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易强运真气,真气滚滚运转,激发出的气场却微弱的只能在身体表面勉强存在,体外是无穷无尽的共鸣气场,一旦他承受不住,这共鸣气场会将他吞噬,虽然不会要命,却会强行灌输一
“法家正道”的念
,从此他不会对这个信念有任何怀疑。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刘知易虽然坚信法律治国的正义,但他保持对任何事物的怀疑,坚决抵制这种洗脑。
继续道:“治国,如陆上行车,水中行舟。律法,是道路,是航道。诸子百家,如路上车架,水中舟船。唯有车水马龙,才能天下大治。治国理政,当以法家为主,百家为辅,才能四通八达,政通和。”
一番有马嫌疑的论调,让共鸣气场又弱了三分。许多法家弟子听到刘知易原来坚持的是法家为主的地位,那么诸子百家为辅也能接受。这甚至比如今的现状还要更进一步,将法家推到了治国正道的地位上。
虽然是拍马,可也是真话。法家辩法说不了假话,因为有气场的冲突,真假自辨。如果内心不坚定,早就被别
的气场震慑,洗脑了。刘知易坚信,依法治国是正确的,但不能光依法治国,法律是准绳,法律维护一个合理的社会秩序后,还要允许其他学派大展所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这一点上来讲,法家跟其他家并不冲突。法家来维护社会正义,其他各家在士农工商各个生活领域中各领风骚,社会才能发展,才能进步。
刘知易继续道:“我等法家,修的是天理。变法,是正天理。唯有正天理,才能除积弊。法家应奉天理以匡社稷,兴邦国。天理既法理,法理既国理,国理既国本,法家既国本之家。法家持国本,儒家教礼仪,墨家传技艺,名家辩真伪,兵家守疆土,纵横家某国利,何须舍国本之家而代末流司职?”
刘知易将法家奉行的道理上升到天理,这不是他创造的概念,而是法家经典中如此说的,是所有法家弟子都信奉的,但他又将天理下放到国理,这是他提出的,经典中没有,让眼前一亮。通过将天理下放到国理,法家奉天理治国,就是国之根本。法家是国本,所以不需要去做技术
工作,将士农工商那些具体事务,
给其他百家去做就行。
这些道理讲完,又有三分共鸣消失,只剩下一分共鸣之力,但依然不是刘知易能承受的。老实说,就是嬴悝一个,全力压他,他也受不了。
只剩一分共鸣之力,嬴悝不敢让刘知易继续说了,继续说下来,他借助法家正道凝聚起来的共鸣立场就要了。
于是嬴悝开发问:“天理既法理,法理既国理,然则天子犯法当如何?”
刘知易脱而出:“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话音刚落,共鸣气场瞬间碎,空气中
杂起了无数混
的气势,再也凝聚不起来。
就连嬴悝都惊退了三步,面色苍白,如遭雷击。身上气势紊,凝聚不起来。
刘知易顿时一松,气场薄而出,又迅速收回。他感到一身轻松,法家真气运转自如,竟比刚才又凝练了不少,不需验证,他肯定突
了,肯定不再是童生,至少是秀才,甚至更高。刚才跟数千法家弟子气场对抗,相当于对他进行了一场洗礼,撑不过去很危险,容易被洗脑,撑过去了,会更坚定,受益无穷。
刘知易此时还没想到,他脱而出的话,对众
造成的冲击有多大。从他的理论推演开来,天理既法理,没有问题,因为法家先贤都说法家修的就是天理。天理既国理,先贤却没说,先贤未必想不到,可先贤不敢说,因为这样一来,就形成一个悖论,天理既国理的话,那么国理(国法)就等同于天条,谁都不能违背。
可先贤也好,法家弟子也好,大家对律法的理解,还停留在“王法”的阶段,认为法律就是奉王命制定出来,管束万民的重器,法律的权威来源于王权。既然法律的权力来源于王权,意味着皇帝就是含天宪,皇帝比法律更大,法律根本不能制裁君王。但是刘知易说国理是天理,那意味着皇帝也不能大于律法,悖论就产生了,被嬴悝抓住漏
,然后发问。
谁料刘知易随就说了一句“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法律之下
平等的观念,是这个时代还没诞生,也不可能诞生的观念。
但是这个观念跟先贤推崇的,法家修天理的信念完全一致,没有任何漏。
最关键的是,刘知易在辩法之际说出这句话,意味着刘知易就是这么想的,刘知易的观念,就是如此!
这对嬴悝也好,法家弟子也好,甚至对掌院郭镇辅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原来法理可以这么解释,只要皇帝犯法也受到制裁,那真的意味着法理就是天理了。
这个念一产生,就不可遏制。随即郭镇辅心中升起巨大的恐慌,律法突然大于王权了,那是不是意味着法家将凌驾于王权之上,法家奉天理治国,将成为铁律,连皇帝都不能违反。皇帝能同意?法家想要凌驾王权之上,才有可能真正贯彻天理既国理的信念。法家挑战王权,法家要亡啊!
巨大的恐慌让郭镇辅从观念冲击的状态下走出来,看到所有弟子,包括嬴悝在内,都还在剧烈的挣扎,身上气息紊,气势剧烈起伏,显然正在内心中遭受冲击。
郭镇辅的目光最后落到刘知易身上,看到他身上释放出了最纯正的法家气势,心中不由感慨起来。果然是儒家,只有儒道修炼到一定境界,才可能模拟出如此纯正的法家真气,不可能是医家,因为医家模拟法家真气,痕迹很重,会附带着明显的医者仁心气息。天道无,法家修天理,法家真气中并没有“仁”的气质。儒家是百家师表,又师从百家,三
行必有我师,儒家有道无术,儒道真气本身就适于模拟其他家真气,使用其他家术法。
太可惜了,如此有法家天赋的一个学子,竟然学的是儒家。
突然有更勇敢的学生站了起来,吸引了郭镇辅的注意,见这个年轻学子气息平稳,已经接受了新的信念。站起来后默默朝刘知易下拜。
然后高声道:“天理既法理,法理既国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他神态自若,气势坚定,领悟了新的法理。
很快又有一个勇敢的学生,在内心中接受了平等这种大逆不道的法理。
躬身拜过刘知易,然后大喊:“天理既法理,法理既国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很快接二连三有学子接受新的法理。
“天理既法理,法理既国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呼喊声反复出现,响彻云霄。
真的响彻云霄,因为来听嬴悝讲法的六千学子中,至少五千完成了新的法理洗礼,接受了法理至高无上,不容侵犯的道理。
五千学子,神态坚定,气势不可动摇。
刘知易更是如此,依法治国他心,已经是本能一样,管他什么王公贵族,管他什么朱紫贵
,只要是个
,就必须接受法律的约束。
他的信念最为纯粹,最为坚定,产生的气势就最为坚定,然后慢慢牵引其他学子发出来的气势。至公堂内外,五千学子的气势,逐渐以刘知易
发出来的气势为根基,开始凝聚。
最后一道前所未有的强大气势,凝为一体,浩大辉煌,刚直不阿,直冲云霄。
郭镇辅看到,嬴悝脸上也平静下来,朝着刘知易缓缓一拜,身上的气势跟五千学子的气势融为一体,终于震云霄,天空中出现异象,一道清气自云霄垂落,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