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扬猜测只怕是吐蕃大军主力马已经赶到了,他出了房门跑到城楼上扒开拥挤的兵士们手扶在墙垛上朝西北方看去,只见山下出现大队吐蕃兵马,前
的兵士们骑着马,一手执缰,一手持幡,幡上绣着繁复的图案。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大量的吐蕃兵马正在唐军在山下的泥沟堑壕土坝外数里处列队布阵,放眼望去,吐蕃兵士们如同密密麻麻的虫蚁一般铺满了大地,一眼也望不到尽,直到天边处依然可以看见还有源源不断的吐蕃兵将赶来。
“嘶——”苏扬倒抽一凉气,“额滴个神哪,这得有多少
啊?”
旁边一说:“你是前军旗牌副官,你不知道这次吐蕃
与我大唐
战出动了多少
马?据我所知,大概有二十万,看这阵势,只怕都集中到这里来了!”
旗牌副官就是掌旗官的副手之一,此前苏扬是专门为苏庆节服务的,作为前军副将之一的苏庆节有三面旗帜作为令旗,令旗所向,兵锋所指,除了令旗,还有一面将旗,这些旗帜都有专门的旗手执掌,而苏扬就是管理这些旗手的军官。
苏扬扭一看,发现说话这
竟然是此前跟他比过箭术的裨将李熠辉。
“二十万?吐蕃全国才多少?打一仗就出动二十万
,只怕全吐蕃
的男子都过来了吧?”
李熠辉摇笑着说:“全都过来了倒不至于,吐蕃国大约有兵马五六十万吧,他们亦兵亦民,战时为兵,农时为农
,其实真正直接参加战斗的都是
隶兵,贵族都是军官!”
从上来说,吐蕃
并不是很多,关键是他们的成年男子既是兵,也是民。
苏扬说:“咱有一点闹不明白,这吐蕃打仗就拉这么多
出来,粮
能供应得上?”
李熠会像看白痴一样看苏扬,“你小子是真不知道还是故意装糊涂?吐蕃为何要侵扰我河湟地区?还不是
场不够、适合耕作的田地不够?他们出兵打仗一般只带一个月的粮
,很少运粮到前线,所需粮
全都靠掳掠!”
苏扬闻言不由感叹:“他娘的,就咱大唐打仗要长途运送辎重补给,敢这些番邦蛮夷打仗全都是以战养战的!”
山上山下已经被唐军兵将们挖了许多泥沟堑壕,泥土又被堆积筑成土坝,吐蕃若是要进攻必先跨过泥沟堑壕,但又有土坝阻挡,想攻上承风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吐蕃近二十万主力大军的到来让唐军山下将士们严阵以待,气氛空前紧张起来,空气中弥漫着肃杀之气。
在各军将校的命令下,唐军将士们部署在土坝的背后,弩兵、弓箭手、跳兵、战锋队、驻队、奇兵全部部署到位。
在横向的并排泥沟堑壕之间还留有丈许宽的通道可以供给骑兵通过,唐军骑兵不能用来防守,只能部署在左右两翼作为辅助攻击。
纵向泥沟堑壕也有通堑壕相连,若前面防线上的将士抵挡不住,在得到命令之后可以从这些纵向的
通堑壕撤退至后方防线继续抵挡。
在山上山下的唐军将士们的注视下,吐蕃大军之中冲出来一支百的骑兵队,这些吐蕃骑兵在百户长的率领下由西到东从唐军防御阵地前方跑了一个来回,一时间战马飞奔,尘土飞扬,气势汹汹。
在一排排土坝后方防御的唐军将士们见状一个个接受不了吐蕃骑兵的挑衅,纷纷大骂,甚至有
叫嚣着要冲出去杀他个
仰马翻,但唐军兵将们也只是叫唤而已,没有大总管李敬玄的军令,谁也不敢擅自出击。
苏扬看见这些吐蕃骑兵马皆披锁子甲,他忍不住说:“这些吐蕃
还真有钱,
和马都披着锁子甲,装具还真是
良啊!”
