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是不是早看过了?”
“对啊,专业组的我都看过了——你快来,看看这张。”
杨九安冲他招手。
他走过去,又是一组国的作品:《宰羊
》,摄影师:boyuan zhang。
照片里,一只待宰的羊被悬挂于木架上,老伫立在羊后,面露微笑,背景是一望无际的沙漠。
杨九安介绍说:“这个摄影师是伦敦传媒学院的校友,我刚出国那会儿,他帮了我不少忙。”
“男的的啊?”
他下意识问。
“师兄。”
“师兄啊。”沈亦泽扁扁嘴,“他都帮你什么忙了?”
“帮我——”
她正想如实代,话到嘴边察觉到不妥:今天是和他的约会,怎么能聊别的男
?
立即改:“我忘了!我们去那边!”
她说完,拉住他的衣袖试图把他从《宰羊》前拽走。
沈亦泽顺从地跟随她的脚步,略有些幽怨地盯着她白皙的小手。
如果没有镜,安安会不会直接就牵住我的手了呢?
他突然很想把节目组的,甚至把其他看展的
全部赶出去,只留下安安和他,任由她牵他手,不管把他牵往哪里,他都会毫不犹豫地跟随。
两在一组纪实照片前停下。
一看介绍,竟是去年专业组的获奖作品:《five degrees》(《五度》),摄影师:federico borella。
意大利的作品,说明安安没有获奖,只是
围,不过能
围专业组,已经非常厉害了。
这是一组拍摄于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农业社区的照片,聚焦于气候变化给当地民造成的影响。
主体是一个中年男,第一张照片是这个男
一丝不苟的半身照;第二张是他行走于枯萎秸秆地的寂寥的背影;在第三张照片中,他伫立于漆黑的夜幕下眺望远方,他的眼睛黯淡无光,正如背景里的夜空,杳杳万里不见星光。
看到这里,沈亦泽已被图像营造的氛围所触动,他能感受到被摄者的迷茫、彷徨乃至于绝望,心不禁随之一点点沉下去。
再往下看,第四张是一群孩童在河里戏水,他们的背后却是荒漠化的土地;第五张是俯拍,从空中俯瞰而下,眼一片荒凉;第六张是墙上挂着的那名中年男
的证件照。
第七张,也是最后一张,是一个中年的独照,照片中的
皮肤黝黑,形容枯槁,眼中似含着泪水,神
却麻木,麻木到已哭不出来。
他心中一凛,再回看第六张,竟隐隐从那张证件照中嗅出一点遗照的味道。
不愧是从专业组十个类别中脱颖而出的金奖作品,七张普普通通的照片,不花哨不炫技,只是简简单单的物和场景,便能给
无尽的联想和思考,单是这叙事功底,就已十分了得。
杨九安一眨不眨地观察他的反应,见他沉浸其中,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便笑盈盈道:“沈老师,给解读一下呗!说对了我再给你存一个笑容。”
纪实类作品的表现手法通常比较直接,这个问题几乎等于送分。
再把握不住,可别怪我不给你机会。
她心里想着。
沈亦泽微微一笑,看向照片下方,字正腔圆地说:
“伯克利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过去30年中,有59300起农民自杀事件是由气候变化造成的。专家称,到2050年,印度的气温可能会再升5华氏度。若不采取措施,全球变暖将导致印度各地发生更多的自杀事件。
投资生产使农民们负债累累,恶劣的天气和不妥善的水资源管理又使得农作物收成受损,导致他们无法偿债,最终走向极端。其实不仅仅是印度,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正牵连世界,威胁着全类……”
杨九安越听越不对劲,顺着他的视线看去,瞬间醒悟,当即打断:“不行!这不算!你不能照着作品介绍念!”
“怎么不算?这既是作品介绍,也是我个的解读,只能说英雄所见略同。”
沈亦泽腆着脸耍赖。
杨九安呸一声:“我不管,你笑容没了!”
“反正你欠我两个了。”
“一个!”
“两个!”
“一个!”
“两个!”
两争执着走向下个展区,俨然两个无聊的小学生。
“哟!这是哪个大神的作品,拍这么好看!”
隔着两三米,沈亦泽就已捕捉到安安名字的拼音。
专业组创意类第二名作品:《星与海之梦》,摄影师:jiuan yang。
见原作者抵达,驻足于此的两一男三个年轻
立即打招呼:“学姐!”
杨九安略显诧异:“你们是?”
其中一个生解释:“我们是江传摄影系19级的学生。”
杨九安哦一声,礼貌地笑笑:“你们好。”
那个男生显然有些激动,满脸兴奋地说:“学姐,我真的特别喜欢你!”
瞬间的安静。
“咳咳!”
沈亦泽大声咳嗽,神色不善地盯着他。
敢当我面跟我准友表白,你小子是不是皮痒?
“不不不,我不是那个意思。”男生自知失言,涨红了脸找补,“我是说我特别喜欢学姐的作品。可以跟我们合个影吗?”
杨九安浅浅一笑:“可以啊。”
随后看向沈亦泽:“你给我们拍一张吧。”
“行吧。”
他不不愿答应,拿男生的相机给四
随便拍了张,拍完一看,明明随手拍的,安安竟还这么美,顿时很想把照片删掉。
“谢谢!”
男生接过相机真诚道谢。
“不客气。”
沈亦泽保持着风度,心里却催促:“拍完赶紧走!没看见你们学姐在约会嘛!”
岂料三偏偏不走,另一个
生还跟杨九安唠上了:“我记得学姐以前拍风景和
物比较多?”
“对,现在也还是以文和自然为主,这几张图片是我留学期间的作品,所以可能风格不太一样。”
生连连点
:“感觉特别梦幻,不像生活里的场景,应该是用暗房技术和后期技术进行拼接和改组的吧?”
沈亦泽立即抢答:“这几张图片中出现了不少不符合现实逻辑的元素,所以很明显,这是一组超现实主义的摄影作品。”
付出不会白费,前段时间的恶补,这不就派上用场了吗?
杨九安很是意外:“你不是说你只会拍像吗?”
他淡定回答:“其他类别我虽然不会拍,但理论我懂啊!”
“是吗?”
她不太信,超现实流派在国内的摄影圈子属于小众中的小众,别说开班教学,真正懂行的都少之又少,连这三个摄影专业的学生都不太了解,何况一个普通好者?
她有心考他一考:“那正好,既然你懂,你就给我的学弟学妹们上一课,就讲我这几张图片。”
沈亦泽伸出五根手指:“存五个。”
杨九安大气地说:“十个!你要是说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