重,却不会有多大的影响,西北等地这几年种植的庄稼主要是土豆和地瓜,蝗灾此时才来,对百姓们的生活影响不大。”

司马光继续道:“即便如此蝗灾的发生仍然是上天的预警,官家不应该如此轻视。”

富弼也拱手道:“历代帝王每逢蝗灾必然要祭天祷告,官家还需因循旧例才好。”

宋庠也上前道:“官家理应如此,以安抚天下心。”

林近闻言暗道,这些不是为蝗灾而来,而是因为我修改的宪法否定了君权天授,这件事坚决不能退让。

林近问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此次蝗灾可曾有流民?”

“没有!”

“既然如此几位卿何故让朕劳民伤财的举行祭天?”

司马光道:“这......这是旧例。”

宋庠道:“可由司天监夜观天象进行占卜,上天必然有所警示。”

林近摇,“司天监已经并科技部,不再从事占卜之事。”

宋庠等此时才明白林近将司天监并科技部的目的。

“怎可如此!”

林近笑道:“子不语怪力神,我们应该遵循圣的教诲,不应将治理国事与神魔鬼怪联系在一起。”

“上古有大禹治水,神农尝百之说,上古先贤更相信的力量,而非去相信什么神魔鬼怪,天象异象。”

诸位宰辅也很清楚,所谓祭天等说法,只不过是儒家上惑君王,下愚庶民的把戏,但这是儒家凌驾于百家学说之上的根本,是绝对不能退让的。

宋庠拱手道:“官家,还需慎重考虑才是。”

他说完就告辞离开了的御书房。

欧阳修、韩琦、吕公弼等也有样学样的拱手告辞。

王珪叹了气退出了御书房。

林近莞尔一笑,这是最后通牒吗?

他很清楚,这些以蝗灾为由他祭天,就是针对宪法修订做的反击。

这也是儒家为了自己一家独大做出的反抗。

最新的宪法修订案还没有在政事堂开始讨论,儒家就已经开始宫了。

这由不得林近不沉下心来思考自己是不是之过急了?

这些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他们肯定要压着宪法修订,然后再搞出什么幺蛾子。

此时大宋的读书还是在以儒家自居,林近先前做的努力并不足以摧毁儒家就是读书,读书就是儒家的思想。

林近没有毁灭儒家的想法,但是儒家必须要变一变了。

他坐在御书房里许久,突然之间他想到了北宋五子,北宋五子是指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这几个是儒家中极为不安分的

他们变革儒家的思想影响到了南宋,从而衍生出了后世的程朱理学。

此时这些的思想刚刚萌芽,林近很快想通了,他要通过影响这些,从而将儒家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邵雍、张载已经收麾下,程家兄弟的年龄还不足以承担大任,而理学开派祖师周敦颐正在朝中为官。

林近道:“郑戬!去将大理寺丞周敦颐叫进宫来。”

郑戬闻言急忙道:“是!”

官家的心貌似很不好啊!

他匆忙出了宫,火急火燎的将周敦颐请进了宫。

周敦颐四十出,浓眉大眼,鼻梁很高,给林近的第一感觉是此心比天高。

周敦颐只是一个大理寺丞没有非常重要的事,林近是不可能召见他的。

此刻他心中忐忑不已。

周敦颐拱手道:“臣大理寺丞周敦颐参见官家。”

林近从椅子上站起上前握住对方的手道:“朕对周卿的学说很是看中,儒家文化也只有周卿才能发扬光大啊!”

(本章未完,请翻页)

周敦颐一脸懵,他的学说根本不被认可,目前也只是在自行摸索,官家竟然听说了?

不待周敦颐说话,林近拉着他来到了御花园一处亭子里。

“周卿请坐!”

周敦颐哪里敢,“臣受宠若惊。”

林近哈哈笑着坐了下来,“周卿不用拘谨,坐下说话吧!”

周敦颐小心谨慎的坐了半边在椅子上。

林近这才语重心长的道:“儒家的思想需要做出改变了,周卿觉得如何改才合适?”

一听林近这样说周敦颐顿时心跳加速,他知道机会来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