消息比较灵通的李熠辉说:“谁说不是呢,自从八年前薛大将军兵败大非川,吐谷浑彻底沦陷于吐蕃之手,我朝失去了对吐谷浑的控制,吐蕃占了吐谷浑这块宝地,又屡次劫掠西域安西四镇,还西征吐火罗,虏获无数,端得是富得流油啊!”
苏扬一眼看过去,不止这百余骑吐蕃兵,其后密密麻麻的吐蕃骑兵几乎都有甲胄在身,最普遍的就是锁子甲,整个吐蕃大军之中骑兵超过六成,剩下皆为步兵,这些步兵却都有马,此时正下马列阵。
苏扬见这李熠辉也是一个消息比较灵通之,就问:“李将军知道这吐蕃军的编制否?”
“吐蕃的军中编制其实很简单,他们是以户为单位出兵,每户一个
隶主,带几个
隶兵出征视自身
况而定,有多有少!每十户兵由一个十户长统带,一个百户长统带十个十户长,一个千户长统带十个百户长。千户以上称将军或元帅,将军或元帅统领多少千户由具体的
况而定!”
苏扬听完之后想了想,又问:“我大唐军制比较复杂,以府兵制为主,战时也少量募兵,可出征大军的军队编制又与府兵、十六卫的编制不同,李将军认为我大唐的军队编制与吐蕃军孰优孰劣?”
李熠会摇笑道:“各有优劣吧,大军编制主要还是根据需要而决定的,
多有
多的编制,
少有
少的编制,吐蕃
的编制相对简单,因为他们骑兵多、步兵少;持长短兵器的多,用弓弩的兵士少,又没有辎重补给的压力,因此采用比较简单的军制是很实用的!”
“而我大唐兵马多,骑兵少、步兵多,弓弩、弓箭兵多、刀盾兵少,兵种比吐蕃军也多,还有长途运输辎重补给的压力,一支两万的大军就有六千辎重兵,战时编制也是根据需要而定”
苏扬知道李熠辉说得是有道理的,唐军兵种职能的配置是经过多年实践而定下来的,这些在李靖遗留下来的兵书中都有记录和规定,而现今无论是府兵、十六卫、边军,还是战时出征的大军编制,都是当年开国大将李靖等制定,一直沿用到现在。
就好比这一次西征,李敬玄手里开始有十八万马,这十八万
马分成七军,分别为中军、左虞侯军、右虞侯军、左厢一军、左厢二军、右厢一军、右厢二军。
中军的指挥官称为统,左右虞候二军的指挥官称为兵马使,左右二厢四军的指挥官称为总管,而元帅李敬玄的官职名称是大总管。
刘审礼统带的前军就是左厢一军,约有一万两千五百,兵种、兵器甲胄的配备与其他各军基本相同,只是兵力数量不同。
军中火长并非是指挥十的兵
,他就是一个烧火做饭的,负责十个兵士的饭食。
每三个合得来的兵士组成一个小队,每三个合得来的小队组成一个中队,每五个中队合成一个大队,这就有四十五了,前四个中队为战斗兵,最后一个中队是督战兵,由一个押官统带,战时谁敢后退一步,斩!设队正统带全队,又设副队正掌旗,另有左右护旗手,全队一共五十
。
队官的真正官名是队正,只因他是一个基本作战单位的,兵士们习惯称呼为队
,以此类推,还有团
、营
。
因此,队为唐军出征时的基本作战单位,如有需要,可两队合为一大队,设旅帅统之,也可三队合为一大队、五队合为一团,设校尉统带,指挥官被称为团
;如有需要,四团或五团设为一个营,设裨将统带,指挥官被
称为营
,唐军出征时,一般是千
为营。
这时李熠辉叫道:“这次吐蕃真是下了血本了,吐蕃国但凡有些名声的大将都来了,你看看,钦陵、乞力徐、达扎恭略、还有钦陵的兄弟赞婆······”
苏扬一看吐蕃军中的旗号,果然都有李熠辉说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