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最狠一个山贼 > 第二百零四章 建立牧马场

第二百零四章 建立牧马场

牛五膘是娄烦米峪村的马户,养了一辈子的马,他爹也养了一辈子的马,他爷爷和高爷爷还有高高爷爷也都养了一辈子的马。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大明朝廷的马政一直以来都是老百姓的心恨,自大明开国就定下江南十一户养马一匹,江北五户养马一匹的马政制度,永乐年间又改为十五丁一匹马,或是按田亩数定马数的制度。

朝廷把军马挽马给老百姓,让老百姓代养,虽然减免了赋税,但养马着实是太费粮食,哪怕官府在各地开有场给马户们养马,但一匹种马一年仍要吃掉二两银子的粮

养母马的还要每两年给官府上一匹马驹,上马匹或征调健马的时候,官服还要仔细查验马匹的体格,要受小吏百般刁难,还得花银子打点一番才能差。

到了成化年间,朝廷嫌南方的马匹矮小力弱,于是南京太仆寺就将马匹折为白银,从那之后南方马户不用再马,只需银子就行了。

北方地区仍然保留了民间养马的制度,尤其是陕西,乃大明主要的产马地。

但,随着场被藩王侵吞的益严重,陕西乃至河西走廊一带的马政也逐渐荒废了,最后只能在宣大一带开马市,跟蒙古买马。

吕梁山脉大大小小数十个场幸运地躲过了一劫,并没有被山西和大同的藩王侵占,因为这里的场都在高山上,无法开垦成农田,那些藩王自然没兴趣。

静乐和岚县两地多场,养马的难点在于费力,一开始,春雪融化后每家每户都得流派牵马上山吃,田地都顾不上耕种,后来就衍生出了一种专门替牧马的马户,就是帮其他百姓把马匹集中赶到高山场上牧养,夏秋两季更直接住在山上。

牛五膘的就是这一祖传的营生,他家最多时养过十多匹种马,母马三十多匹,马驹常年有四五十匹。

和他一样这营生的马户,单单米峪村就有十几户,还有北边的马家庄,西边的马坊村,南边的庞泉沟,东边的岔村,这些个村寨里多多少少都有这营生的马户,还有北边岚县的村寨也有这一类马户。

天启六年,郭彦领着数百好汉上了关帝山神台峰,任亮和山虎也分别在东葫芦川和黄丛山安营扎寨,于是,包括最大的云顶山场在内,这一带所有场都被那几家山贼给控制了。

牛五膘等来不及逃走的马户和数百匹马,自然也落了那几个贼的手中。

从那之后,牛五膘他们就从帮大明朝廷养马,变成了帮山贼养马。

黄丛山和神台峰相继被秦川攻陷后,有很多马户赶着马匹逃走了,牛五膘等留下来的则被任亮赶到东葫芦川附近,任亮投降之后,他们自然也跟着投了秦川。

拢共只剩二十七户马户,有种马一百匹,母马两百三十匹,两岁以下未骟的马驹三百七十余。

秦川因为要应付明军,所以一直没空理会这些马户,只把他们统一安置在米峪村,让修了好多马概和马圈,然后给他们送粮食和料。

在牛五膘看来,这个新东家是所有东家里面最好的一个了,不仅给足了料和粮食,管他们天天吃饱,还给他们每都发了新鞋子新衣裳。

看管他们的关帝军也不像那些山贼一样动不动对他们吆三喝四,而是和气得很,隔三差五还弄来那么一两缸烧酒给他们解馋。

牛五膘他们就这么安心地住下了。

四月初十这天,牛五膘领着婆姨和三个娃,和其他马户一道,将数百匹马赶出米峪村,沿着流水潺潺的南川河往西南方向的云顶山赶去。

山上的积雪已经基本融化,绿油油的甸也长了出来,是时候把马匹赶上山吃了。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和数十关帝军在山腰的刁窝谷盖了数十间屋,围起了马圈,他们会在那住上很长一段时间,每天上山牧马,直到秋风起,青枯。

与他们随行的有三十六个关帝军,听说是一个旗的兵力,帮他们运送粮食,还会在那看守他们,防止他们偷马逃走,顺便帮他们捕杀附近的野狼和豹子,免得马匹被狼吃了。

如今的云顶山上已是青满地,数百匹马上到半坡就走不动了,一路走一路吃到山顶。

每年上山,牛五膘心底总是很舒畅,今年也一样,到了山顶便掰了一根叼在嘴里,一会望着欢快吃的马儿,一会又望向远处一丛又一丛的山岭。

望着望着,他忽然瞧见山下来了一伙,百来个左右,个个骑着高大马,穿着火红衣裳,跟一大窜火苗似的,朝山顶缓缓烧来。

“是秦大来了。”

旁边一个关帝军脸色兴奋地说道。

“秦大?”

牛五膘楞了一下,很快便反应过来,这是他新东家。

附近的马户也纷纷跑过来,紧张不安地瞧着那支穿火红衣裳的队伍。

距离尚有百来丈的时候,牛五膘便扯着三个娃,齐齐跪在了地上。

其他马户也纷纷跪下,撅着,脑袋趴在地上。

行在最前的秦川觉得有些好笑,行近之后,便朗声道:“都起来吧,我不兴这一套,以后就别跪了。”

“多谢大。”

牛五膘急忙扯着三个娃站起身。

“你叫什么名字?”秦川一眼就瞧见了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的他。

“回大,小的叫牛五膘。”

“嗯……这名字不错,养牛马多长膘。”

秦川忍着笑,一本正经说道。

牛五膘不知说啥,只一个劲傻笑着。

秦川翻身下马,把马缰给身后的红衣侍从,让他们牵去吃,然后四下环顾这座吕梁山第二大的场。

“牛五膘,这云顶山场拢共有多少亩?”

牛五膘陪着笑应道:“回大,山顶和四周缓坡加起来,得有一万三四千亩左右。”

“这么大个场,能同时放养多少匹马?”

“回大,若年景好,雨雪充足甸丰美的话,养八千匹不成问题,旱年景少少也能养四五千匹。”

“嗯,不错。”

秦川满意地点点,又走过来拍了拍他肩膀,道:“我打算把这场圈起来,在这建一个牧场,岚县那边还有几百匹种马和牧马,到时候一并送过来。”

“你们把马给养好了,我绝不亏待你们,到时候就按匹算钱,养出一匹健马,扣除粮钱之后,按市面价的七成给你们结算,如何?”

牛五膘愣住了。

半响之后,他才噗通跪在地上,一个劲地磕

“多谢大,多谢大。”

其他马户也纷纷跪下来磕不止。

对他们来说,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一匹母马每年产一胎,马驹养两年半就可以骑乘或当挽马了,种马和母马每年大概要吃掉大约四石豆子,还有豆饼、酒糟及秋冬时的料等,马驹只需母马的一半,养两年半就可以卖了。

如今豆子很贵,要八钱银子才得一石,总得来算,养出一匹马驹,连带种马和母马吃掉的料,按照如今的粮食价格,大概需要十二两银子左右。

粮食虽贵,马匹的价格也同样很贵,一匹两岁半膘肥体壮的骟马,能卖二十两银子左右,

扣除粮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