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这个异界需要革命 > 第二十一节 入场

第二十一节 入场

“刘师兄,这是感染风寒了?”

听见刘知易打嚏,周问卿问道。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刘知易摇:“几个嚏而已,不碍事的。”

周问卿看病上瘾了,坚持道:“还是让我给你把把脉,切勿讳疾忌医!”

刘知易不啰嗦,伸出胳膊,周问卿把过脉后,点:“没大碍。许是疲乏所致。”

刘知易不禁又惭愧,周问卿天天义诊,也没疲乏,自己天天,竟然疲乏了?

感觉周问卿是在影他,可他没有证据。

笑两声:“周师兄辛苦,该疲乏的是你。早点睡吧,明天考试,祝你旗开得胜。”

周问卿点:“确实有些乏了。”

说完铺开铺盖,在刘知易房中打起地铺。这座客栈距离贡院不远,是一间小客栈,可是房钱很贵,一天就要二两银子,刘知易倒也不是负担不起,本打算给周问卿也开一间的,可他死活不接受,最多接受跟刘知易拼一间,他只需要睡地上就行。再多说几句,周问卿宁可去睡文庙,睡在文庙里的书生,也不全都是冲着文圣托梦去的。

第二天一早,早早被叫醒,是家里派来陪考的小长工刘二柱,家住春风亭七里,是村里有名的机灵

“少爷。该去考棚了。”

刘知易没好气道:“叫贡院。”

李二柱从善如流:“少爷该去贡院的考棚了。”

刘知易起来梳洗停当,这才叫醒周问卿。

“周师兄,你不会想弃考吧?”

他一点都不怀疑这个奉师命来应考的同行。

周问卿睁开眼,打了个哈欠:“天都亮了,该出发了。”

也不梳,脸也不洗,背着药篓,跟着刘知易、刘二柱就往贡院赶去。

贡院门前,已经海。除了已经排起长长队伍的考生之外,围在外面的,主要是家长。能进京赶考的士子,已经在地方县试里考中了举,拥有一系列特权,除非离家特别远的,都有条件让家陪同考试。

跟高考一个样!

排队的队伍,从大门向外,在贡院大街上一路向左,一路向右,绵延出两里。

两队考生泾渭分明,互相之间隐隐有一条无形的界限,偶尔互相之间打量几眼,眼神不甚友善。

因为这两队考生,虽然都是参加考试,质却不一样,一个考的是科举,中举后朝为官,暮登天子堂,是读书最终的追求,一个考的是太学,考中之后可以进太学读书,要想做官,要么下次科举中举,要么只能退而求其次,去地方上做一个小官,终此一生。

其实无论是考中太学,还是考中科举的,都是读书中的佼佼者,可因为不同的经历,让他们之间渐渐出现裂隙,都打上了明显的符号。科举期间,来考太学的学生,实际上都是地方县试的失败者,往往没能考中举,却自认为有举之才,就来考太学,一旦考中太学,跟举一样,就有下一次科举的资格。所以考太学这批学生,跟对面考科举的学生,或许在智力上不分高低,可因为太学生往往都有县试失败的履历,被科举士子所瞧不起。这也是为什么徐谦也好,魏无暇也罢,都要闯太学,压太学学生一

别说现在这种眼神敌视了,历史上出现过不止一次斗殴景。由于棚检查很不仁道,要脱了衣服搜捡,所以几次贡院斗殴,双方学生往往赤身露体,在贡院门扭打成一团,十分丑陋。

即便如此,太学依然将考试安排在科举之际,跟科举士子一同参考。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挑事,主要是因为每次科举之后,太学中有大量学生中举做官,太学顿时一空,所以才选择同时考试,走一批来一批,稳定太学。同时让考太学的学生,跟科举士子一同参考,也是激励他们的斗志,让县试失手之后的大批优秀学子知道,他们不比那些考上的举差。另外,在科举期间,一起在贡院考试,也有抬高太学地位的目的,太学毕竟是国学,以此彰显自己的独特地位,吸引更多学子就学。

太学中,至少一半学生,并不是直接考进来的。而是通过乡学、县学、郡学一层层拔擢,选上来的。这种选拔极为严格,绝不比相对应的乡试、县试容易。因此太学生,也并不像科举士子辱骂的那么差,他们进太学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所以每届科考,当外地士子太学挑衅的时候,太学没有一次闭门拒绝,每次都是斗志昂扬的应战,胜负也在五五之数。可惜徐谦和魏无暇两次力压太学,名太大,因此给一种太学虚弱的假象。

实际上,每年科举,地方士子和太学生高中进士的数也是大差不差,五五分。不然太学也不至于每到科考之年,就会少一大批学子了。而且由于全国各地来参考的学生数更多,选后的太学学生中进士的比例其实要高的多。

刘知易不知道这些隐秘,他决心考太学不过是这几个月的事,之后一心扑在备考上,对考试以外的况懒得关心。但他此时感觉到了太学士子和科举士子之间明显的敌意,这些敌意从一个个单独的身上散发出来,两个队列的都有五六千士子,五六千道敌意凝聚起来,给一种强烈的压迫感。

刘知易心中好奇,默运医家真气,聚集于眼。

“望气!”

双眼充盈医家真气,又用出从周问卿那里偷师来的医家术法,望闻问切之中的“望气术”,顿时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色。

只见两只不同出身的考生队伍上方,由两队考生身上散发的气息分别凝聚不散,形成两条十分狰狞的巨龙。巨龙身上散发着五光十色的光彩,每一片龙鳞都闪耀着各色光芒,这是由道、儒、法、墨、兵等等诸子百家气息凝聚而成,几成实质。刘知易顺着龙身,向龙看去,突然感觉眼睛刺痛,不由闭上眼睛。

突然听到:“啊,我瞎了,我瞎了!”

“我的眼睛!”

“好痛!”

许多声音从考生队伍中升起。

真是好奇害死猫!

刘知易腹诽着,接着感觉到一温柔的气息从自己后背进身体,最后汇聚到眼睛,带来丝丝凉爽,他终于能睁开眼睛了。

“不要看。这是贡院中历年来科考的士子文气凝聚的两条文脉,每次科考,他们都会来汲取文气。”

周问卿的声音响起,刘知易不由愤慨,这事可没告诉他,方先生这种土夫子可能不知道,或者忘记代,真不靠谱。

睁开流着眼泪的眼睛,发现周围不少考生对他投来讥讽的眼神,有一些跟他同样遭遇的考生则一个个低下,当众出丑,太羞耻了。

队伍缓慢蠕动,终于到了刘知易,一脚跨贡院门槛,前面几个青衣刀笔吏正一个个搜捡考生。搜捡小吏两行排立,考生从中鱼贯而。两搜检一,考生自己开襟解袜。刘知易解开自己的衣服,两个小吏简单摸了摸,摆手放行。

另一边科举的考生检查就严格了许多,他们的衣服鞋袜不仅仅要解开,而且要脱下来,小吏拿在手里认真检查。科举考试对服装也有规定,必须是拆缝的衣服,单层的鞋底,随身携带的物品也要搜捡,只能带篮筐、小凳、食物、笔砚等,其他东西都要截留。刘知易看到,已经有不少被搜出来的违禁品被扔到了一边,据说有一年科举因为携带违禁品,当场被迫弃考的考生就有两千。搜捡十分严格,连携带的糕点都要切开查验,因此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