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落在纱窗上,光线朦胧,有着网格,铺在面前的案几上。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张凤年端坐在案几后,他挺直着肩膀,保持着这个姿势已经一段时间了,案几上,摆放着许多卷宗,他低着,不间断地翻阅着卷宗,几乎是一目十行。
是的,他有着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能力。
并且,他极其的勤奋。
像午间的这段时间,衙门是不处理公事的,官也好,吏也好,都要吃饭,休息,这是一个认为午睡有利于养身的世界,所以,大家都有着小憩一刻的权利,哪怕是不喜欢午睡,也会借机休息片刻,整个衙门,唯有张凤年还在勤恳办公吧?
不如此,他走不到这一步。
其实,他是小吏出身,而非青贵的两榜进士。
这个国家国号为大魏,传承已经有着三百多年。
大魏实行的是流官制,当地不得在当地为官,吏员却多是当地
。
只是,大魏朝廷的官和吏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吏员也可以当官,历史上,有过吏员出身的家伙成为当朝一品。
当然,这只是特例,类似的例子寥寥无几。
实际上,还是存在着无形的天花板,吏员出身的家伙爬到州府一职也就到了,绝大多数时候,吏始终是吏,难以成为官,少数成功的家伙,也多是沉沦于底层,在各地的县衙兜兜转转,成为县丞典吏等佐官,如果能够成为一县之首,那是极其幸运。
张凤年就是这样的幸运儿!
他有着贵赏识。
是的,吏若是要成为官,除了要有能力外,最重要的是要有贵赏识。
叹了叹气,张凤年合上卷宗,扔下了手中的笔。
又是一笔烂账!
这些家伙,实在是贪得无厌!
这些账目可以说是做得非常严谨,若非他有着过目不忘的能力,也是做账的行家,并且,力无限,要不然,还真的要被欺瞒。
欺上瞒下,本就是官场潜规则。
“饮茶?”
说话之是屋角的一个少
。
按常理,她应该是侍,负责侍候张凤年。
不过,她上并没有留着代表丫鬟的发髻,而是梳着一条粗大的辫子,身上穿着一件翠花绿点的衫子,下半身没有着裙,而是同样颜色的裤子,宽大的裤脚下,是一双黑色的薄底快靴。
这装扮可谓是不伦不类,很是怪异。
这身打扮更像是那些抛露面的江湖
子。
这世界并没有诫之类的玩意,也不存在所谓贞节牌坊,不过,大家闺秀们还是不怎么抛
露面,在外行走的多是底层小民。
“不用!”
张凤年站起身,离开案几,走到了门前。
“张大……”
少站起身,面有不豫。
“我知道!”
张凤年摆摆手,停下脚步,并未走出房门。
他站在那里,目光落在庭院,那里,有着一株樱花树,三四月份正是樱花盛开的时期,满树红,随风飘落,甚是凄美。
门上,系着一根红绳,有青铜铃铛垂下。
“青蚨姑娘,你说,我是不是行事太过激进?”
半晌,张凤年回,望着那个叫青蚨的少
。
青蚨张了张嘴,正要说什么,张凤年笑了笑,摆手示意。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那不是你的职责范围,你无话可说!”
随后,他继续望着门上垂下的青铜铃铛。
“希望,那些家伙不要蠢事!”
说罢,他转过身,回到了案几前坐下,继续批示公文。
张凤年,字潜山,京兆府,万年县。
三个月前,他到渠县上任,成为渠县县令。
之前,他在南方某县担任县丞一职有着三年,年年政绩评选为优,最重要的是得到了贵赏识,也就跨过了一个大关卡,升了一级,成为了真正的七品官,百里侯。
上任一个月不到,整个渠县的官吏阶层也就清楚了他的为。
这是一个嫉恶如仇,力充沛的年轻官员,做事的风格比较激进,喜欢亲历亲为,对于监察非常看重,对底下官员们的
守非常的不信任。
在他手底下做事,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如果你有热忱,不贪腐,不推诿,一切都按照规矩和法度来行事,勤勤恳恳,那么,在他手底下做事就不难,甚至,容易获得升职和奖励。
如果你是官场老油子,做长袖善舞,空话连篇,私底下还喜欢接收好处为
办事,那么,在他这个眼里容不下一粒沙的官员手里做事,也就是千难万难。
一般况下,哪怕是清如水的官员也斗不过这些滑如油的小吏。
然而,张凤年这个官员和戏文话本上描述的那些官员不同,那些家伙只有满腔热血,不谙世事,对衙门运作极其陌生,对于心毫无了解。
那样的官员,只能作为没有丝毫灵的木偶泥胎摆放在祭坛上,起不到半点作用。
张凤年是小吏出身,熟悉衙门运作,对小吏们欺上瞒下那一套熟得不能再熟,也就不受欺哄,他虽然是木偶泥胎,却是有着灵的木偶泥胎。
这样的存在,是有着生杀大权的!
他上任以后,整个衙门的气息也就变得肃杀起来。
官吏们行事变得规矩起来,做事也不再相互推诿,哪怕是行走的脚步不经意地变得快速,整个衙门,很难听到玩笑打闹声。
私下里,可谓是怨气沸腾。
然而,当面却只能战战兢兢。
原因很简单,那些公开敢和张凤年对抗的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被免职的,被惩罚的,已经有着好几个,之后,没再敢那样做。
不管哪个国家,哪个朝代,所有的官僚阶层其实都差不多。
大多是得过且过,无非是混碗饭吃。
什么为民请命,什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什么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全都是连自己都不信的废话,不过是喊在嘴边的号。
说一套做一套,无利不起早,这才是大多数官吏的守。
对这些官吏来说,张凤年这样的异类也就是所谓酷吏,是最难相处的家伙。
表面上,张凤年好像得罪的是渠县衙门,只是在整肃官场风气。
实际上,他得罪的是整个渠县的民。
嗯,准确地说,是加了引号的“民”。
因为吏可以升任为官,所以,大魏的吏也都有着各自的背景,他们大多来自本地大族,哪怕不是大族出身,也和那些大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地方上做事,不和大族搞好关系,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其实,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朝廷相当于是一面旗帜,大族们需要这面旗帜来压榨真正的小民,来获取利益,而朝廷也需要大族出钱出力,完成赋税,完成徭役。
只是,这东西有着贪心,有着贪念,欲望是没有底线的。
很多时候,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只要当地官员不称职,又或者同流合污,大族们也就会上下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