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点时还有一章。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十一月,中原已经是天寒地冻,大雪纷飞了。
赵亮本已经不准备外出了,今年他就缩在家里陪老婆孩子了。
可梁行舟忽然传来的坏消息叫赵亮不得不顶着风雪走了一趟归德府!
梁行舟被手下给卖了。
他自己倒是没什么危险,被满清的赏银诱惑的只是个小卒子,还接触不到梁行舟的核心机密。可刚刚从沂蒙山里转移来的乌三娘、李贵夫一行却倒了大霉了。
那个小卒子提供的报中乌三娘李贵夫妻是最有价值的所在,至于梁行舟方面,清廷只是端掉了他手下的一个据点,叫梁行舟损失了几号
手。
可他收到消息后立刻就把那据点的消息通道全部斩断,该撤离的就立刻撤离,等官府撬开俘虏的
,审问出消息再出动缉捕的时候,联系
早就走的
净净了。
这个时代又没什么互联网之类的,海捕文书顶个用,绘像在济宁是张三,到了临清可能就是李四了,到了淮南更变成了王二麻子。
联系只需要换一个地方,换一个姓名,那就能继续‘工作’!
可倒霉的乌三娘李贵夫却被官府追在
后
死咬着不放。
在另一的线索被斩断之后,这边就成了官府全部的希望所在了。而且乌三娘、李贵还都是官府黑名单上有名有姓的
物,是王伦的心腹。如果能抓住二
,那必能从他们嘴中掏出不少东西。
于是整个鲁西的官府都发疯了一样组织搜捕围捕。
跟着乌三娘、李贵两从沂蒙山里出来的四五十名清水教汉子,在东平州就已折损了近半。
无奈之下诸只能分
而行。
梁行舟最后收到的消息是乌三娘、李贵夫跑去曹州了,然后就再听不到什么了。江湖传言中只有今天某某地抓到了逆贼一,明天某某地抓到了逆贼二,真假虚实难辨。
梁行舟保险起见,已经下令所有转
隐蔽潜伏姿态了。
这叫赵亮还如何坐得住?打着视察分号的旗号就去了归德府。
这地方跟曹州就隔着一条黄河,如果能听到乌三娘夫消息,他也好帮一把力。
但乌三娘、李贵夫妻俩具体在哪儿呢?
在什么地方他都不知道,还怎么帮?一切只能等待。
这俩可是王伦真正的心腹,这要是丢了,王伦心中不可能没有意见的。甚至都能叫他直接改变了主意。
之前救孟灿、王经隆两军时候,赵亮跟王伦提起过他们的后。
清水教今后的处境只会越来越艰难,王伦是要带着所有都在沂蒙山里等死呢,还是趁着尚有回旋余地,慢慢的将一批骨
力量疏散出来呢?
王伦当时没有给出答案,赵亮也猜测不出他的心意。按理说王伦明知道前路是一条死路,那就不应该带着所有前去送死。可他想了想王伦的为
,想了想历史上的王伦在临清城的做法,他又觉得王伦还真有可能领着
一条道走到黑。
但现在看王伦他显然是选择了后者。
得到王伦传出的消息后,赵亮就让梁行舟改变职责,叫他运河左右的据点从报侦查、传递,变成
员联络和接应。
反正冬后运河也停下了,他们之前的任务已经告一段落了。
结果就传出了这么个恶讯,将一个喜事变成了一场悲剧!
从理智上讲,这就是一个秘密组织的成长发展过程中所必然要承受的磨砺和考验。
想想历史上的土工……
梁行舟前一段很是联络了一批漕丁伙,这看似壮大了组织,发展了力量,实则也污染了自我的纯粹
。
之前他手下的那些都是一心一意跟着他赴汤蹈火的铁杆。可现在呢?
‘出卖’就是一个很好的答案。
这就是一个秘密组织所要承受的重压。
不断地考验和磨砺,就跟铁块被一次次的淬火捶打一样,打出了渣滓,才能锻炼出真钢!
之前的八卦教如此,三阳教如此,清水教如此,现在的梁行舟也是如此,后更还有皇汉……
任何一个组织只要员一扩充,那就跟清水沾染了墨汁一样,再也纯洁不了了。
……
拍了拍身上的雪花,飞卢快步走进屋里,向赵亮递上了一张图。
归德城的地形图,上用红色着重标志出了几座宅院。
“大爷,这几家就是侯高后的宅邸了,这边的是其两家直系嫡传,这里是高家家庙……”
赵亮在归德城中等着明显不是个事儿,他决定搞出个响动,轰动轰动,也好叫乌三娘夫
知道皇汉在那儿。
那对什么什么事下手呢?
赵亮现在不缺银子也不缺东西,何况归德府里没不见得有多少储备。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满清为了绞杀清水教,出动大军数万,靡费钱粮数百万,那可不是京城户部全拿出的。齐鲁中原等省也分摊了不少的,归德府作为中原与齐鲁的接壤只地,更是被掏的一二净了。
他如是就把目标放在了地方大户身上。
沈宋侯,叶余刘,还有高杨在后。这是归德明清两朝时候赫赫有名的八大家。
“八大家”之首的沈家牌是沈鲤,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被称为“三代帝王师”,世称“沈阁老”、“归德公”。
沈家在朱明一朝达到了鼎盛,而到了满清时候也依旧富贵。
而其他几家也是差不多的况,比不得沈家当初时候兴盛,但也绝对出过封疆大吏。
内里的侯家就是侯方域家。他老爸侯恂为明末的户部尚书,侯方域这个大名鼎鼎的复社四公子之一,与李香君的那啥,更是托着《桃花扇》的福,传遍了大江南北。
但却鲜少有知道,就是这个鸟
曾献出火烧水淹之毒计,助满清剿灭了在鲁西南坚持抗清十余年的榆园军。
焚林烈泽,烟焰涨天,继遣健丁锐斧列阵而进,摧枯刊木,灌莽若洗;决黄水灌之,匝月而贼势窘迫,渠魁授首,余党悉平。
这就是读书,这就是散文三大家之一、明末“四公子”之一、复社领袖的真实嘴脸。啊呸!
侯家后现在死了也不冤!
而后的那个高家呢,就是叛明降清的山海关总兵高第的后
了。
顺治二年,高第改任中原开归总兵。为二等阿达哈哈番,加太子太保,累封少保兼太子太保,一品总兵,开国陈、宋、许、归、三海关总兵。
这家伙本是关中榆林,到中原后就迁居归德了,立下家庙,高氏便在归德城中生根发芽了。其家庙之中还挂有御赐的“开国元勋”的牌匾。
啊呸!
赵亮侯家都想收拾了,还会放过高家吗?
这八大家里虽然全都是膝盖软的家伙,可就属侯家和高家祖上作孽最大,自然也就最该死。